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舒服的状态:放空自己

 zhp001007 2023-07-3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图片

苏轼有言:“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一个人要想富足,从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平静。
过多的拥有,也许成为自身负担,令心头烦扰。
要想人生通透,心无挂碍,就要放空自己,才能活得简单、纯粹。【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图片

放空思维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解开生活中众多困境的关键,蕴藏在思维之中。
一旦思维改变,就如同触发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踵而来的行动也会随之转变。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座山峰,名为墨斗山,它的形状独特,像一只斗笠。
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墨斗横亘在天地间。
一日,一位年轻人,听闻墨斗山的传闻,对此颇有疑虑。
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墨斗山一探究竟。
当年轻人走近墨斗山时,看到山峰上方被云雾笼罩,根本看不清真实形状。
随后,登上山巅,希望能从高处俯瞰整座山峰。
但是当他站在山巅时,由于站得太高,反而看不清楚。
墨斗山的形状,依然难以辨认。
于是,他想到了另一个方法,决定从山下仰望山峰,希望能从低处看到不同的角度。
当年轻人站在山下,仰望墨斗山时,他的视角发生了改变。
果然,墨斗山的形状真的像一只斗笠,令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年轻人通过改变视角,从山下仰望墨斗山,才真正看清了它的形状。
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时,把我们“圈”在原地的,并非是外界的因素,而是我们的“固有思维”。只有打破思维定势,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的问题,才能打破枷锁,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与其在思维的“僵局”里苦苦挣扎,不如放空思维,试着转换角度,寻找其他可能的出口。
唯有灵活变通,勇敢冲破藩篱,面对挑战,方能游刃有余。
图片

图片

放空情绪

《荀子·修身》中有云:“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
人是世俗之人,纵然会有七情六欲,会有喜怒哀乐。
但是,情绪却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情绪失控,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大忌。
一个人如果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终将会被情绪所控。
官渡前夕,建安七子陈琳在袁绍军中任文书。
他写了一篇《讨贼檄文》,痛斥曹操家族。
曹操读后,怒不可遏,然而在降服陈琳后,他没有立即处决。
反而,质问道:“两军阵前,你骂我就算了,你骂我家人又有何意?”
陈琳回答:“如弦上之箭,势在必发。”
曹操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收他在幕下任职。
官渡战后,曹操清点袁绍信件,发现勾结者众多。
他没有暴跳如雷,反而平静地当众焚烧信件,巧妙收拢人心。
赤壁之战中,曹操兵败如山倒,历经三次劫后余生。
然而,他没有示弱垂头,而是展颜大笑。
这既是为了一泄忧愁,也是为了稳固军心。
正因为曹操理性的控制情绪,忠臣良将皆入麾下。
最后,一手创立了魏国,成就了一番霸业,也成为了乱世中的一代枭雄。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一地鸡毛,也总是阴晴不定。
一点点小问题,情绪就会如同滔滔江水般决堤,不断吞噬着残存的理智。
但是,往往困扰自身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学会与情绪和解,以结果为导向去处理问题,而不是情绪为驱动。
放空情绪,学会释怀,才会为心灵减负。
纵然前方道路再多波折,也能泰然处之,坚定向前。
图片

图片

放空欲望

金缨的《格言联璧》有云:“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欲望就像深渊,无边无际,无法满足,不断吞噬人的心灵和意志。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这样评价刘邦:“高祖为人,好酒及色。”
在公元前206年,刘邦带领浩浩荡荡的大军队直捣咸阳。
咸阳宫里,雕龙画凤的宫殿,琳琅满目的珍宝,以及貌美的六国女子,皆汇聚于此。
按理说,市井出身的刘邦,面对如此奢华,很难自持。
然而,刘邦却难得的保持了清醒,克制住了内心的欲望。
成山的金银财宝分文未取,如云的后宫佳丽不曾染指一个。
在整饬军队返回灞上时,全城百姓挑着装满食物的竹篓,上街送行。
刘邦称帝后,没有沉迷于享乐,也没有迷失于权力之中。
他勤勉于政务,委派萧何制定律令,韩信负责整顿军法,还让陆贾编写了《新语》,最终实现了帝王之业。
古人说:“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内心的欲望一旦无度放大,终将吞噬自己。
当年,李自成率领军队,攻打北京城。
百姓纷纷高呼欢迎他:“挥舞旗帜,张灯结彩,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然而,李自成入主皇极殿后,大军陷入奢华之中。
李自成纵容士兵骄奢无度,抢掠百姓财物和女子,招致百姓的怨声载道。
最终,李自成在北京城,只称帝42天。
正如金缨的《格言联璧》所云:“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人一旦妄动欲念,就会被欲望所迷惑。
被私利驱使,遮蔽双眸,冲动行事,屡屡犯错,直到走向灭亡。
不戚戚于物质,不汲汲于富贵,才会知足常乐。
学会放空欲望,才能放下包裹,轻装前行。
图片
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空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放空自己,不断为人生做减法。

方可重整旗鼓,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成就更好的自己。【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