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十个契机┃论文写作┃​2023年7月30日

 懒虫妹儿 2023-07-30 发布于四川



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十个契机


向守万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向守万.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十个契机(上)[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3(01):74-75.

不少教师觉得教育论文写作难,其实是没有把握好写作的内容和契机。一线教师不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具体的工作中寻找写作内容,把握写作契机,即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进行梳理,及时总结提炼成文,实现教育教学工作附加值的最大化。

契机一:把教学计划上升为论文

开学初,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拟定工作计划,在拟定好计划的同时,就可以将其提升为论文。比如,我现在担任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工作,拿到教科书后,就开始写教学计划。我的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及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安排四个部分。针对学情分析,主要从上期期末检测、学生个人情况、班级整体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比较直观,从及格率、优生率转化率就可以看出一些情况,而学生个人情况的分析比较复杂。我就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个性差异、学习方法方式和兴趣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计划中学生个人情况分析的内容,初拟标题为《学情“四了解”》,后几经修改,最后题目确定为《读懂学生:有效教学的起点》,该文发表在《辽宁教育》上。在计划中的教学策略部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效互动、有效阅读、有效表达等梳理成八个方面内容,然后进行补充完善,修改成文《提升教学质量的八个着力点》,发表在《重庆与世界》上。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阅5万最新课题参考文献。

契机二:把教学总结上升为论文

学期结束或活动结束,教师都要进行总结,特别是每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一般包括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经验是什么、改进什么等几个方面。总结写好后,可以抓住主要一点或某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梳理、总结、丰富完善,写成论文。比如,我在教学总结中从“真实语境习作导入,让学生明确对象意识和任务驱动”“写作中针对问题,搭建适切支架”等方面,强调教师要提高学生习作指导水平,抓住习作中支架搭建,梳理、总结、丰富事例,最后梳理成文《针对问题,搭建支架,让学生习作顺利起飞》,发表在《读写月报》上。又如,我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分享自己的具体做法,从“点”“时”“度”“法”四个角度提问,提出着力从“研究教材,选准问点”“遵循规律,把握问时”“面向全体,把握问度”“注意对象,讲究方法”四个方面探究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后经进一步梳理提炼成文《“问”在关键处》,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还有人针对课堂提问的“度”,提炼出有效课堂提问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角度、密度、难度、精度、坡度和开放度“六度”,让提问效果看得见、有实效,并就此撰文《有效课堂提问要把握好“六度”》,发表在《重庆教育》上。也有针对课堂提问作系统梳理总结、丰富、提炼成文《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发表在《教育管理研究》上。

当然,还可以针对别人的总结进行反思,提出不同的观点或主张,梳理提炼成文。比如,有位教师在交流教学生写作文的经验时,总结了十条:一是给作文起一个响亮的题目(响亮的题目能吸引人眼球);二是作文字数要多(字数多说明有内容可写),一般要超过要求;三是作文至少要写三段(三段式是作文常见结构,符合“总—分—总”的要求)四是尽量不写错别字,特别是作文题目、开头和结尾;五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六是写好开头和结尾;七是要多使用逗号和句号;八是多用一些成语和名言警句;九是讲究格式,该空格的空格,该分行的分行;十是按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活动等类型背几篇类似的范文(写不来时,把背的写下来,便是好文章)。针对这十条经验,有人认为这违背了作文教学规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并撰写文章《这些“作文教学经验”不可取》,发表在《新课程名师说课小学语文》上。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阅专题专题文章。

契机三:把活动方案上升为论文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组织语文活动必不可少。每次活动前,我们都要写一个活动方案。将写好的活动方案进行提炼,也可以形成一篇好的论文。比如,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时,我从确定对象、确定课题、组建磨课团队、开展有效磨课、全力应对上课、总结磨课经验等几个方面来拟定磨课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磨课,最终我们学校参赛的《注意说话的语气》一课获得一等奖。后来我对这次磨课方案进一步梳理,提炼为《有效研课磨课“七个一”》一文,发表在《教学与管理》上。又如,针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方案,我从“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开发校本劳动教材,为学生提供有用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重视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教育合力,增进认知行为的统一”“改进劳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完善,撰写成《切实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一文,发表在《中国德育》上。

