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大事件」,都在手机里

 为什么73 2023-07-3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宋春光 真实故事计划Pro 2023-07-31 09:33 发表于北京

图片
"

手机已经成为人类身体的延伸。如今,人们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周遭。相册由此留存下大量影像。当有一天重新翻看,也许会发现这些影像资料里,是自己或他人生活中大事件的存档。

哲学家威廉·弗卢塞尔认为,影像是人类处理现实的一种途径,将外在从四维空间剥离,变成二维的象征符号。

这些大事件,无论大小,在事后回望都是现实的一景。随时加一张的相片相册,时刻在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世界,理解人,也理解自己。

图片在影像中,重新理解家乡


重返渔村后,林敏如决定半夜两点半跟随父亲到当地海鲜批发市场走一遭。在那里,她看到了此前从未想象过的景象。

深夜本该寂静、人人熟睡,海鲜市场却灯火通明。近些年,渔村里大都是林敏如父辈那样六七十岁的老人,做帮工的有,在码头卸货的也有。林敏如拍摄下了凌晨的海鲜市场。后来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她突发感慨:虽然生长于此,自己却从没了解过家乡人们的生活。对林敏如而言,影像启发了她要去重新了解家乡。

图片图 | 林敏如父亲(右)坐在海鲜市场等待

林敏如生长在广东汕尾的红卫村,年幼时,她鲜少了解这片生养她的土地。这里的村民们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包括林敏如的爷爷与父亲。林敏如在小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感受到了渔民命运的脆弱。有一天,林敏如听说一位女同学的父亲去世,他们出海时遇到大风浪,渔船沉没。

开往汪洋深处的捕鱼船只庞大,林敏如曾将父亲的渔船视作探险之地。船长住在阁楼,里面有一个睡觉的小隔间,稚嫩的林敏如眼中,那像动画片《机器猫》主人公住的房子。狭窄的空间让林敏如觉得安全。这种对渔船安全感的想象,在得知同学父亲罹难的消息后破碎。出海捕捞短则半个月,长则三四个月,母亲担心父亲的安全,时常劝说他卖掉渔船,回到渔村另谋生计。

按照母亲对林敏如的期待,她最好一路升学,长大去城市里做白领,摆脱渔村靠海吃海的命运。林敏如像母亲期盼那样走了出去。不过七年前,她和丈夫在外地生育了双胞胎,两人权衡后决定重返渔村生活。

出于对摄影的兴趣,林敏如成为了一名家庭摄影师。

回到家乡,林敏如用镜头观察记录村里的老渔民,发现捕鱼就是他们谋生的所有凭依。由于缺少社保与退休金,他们中的很多人靠海吃海,一辈子劳作。亲戚中有一个比她大几岁的表哥,和家中六十多岁的长辈一起搭伙出海,一代代海边的村民,循环着渔民的命运。林敏如拍摄一系列以渔村为主题的相片,初衷是感觉自己作为一个挣脱这个命运的渔民后代,用影像记录下自己生长之地的变化自有意义。

拍摄过程中,林敏如发觉,渔村这些年已经物是人非。一年前,红卫村拆迁改造,林敏如记忆中的住宅、巷子都消失了,只剩下一条老街。记录生出紧迫感。于是,她奔赴附近另一座渔岛,那里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捕鱼习惯,赶在昔日渔村光景消失前,她希望记录下这些风土人情。

图片图 | 小岛上,一对夫妻在停靠船只

12月,中国东南部海岸冷风阵阵,小岛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大多数成年人都外出打工,很多屋子的门窗紧锁,无人居住。

拍摄中,林敏如碰见许多老人。在海岸边,她看到一位五六十岁在织渔网的老渔民,阳光透过树荫洒在渔网上,林敏如拍摄着,越走越近,一直走到了他身边,对方也没有反感。由此,林敏如发觉用手机拍摄更加自由,不再有举着长焦镜头的疏离感。

图片图 | 岸边织网的老人

在渔船上,林敏如遇到一位正处理海货的老婆婆,不远处晒着一排鱼干,她想到用鱼干表达咸味,便将老婆婆和鱼干一同记录。她所闻到的汕尾咸湿的空气,通过影像传达了出来。

图片图 | 在船上处理海货的老婆婆

除了其他渔民,在拍摄自己父亲时,林敏如同样发现了许多此前不曾发觉的生活细节。

父亲不再出海后,经营起渔业加工的生意。日子过得忙碌,林敏如鲜少有机会和父亲交流。她发现父亲变了。以往出海时,渔船会停靠在各地发达的港口城市贩售海鲜,父亲由此见过世面,讲究自己的穿着打扮。回到岸上久了,父亲不再时髦。从前出门倒垃圾都会穿着西裤、衬衫的人,现在总是穿着没有领子的T恤衫,随意踩着双拖鞋出行。

