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趣/说/海/盐 生态城这片土地,因盐而兴…… 煮海为盐、滩晒为盐的历史绵延千年。因为有了盐文化,滨海才有了渔家文化以及其他民俗文化。海盐文化是本土历史文化的主根。为了挖掘整理海盐历史,普及传承海盐文化,让更多的生态城人了解这片盐碱滩的历史,《趣说海盐》将从海盐历史、海盐风情、海盐爱国情、海盐文化、海盐传说等五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为读者提供饱含着浓郁的海洋气息的阅读盛宴。 古 法 制 盐 之 滩 晒 法 社会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食盐需求必然大幅增加。 卖盐很暴利,要想多赚钱,就得提高海盐产量。煮海制盐的工艺,因为产量低,早就无法满足需求。废煎改晒,是古代海盐生产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沽靠海地区滩涂广阔,日照时间很长,雨季集中在夏季,几乎是上天安排晒盐的绝佳地域。 民国初年芦台场印 长芦盐场盐业中滩晒法,是由漫长的煎煮法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公元1291年,芦台盐使司在巡查汉沽煎盐区时祈祷盐圣母。雨后,发现大片灶地中结白盐十余顷,这才开始认识到日光可以晒盐。 公元1522年,有一位福建人来到长芦盐区,查勘后,教两场灶民在河渠岸边,挑修一池,分隔成大、中、小三段,次递灌注海水于段内。十二天,小段池内结盐冰。此法比照刮土淋煎制盐不仅简便,产量还高。所产之盐,或上纳入官,或卖于盐商。几十年后,芦台场汉沽盐区灶户按照此法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在灶地上辟开滩地晒盐。此为滩晒盐之始,即“天日制盐法”。从此,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源成了制盐业最无私的助手。 清代古盐田旧址 滩晒法的瓶颈,是如何纳潮引海水入蒸发池。 清初,汉沽盐区滩晒制盐工艺得到推广。因用二人柳斗提水灌池,称盐池为“斗子滩”。可以想象,两个人抡圆了胳膊淘海水,一天能淘多少呢? 随着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又把意大利西西里岛利用日光、风力制盐法作了引进。于是,康熙皇帝对日光晒盐颇为重视,大力提倡。通令辽东和长芦沿海各盐区继续试办,并招民开滩,给予奖励。 公元1844年,宁河县知县教灶民使用水车用于盐滩提水,替代了二人柳斗打水。提水能力可提高10倍。每次能提水近100亩,促进盐业生产的迅猛发展。 纳潮风车 公元1875年,汉沽盐区始用八篷风车,利用风力带动水车提水,是原来水车提水的3倍,可为盐田提水300亩。时将其滩称之为“风车滩”。风车纳潮,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想象,海边一架架鼓起风帆的风车,在风里鼓动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涨潮时,海水被源源不断引入晒场。 因为解决了纳潮问题,汉沽灶户们开滩的热潮也开始了。 海盐滩晒工艺,可以分为 修滩、纳潮、制卤、结晶、采集等 五个步骤 修滩。为减少盐田的渗漏,提高蒸发量,盐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修滩经验。每年产盐季结束,要对结晶池进行泡池、除泥、挺晾、抢盐沟、轧碌、清扫等操作。一些结晶池地下水位高,侵蚀池板,形成泛淡区域,影响结晶盐产量。泛淡区域呈现黑色,俗称“黑脸地”。盐民们在泛淡地区用芦苇把子引导地下水渗入壕沟,保住了池板的坚韧。 纳潮。纳潮是晒盐的第一步。各个滩池都有通向大海的纳潮沟,沟头有挡水坝,大海涨潮时,把挡水坝挑开,让海水通过纳潮沟入滩,落潮时再把挡水坝合拢。后来,在挡水坝处设置了挡水的活动木板,活口朝向滩池,涨潮时,木板被海水涌开,自动纳潮进滩;落潮时,海面水位下降,闸板自动关闭。1940年后,开始动力纳潮,后又陆续推广了“破冰纳潮”、“长晴天纳潮头”,“雨天纳潮尾”的纳潮工艺。融冰期,海水浓度低,一般不纳潮。 制卤。俗称“导卤”、“赶卤”。解放前,导卤经验祖辈相传,技术保密,多用“勤赶薄煎”法。常见的有“晒板制卤法”,俗称“晒活盖”。这种方法灌卤要浅,以不露池板为宜,赶卤时步步见干,池子放干后晒热池板,再灌新卤。后又推广了“卤咬卤制卤法”。即以浓卤水作底,卤水排队,按步卡放。海水通过纳潮进入蒸发池,一道道蒸发,形成卤水,是目前大面积滩晒法普遍采用的模式。晒好的卤水浓度是否达标,有很多有趣的测试方法,古代用石莲子或者鸡蛋测试。后来用“扬卤测度”,利用卤水浓度增加,粘度上升的原理,用铁锨将卤水扬出水面,通过卤水表面的水泡多少,判断卤水浓度。 结晶。为了让饱和卤水在结晶池更快更多地结晶成盐,通常会先在结晶池播撒“盐种”,盐种即去年结晶的老盐,老盐铺底,有利于新盐析出。汉沽盐场还是全国第一家普及塑苫技术的盐场。用塑料薄膜苫盖盐池,顺利度过雨季,可以提高海盐产量。 采集。原盐采集包括扒盐、运盐、集坨、苫封等工序,简称为扒、吊、撩、苫。海盐集成盐坨,就可以打包外运销售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汉沽拥有亚洲第一盐坨。 人生有三苦,晒盐、打铁、磨豆腐。晒盐被排在了第一位。而老盐工们的三大愁“扒盐、抬盐、拉大碡”,则更是苦中之苦。我们都熟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很少有人明白,那一颗颗的洁白的海盐,更是饱含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