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妈妈才是潘金莲一生悲剧的源头

 liuhuirong 2023-08-01 发布于湖北

潘金莲在嫁与武大之前经历了一些什么呢?其实就三件事:学裁缝、缠小脚和学伎艺。这期间她丢了女人最宝贵的东西贞操,但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当然就金莲妹自己而言,其实也压根没把贞操当回事,要不然她也不会在与西门庆暗通款曲之前,专门去勾引武松了。

从古到今,但凡说到金莲,似乎必定离不开“浪荡”和“杀夫”两个关键词,诚然,这是怎么洗也洗不掉的,然而我总觉得这和金莲妹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番,以争取贴切真实的潘金莲。

一、金莲自小三件事

1、学裁缝

潘金莲原是清河县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排行老六,直到九岁上父亲死了,卖在王招宣府里。

也就是说,一至九岁,潘金莲是在自己家养着。

金莲排行六姐,也许是家族辈中排行,也许是她爹娘真就生了六个儿女。后面潘妈妈除了武大死后来过一回就再也没了戏份,加之潘金莲死后无人认领、无人掩埋来看,恐怕她家真就只有这一个女儿。

潘裁缝刚死,做娘的便度日不过,把金莲卖了。这其实证明了一点,一个孩子都养不活的潘家是真的很穷,过的是入不敷出的日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金莲跟她爹,应该是学过裁缝的。即使只是看过,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少会懂些裁剪。

2、缠小脚

潘金莲自幼生得有几分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

略微分析一下便可知道,这肯定是她娘潘妈妈勒令她缠的。

宋时女性缠脚并不普及,潘妈妈逼得女儿如此,必有深意。

只需要简单的分析就能知道,潘妈妈也不是盏省油的灯。试想,她老公是裁缝,还能勉强养活一家三口,为什么丈夫一蹬腿,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呢?那只能证明潘妈妈压根儿就不会裁缝。再结合她只肯生潘金莲一个女儿来看——也许是采取了一定避孕手段,恐怕在她心里,压根儿就不是个甘于粗茶淡饭之人。

普通百姓都不给女儿缠脚,她要缠;再结合老公一死,她便把潘金莲卖去王招宣府中“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为女儿安排的人生道路,简直像早就想好了,只等潘裁缝断气就立即施行一样;而王招宣一死,她又将女儿“争将”出来,有争将就有争吵,可是最终她竟然赢了,可见厉害。

我能想到的,惟一契合潘妈妈年轻时身份的职业,就只有妓女了:

懂避孕,懂风月,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牙尖嘴利,四种特征无一不符合。

3、学伎艺

有其母必有其女,潘金莲在王招宣府上,只学了三四年,便又会打扮又懂风情:

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

是的,这些不是技艺,而是伎艺,也可以说是妓艺,是歌舞场中风情万种、迎来送往的歌伎所必需的技能!

遗传的力量何其强大,彼时之潘母,未必便不是此时之金莲!

这时候的潘金莲才十二或者十三岁,可以说,她爱美、虚荣的女性早熟表现,即使放到今天,也嫌太早了些。

4、其实还有第4件事

金莲在西门庆之前,经历的男人就两个,一个是张大户,一个是武大郎。

张大户年老,武大郎肾亏,两人在性爱的表现,其实极为有限;如果不信,其实反过来也成立,如果武大郎神勇无比,潘金莲又怎能日日幽怨,尽想着出轨?

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学生。名师出高徒还是有点道理的。

问题来了,为何在遇着西门庆之后,两人却能如鱼得水,连见惯了风月的大官人也夸金莲是个中高手呢?

或许是潘妈妈,或许是王招宣,还让金莲学了这方面的本领。

细思极恐。

二、姑娘十八一枝花

潘金莲十五岁的时候,被潘母转手卖到张大户家。

三年之后,金莲已“出落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神魂颠倒、色授魂与,终于:

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既未见潘金莲反抗,亦未见其周旋,就这么轻轻巧巧的,一个十八岁的成年姑娘,让一个六十多岁(书中曾写明张大户“年约六旬之上”)的糟老头子给吃掉了,说出去谁能信?

事有反常必为妖,其实略一分析就能知道,潘金莲是自愿倒贴给张大户的,说不定她还曾经勾引了老爷子。

为什么呢?