林敏如和父亲原本疏于交流,父女关系在一次次拍摄中变得和缓。起初她拍摄工作中的父亲,为了对焦清楚,总是让父亲重复动作,几次之后,父亲觉得烦了,摔门而出。半个小时后,父亲悄悄折返,问她:“还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吗?”为了让父亲了解自己的工作,她偶尔会给父亲看自己的作品。父亲有些孩子气地埋怨道:“为什么把我拍得这么老。”

林敏如通过摄影又回到了渔村。她珍视照片中,每一处渔村与家人的变化,通过拍摄理解着父辈们的生活,感受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关系。渔村文化或许会日渐被侵蚀,在此之前,作为渔村的儿女,林敏如想用影像留存这里的光影和风貌。

图片定格风雪牧民,感知另一种生活

20223月,自由摄影师司晨在理塘中转,遭遇了一场暴风雪。道路封堵,司晨和同伴只得原路返回。车窗外风雪漫天,路旁积雪已经有车门高,目之所及仅剩白色。

汽车缓慢行驶,满目白色中出现了一片黑点,走近了,司晨发现一群牦牛,正跟着它们的主人转场。积雪深厚,走在路边的牦牛如同落水般在雪里匍匐,牛群把刚出生的小牦牛保护在中央,牧民还为它们穿上了小花棉袄。

图片图 | 风雪中,转场的牛群

牛群的主人是一对牧民夫妻。经过他们时,男人主动和司晨打了招呼,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十分爽朗。冰天雪地里,这位牧民戴着一顶红色绒帽,表层早结了层冰渣。司晨摇下车窗,回答他,大家从五湖四海来。男人听了特别高兴,热情地唱起了藏族民谣。

交谈中,司晨得知他们原本是带着牛群出来吃草,但风雪来得突然,只好把牛群赶回棚子里。司晨惊讶于牧民们的积极心态,他收到了天气预报推送,说这是当地三十年不遇的暴风雪。身为摄影师,司晨意识到风雪中的这一幕,是世间难得一遇的瞬间。他拿出手机,拍摄下牛群和它们的主人,在这风雪漫天的高原上,这是一种在城市里难以领会到的生活。

图片图 | 牧民与司晨在风雪中交谈

这不是司晨第一次感受到牧民的淳朴。几年前,司晨去西藏的冰山时,找了一位40多岁的当地牧民作为司机。结束行程后,司晨和朋友们离开了冰山,没多久接到了这位牧民的电话,说有一台手机掉落在他的车上,正是司晨的备用机。起初,司晨想请他寄快递过来,对方却坚持亲自开车送还。两人距离几十公里的山路,开车也不便捷,这位牧民没有要酬劳,司晨硬塞给他300元作为回报。

按照生活的安排随波逐流,司晨不会有体察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司晨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做策划类工作,原以为能够完成许多感兴趣的项目,但事实是进展总是拿捏在上层领导的手中。

2021年夏天,司晨在积攒的失望之下主动离职,决定通过旅行与摄影休息一段时间。司晨组织了十个朋友,一起去新疆旅行。在新疆游玩的半个多月,让司晨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用影像将其记录分享给别人。他拍摄了偶遇的断崖边的巨大湖泊,也记录当地人的生活氛围,通过影像,给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带去更多理解。

后来司晨离开北京,迁居成都,成为了一名自由摄影师。他多次前往西藏,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喜欢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和当地人交流,感受当地生活。

司晨的影像记录了许多鲜少被人关注的高原牧民的生活,也通过这些影像,收获了友谊。2023年的夏天,司晨一行人正在来古冰川工作,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视频,定位是西藏东部的昌都市,青山蓝天,风景十分秀美,呼唤着看到这段影像的朋友去玩:“住我藏族朋友家!”

图片看见种树人,传递朴素有力的价值

最先发现那群在黄土高原上种树的工人时,王伟涛在震撼的心绪下举起手机,将他们拍摄下来。

王伟涛在陕西神木市一所中学做美术老师,他观察敏锐,喜欢用镜头捕捉具有社会价值的画面。几年前他在西藏工作,就曾拍摄了一组在青藏高原上治沙的人,用影像记录他们的故事。

2023年春天,他在和朋友外出游玩时,看到一群穿着环卫工服的人,在远处土黄的山坡上种树。王伟涛拍摄下这群种树人沉默的剪影,那组照片,展现了种树人对这片土地的意义。

