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力背后的秘密

 新用户36578gXR 2023-08-01 发布于四川

01

1643年,皇太极因病去世。在去世之前,皇太极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确定继承人成为了最紧迫的一件事。当时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亲王一共四人: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

继承人当然是靠实力说话,我们现在来看看他们的实力究竟如何:

代善(两红旗):年纪已大,无心争位,如果要争,当初努尔哈赤死,代善就可以与皇太极争,何必等到现在。但代善心底是偏向于皇太极的儿子继位的。两红旗里面也有很多人是向着多尔衮的。

济尔哈朗(镶蓝旗):他是苏尔哈齐的后裔,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所以一开始就失去了争位的可能性。他的态度和代善基本一致。

多尔衮(两白旗):多尔衮的两个兄弟,自然是无条件支持多尔衮。

豪格(正蓝旗):当然是支持自己。豪格在得到两黄旗的支持之后,拥有三个旗的力量。而这三个旗在皇太极时期被称为“上三旗”。皇太极在世之时,有意加强豪格的实力,从自己的两黄旗中拿出不少牛录来补充正蓝旗。但估计皇太极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得那么快,所以豪格此时的实力还没有壮大到可以压制多尔衮。

两黄旗:由于皇太极已死,两黄旗暂时无主。其内部的主要将领,如:图尔格、索尼、拜音图等在发挥作用。他们支持豪格,强烈反对多尔衮即位。两黄旗的实力在所有旗中是最强的。

两黄旗为何反对多尔衮呢?因为两黄旗的地位是超然于其他六旗之上的。如果多尔衮继位,必然会把自己的两白旗和两黄旗对换(皇太极继位后就是这样做的),现在两黄旗的超然地位就会丧失,这是两黄旗绝对不允许的。

02

代善和济尔哈朗主动退出争夺,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双方僵持不下,任何一方的实力也不足以扭转态势。

但很快,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济尔哈朗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并迅速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料。

但就在福临被定为皇位继承人之后,发生了两件十分诡异的事。

先说第一件。

就在事情有了定论之后,一些多尔衮的铁杆支持者仍不放弃,代善次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依然为多尔衮奔走,劝说多铎和代善,让他们支持多尔衮称帝。并来到多尔衮府中,劝说多尔衮不要放弃。

代善心底十分憎恨自己的这个儿子硕托,这涉及到一桩陈年旧事。因为这个硕托是代善的前妻所生,代善纳了新福晋之后,对硕托十分刻薄,甚至有意杀了他。这件事被努尔哈赤知道之后,勃然大怒,直接取消了代善的汗位继承权,并且让代善发下毒誓,不准对儿子下手。代善因为硕托丧失了汗位继承权,对硕托自然是更加恨之入骨。

代善把儿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的密谋直接告诉了多尔衮,让多尔衮处理,对于自己的支持者,多尔衮竟然下令将二人处死。

太宗崩,硕讬与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谴死,黜宗室。
​《清史稿·卷二百十六·列传三》

此事有太多的诡异之处。

硕托和父亲代善已经是死敌,还会去劝说代善吗?多尔衮真的会亲手杀死自己的铁杆支持者吗?

很显然,这其中有着阴谋。

合理的解释是,硕托的死是多尔衮和代善的一次秘密交易。多尔衮要想当上摄政王,权倾天下,代善的要价是帮自己杀了硕托,多尔衮为了达成目的,也只有牺牲了这个忠实的追随者。硕托根本就没有在既成事实之后去谋划让多尔衮称帝,这只不过是为了杀他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忠诚的硕托,就这样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

03

另外一件诡异的事情是: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势均力敌,那为何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坐上了摄政王之位,为何不是豪格和多尔衮当摄政王呢?

这就跟前面一件事有关了,代善和多尔衮之间达成了密谋,达到了自己要杀硕托的目的,那么他必定会支持多尔衮当摄政王,这是双方之间的交易。而两人又为了得到济尔哈朗的支持,又策划让济尔哈朗当摄政王,算是拉上济尔哈朗,豪格这一方自然就变得势单力孤,也就当不上摄政王了。

皇太极死后,帝位争夺中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是福临,但多尔衮也成为仅次于福临的受益者,他虽然没能当上皇帝,但是拥有了皇帝名号之外的一切。他得以打击豪格,并将其致死,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把皇帝大印拿到了自己的王府,他若想废掉福临,自己写圣旨,自己盖章就可以完成。

04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后,对于前清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删减,加上大量的文字狱,使我们今天在看清史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觉得不可思议和存在着诡异之处。有一些线索已经消失在历史里,但有一些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现存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测,仅此而已。


不做文献的搜索机,只想以文字引起思考。

以史为鉴,不应只是一句空话。
我是无心镜,喜欢我的文字可以加关注。
喜欢聊天的,可以联系我入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