契机四:把评课发言上升为论文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只要教师抱着学习的心态,听课、评课后都会有很多感想或想法,其中对评课的看法、教师评课的内容、教师评课的方式以及怎样评课具有针对性等问题,特别是听课后的交流,不管是自己的发言还是别人的发言,只要找准点进行梳理、总结、丰富,便可提炼成一篇论文。比如,听了《盘古开天地》一课,我从做得好的方面列举了三点进行点评:一是依据学情定起点、根据体式定终点的教学设计方式,让教师明白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对于教学来说,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目标设置。二是教师及时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看学生在哪里学习有困难,思考如何帮助等问题。三是重视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语文课文教学的关键在读及读的指导,怎样读,怎样指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问题意识,如导入,有情境,但没有问题驱动。二是缺少练习时间,特别是学生练习复述的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就进行展示了。给执教者一点建议:根据教学重点,建议把学生复述课文从词语提示、表格提示、板书设计提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之后,我对自己的评课稿进行梳理,提炼成《得意得言得法———〈盘古开天地〉教学有感》一文,发表在《语文报》上,又针对评课的形式,从三个优点或亮点、两个问题或不足、一点建设性建议进行梳理、丰富,提炼为《有效评课“321”》一文,发表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案》上。

契机五:把教学设想上升为论文

教材解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备课时必做的功课。教师解读教材后整合各种资源,提出教学设想,再把教学设想进行梳理、提炼,便是一篇教学论文。可以是对整篇课文的教学设想,也可以是对某一点的教学设想。比如,教学《月球之谜》,我抓住“月球之谜”和言语之谜”解读教材后,立足主目标,计划从扣“谜”梳理内容、扣“谜”指导朗读、扣“谜”学写段落、扣“谜”回顾小结四个方面进行教学。随后,我根据教学设想,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完善,写成文章《月球之谜言语之谜》,发表在《新课程名师说课小学语文》上。

契机六:把教学设计上升为论文

教学设计是教师认真解读教材、研究学情、整合现有资源下对教学进行设计的实施方案。教学设计可以是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针对某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按照教学流程写的,要把教学设计转化成教学论文,需要把教学设计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纳,梳理提炼成教学论文。如《景阳冈》一课的教学设计,我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根据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一篇,略读一章,引读一本”三个板块,后经总结归纳,确定为《“精读一篇、略读一章、引读一部”“三个一”教学四大名著的教学设想———以〈景阳冈〉教学设计为例》,该文发表在《语文学习报》上。又如针对某点的教学设计,解读《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雪中送炭”时,从认读词语开始,我采用学生熟悉的依次解释词语的方式进行,后来发现高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粗浅理解上,在进一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的教学设想,后梳理丰富、提炼成文《高年级词语教学诊断与重建举隅》,发表在《小学教学》上。随后又针对当下有效教学设计的问题进行反思,梳理提炼成文《有效教学设计的长、宽、高》,发表在《名师在线》上。

契机七:把试卷分析上升为论文

教师评阅完学生的试卷后,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试卷分析。试卷分析一般包括学生得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三个方面。针对改进措施的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就是一篇问题对策类文章。如针对试卷分析中的阅读教学问题,结合试卷分析中的改进措施,我梳理、总结、提炼成文《阅读中的勾画》,发表在《教育导报》上。

契机八:把会议内容上升为论文

会议内容一般都具有现实意义,对会议内容进行梳理,也可以写成教育教学论文。如学校召开家校共育的专题会议,内容有家校共育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家校共育的途径和方法,家校共育的评价等等。根据会议内容,我从“家校共育机制建设、家校共育实践、开发家校共育课程、达成家校共育目标”四个方面进行整理,丰富提炼成文《“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发表在《教师报》上。

契机九:把培训内容上升为论文

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开展名师提升培训工作,主题是“如何开展名师工作坊工作”,内容有“选择一个真问题、提供一堂感性课例、举办一次培训讲座、搭建一个适切支架、举行一场全员卷入活动”五个方面,活动后我根据培训内容,对“'五个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梳理丰富,提炼成文《有效名师工作坊开展“五个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表在《西藏教育》上。

契机十:把课题研究上升为论文

课题选题、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每个环节都是可以提炼成论文的。对课题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提炼成多篇论文。如对课题“新课程下'小老师’行动实施路径实践研究”,我从“小老师”构成条件、“小老师”行动下的教学形态、“小老师”行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小老师”行动的实践活动方式、“小老师”行动的保障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梳理,提炼成文《新课程下“小老师”行动实施路径实践研究》,发表在《基础教育改革论坛》上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支撑、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撰写的论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要有三个清晰的认识》,发表在《江西教育》上。

总之,教师进行教育论文写作的契机很多,除上述的十类外,还可以把调研报告上升为论文,把教学反思上升为论文,把教学案例上升为论文,把文件内容上升为论文,把教学现象上升为论文以及把阅读感受、谈话心得、故事案例等上升为论文。其实,只要教师留意,教育论文写作契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要抓住这些写作契机,对自己的想法及时进行梳理提炼,撰写成文,以达到追求教育教学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效果。

本文来源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23,(01),74-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