图片图 | 正在挖坑的种树人

陕西神木一带,人们容易遭受风沙的侵扰。王伟涛生在咸阳,地处关中,较少有风沙侵袭,后来到陕北的神木市做老师,才深刻体会到风沙对人们生活的恶劣影响。

神木市靠近毛乌素沙漠,每到三四月份,经常刮起沙尘暴。王伟涛印象中,学校为了安全起见,每年会在风沙最大的时候停课,屋外黄沙遮天蔽日,老师们无法正常工作。王伟涛有时会在风沙天气出门,去拍摄记录沙尘气候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有时候,影像记录这件事,背后是摄影师用集中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另一种生活的肌理,在置身其中的体验中,萃取出影像流传世间。

在黄土高坡,种树人的出现,有很强的时令性,他们需要在春季,沿着黄河流域流动植树。王伟涛在春天三个月的光景里往返多次,和种树人们一起攀爬土坡,一起回到窑洞宿舍,如实记录下黄土高坡上这个鲜为人知的群体。

有一次,王伟涛跟着种树人来到黄河边缘的一处悬崖峭壁植树。这个峭壁不高,但倾斜的坡度大,脚踩上去容易滑落,十分危险。种树人背着挖土的铁锨,扒着土石攀爬上去,王伟涛没多想,装好拍摄用的手机后,跟随他们手脚并用地爬到坡上。一同来的朋友觉得这实在危险,没有跟着上去,嘱咐王伟涛注意安全。

图片图 | 种树人拎着树苗攀爬

登顶只是植树的第一关。随后,王伟涛看到种树人们用铁锨把黄土挖开,布置种树的坑位。拍摄时,王伟涛发现挖坑也是个概率题,有的位置挖下去是土,有的位置则是石头。遇到石头,种树人们就使用电钻,把石头钻开一个洞,而后在洞中铺土栽植。

种树团队的设备先进,碰到难以攀爬的位置,他们会用无人机将树苗吊起,送到上方种树的位置。王伟涛注意到了他们的设备,在他朴素的世界观里,为种树人配备各类设备,意味着当地政府对植树治沙的重视,他感到很欣慰。

春季气候不稳定,黄土高原时而雪时而雨。王伟涛在一次跟随他们迁移的路上,遇到了大雨。他和朋友留在车上,种树人依然要下车劳作。整座山变得泥泞,车窗外,种树人们在大雨里继续走着,一个年轻男孩十八九岁的模样,裤子沾满泥,将两个树苗背在背后,树干交叉,像一双翅膀。王伟涛立刻拿出手机,将这个画面定格下来。

种树人更多的是中年人。王伟涛认识了一位种树负责人,他来自陕南,每种一棵树,就用黑色水性笔在手背上记录一个数字。这位负责人面容憔悴,拍特写时,王伟涛正巧抓拍到了他用手擦汗的瞬间。这是王伟涛最满意的照片之一。

图片图 | 手背上记录着植树的数量

植树治沙对于生活在风沙之下的人意义深刻,王伟涛和种树人们交流时,在言语中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这份事业的自豪。他决定继续拍摄这个主题,期待记录下发生在黄土高原的每一个变化。

      

影像,一种纯粹的力量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摄影改变了人类记录历史的方式。影像是个体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的写照,将稍纵即逝的各类场景记录、存留。

摄影师林敏如用影像定格了家乡居民们生活的肌理。在她的记录中,一座东南海滨的渔村的生存逻辑被更多人理解。她通过走访拍摄,感受到自己作为渔民后代,与这个村落不可分割。有关渔村的影像,成为着林敏如不可缺失的一块人生拼图。

风雪漫天的理塘公路上,摄影师司晨偶遇了那对乐观的牧民夫妻。这是当地三十年不遇的暴雪,司晨敏锐地捕捉到影像记录此刻的重要性。于他而言,深入感知当地人的生活极为重要,影像是有效的工具,能够让远方的人了解到自己生活以外的“此刻”。

在风沙侵扰的黄土高原,美术教师王伟涛用影像记录下一群种树人的工作意义。这是一群不善言辞的人,王伟涛在与种树人的相处中,体察着他们的质朴。影像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链接。

林敏如、司晨和王伟涛都是2023 vivo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的创作者,在他们之外,有更多创作者参与其中,用影像展现不同生活的意义。这些影像都是他们经历或见证的“大事件”,通过相片被世人观看,提供给人们重新理解世界的机会。

影像记录在册,创作者们的生活也随之生长,每多记录一张,就意味着在人生日记本上留下印记。为相册“再加一张”,无数可能性的瞬间会在影像中生长。

在拍摄的过程中,许多拍摄者感受到手机摄影的便捷。无需贵重的器械与复杂的操作,移动影像降低了摄影的门槛。当我们举起手机,人人都可以记录下鲜活的生活瞬间,成为创作者,感受到记录的乐趣。

每个人的生活都由无数个故事串联,我们都是书写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vivo鼓励人们拿起手机,用影像捕获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看见记录的意义。以影像为途径,我们能够重新感受生活,让更多时刻被再次理解。

- END -

撰文|宋春光

编辑|林森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