首先便是潘金莲要反抗张大户轻而易举;其次主家婆不过是去了邻居家吃酒席,潘金莲完全可以在张大户兽性大发时跑过去让主家婆作主;第三,一顿酒能吃得多长时间,一去一回最多半天了不得了,正常情况下,张大户是不是要先勾搭金莲,经点头同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调情,然后是全垒打,老头子行动不便,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半天时间哪够?

可是,主家婆前脚刚走,后脚老张就把金莲上了,说不定完事之后,两人还洗了个鸳鸯澡,看了两小时电视。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所以没有金莲的全力配合,是不可能的。

老张自从收用金莲之后,身上平添了四五样毛病,又是腰疼又是泪多,又是耳聋又是添尿的,不用说这是老年人强行一过再过性生活的后果。

这固然一方面证明了潘金莲的欲望旺盛,性情浪荡,但从后文她故意吓死李瓶儿的孩子来看,如此无节制的索求,潘金莲未尝没有算计大户之意。女人的本钱是身体,她用最多次数的付出换来张大户纳她为妾,气死主家婆,然后老张也多半会死在她的肚皮上,到时候,“寸男尺皆无”的张家家业,就会尽归于金莲之手。

我相信,依金莲后文的行事,她完全能干出这种事,而这么大的谋划,未必便没有潘妈妈的参与。

三、错过英雄武二郎

在潘金莲与张大户打得火热之时,他家的租客武大正有一日没一日的沿街叫卖炊饼。主家婆知悉两人奸事后,嚷骂了数日,将金莲百般苦打。

没奈何,张大户将潘金莲嫁与武大郎为妻。武大若出去卖饼,两人依旧鬼混不题。

老张这么搞,身体肯定是吃不消的,果然没多久就把自己弄死了。主家婆大怒,令僮仆将武大郎一家都赶了出去。

闲来无事,金莲心中不平之气顿生,常唱小曲:

想当初,姻缘错配,奴把你当男儿汉看觑。不是奴自己夸奖,他乌鸦怎配鸾凤对!奴真金子埋在土里,他是块高号铜,怎与俺金色比!他本是块顽石,有甚福抱着我羊脂玉体!好似粪土上长出灵芝。奈何,随他怎样,到底奴心不美。听知:奴是块金砖,怎比泥上基!

满是幽懑之意,曲中翻来覆去,只是武大配不上他。

这倒也是,就像貂蝉嫁给了张飞,你们那个谁娶了范爷,别说范爷本尊了,我都上火得慌。

就在这种情况下,武二郎挟打虎后的豪杰之气,豪迈登场。

潘金莲何曾见过这般英雄了得的好汉,心思大动,可是屡次挑逗,武松都不为所动。

勾引大嫂,不管在古在今,都要遭受严重的道德谴责,武松此举,符合读者的价值观。

可是不符合金莲的价值观。

前面已分析过,金莲遗传了乃母的风情,身虽没在风月场,却掩盖不了她的风月本质。

青楼画舫之中,名妓喜欢的是五陵少年争缠头,喜欢的是各方人马为其争风吃醋,若有人不肯看她一眼,即使是宥于礼教大防之下的不敢,她也会像《天龙八部》中马夫人康敏一般,恨意大增,必欲毁之而后快。

马夫人是另一个潘金莲,是更含蓄的潘金莲。

潘金莲也是另一个马夫人,是更奔放的马夫人。

逼得武松搬走,便是潘金莲紧跟着的报复。

可是武松走后,事实上又为西门庆的出现提供了方便,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弄死武大郎后,武松充军,潘金莲嫁给西门庆,勾引陈敬济,后来西门庆纵欲而亡,武松回到清河县,将潘金莲剖腹剜心。

命运使然,潘金莲没成为名妓,却在朱门之内糊里糊涂的走完了一生。

潘金莲最好的结局,是早几年遇到武松,最好是在没入张大户家之前。

那时金莲十五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而武松犹未因杀人逃走——这直接造就了《水浒》中的武十回故事,两人相遇于清河县的街头,男的英武,女的美丽,如果相爱,会是夫唱妇随、天作之合。

惟其武松英武,故能收束住金莲的风月之心;惟其金莲美丽,故能使武松安心做一个小吏或良民。

大宋朝的公务员待遇还不错,怎么着都比武松上梁山强。

————完————

文/王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