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余年宦海沉浮的生涯中,苏轼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和弟弟回到蜀中,对床夜话的理想。在波云诡谲的朝堂之上,苏轼最大的精神寄托就是东晋隐士陶渊明。 为了不被时风所裹挟,寻求一个自由、纯净的精神世界,东晋陶渊明毅然选择了辞官,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活,也用自己质朴的文章,为后世身不由己的文人,开辟出了一片精神栖息地。 在对陶渊明的一次次唱和之中,苏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奇作,其中就包括这件行书《归去来辞》,这是苏轼遗世独立的“辞官宣言”,也是书法史上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超神之作。 《归去来辞》记载了陶渊明辞官归隐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归隐后醉心田园的平凡生活,是陶渊明最经典的一件作品。苏轼对它的书写,又让它焕发了新的生机。 宋代书坛“尚意”,这个“意”指的就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经历了乌台诗案、洛蜀党争的苏轼,难免感慨“归去来兮, 吾方南迁安得归。”而他将对陶渊明淡泊、质朴人格的推崇,以及对床夜话生活的向往,全都寄托在了这件《归去来辞》当中,让它成为了时代的代表。 苏轼的书法取法“二王”,后又兼取颜真卿、杨凝式,而后自成一家,形成了深厚朴茂的艺术风格。 这件《归去来辞》结体稳密,意态丰腴。其行笔不急不缓,落笔浑成,虽然没有过多的牵连笔意和开张的字势,但在字里行间,我们明显能感觉到苏轼的豪迈不羁和潇洒从容,这一看就是文人字。 这就是苏轼所说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生动表现,此作和《黄州寒食帖》一样,是一件不计工拙,浑然天成的作品。 陶渊明的抒情小赋和苏轼的妙笔,堪称是双璧合一。这件行书《归去来辞》正是苏轼潇洒从容的隐逸精神的寄托,像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能彰显我们审美情趣和书法格调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