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鞅霸道的处死赵午,被范家和中行家赶出国都!

 品读二十四史 2023-08-01 发布于浙江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表面上看,赵午遵从了赵鞅的命令,把卫国的五百户送到晋阳,可这中间的曲折过程,却藏着不少的心机和隐患。赵鞅知道实情以后,非常生气,就召见了赵午,而后把他囚禁在自己的封地晋阳。

赵午这次来见赵鞅,不是自己来的,他的家臣涉宾也跟着过来了。作为家臣,涉宾忠于自己的主人赵午,对赵鞅并不买账,进去见赵鞅的时候,门口的人要求涉宾摘下宝剑,但涉宾就是没同意。

通过赵午的自作主张,再看看赵午手下人对自己的态度,赵鞅心里清楚,邯郸人对自己是不服气的,为了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赵鞅下令杀掉了赵午,而后派人告诉邯郸人,惩处赵午,是我赵家的家务事,你们可以给他立一个继承人。

赵鞅这么干,确实是有点霸道了,涉宾回到邯郸以后,就拥护赵午的儿子赵稷为邯郸大夫,两个人领着邯郸人发动了叛乱。

邯郸人不服气,赵鞅的心里早就有准备,这一年的六月,他派上军司马籍秦带兵围困了邯郸,同时也向其他五家发去了通知。

晋国掌权的这六家里,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范吉射跟中行寅有很近的亲属关系,所以这两家是不会帮助赵鞅的,非但不帮忙,他们还准备帮助邯郸人,攻打赵鞅。

赵鞅手下有个最的得力的家臣叫董安于,他听到了外面的风声,就劝赵鞅早点对中行家和范家做准备。赵鞅摇了摇头,晋国有规定,大夫之间争斗,首先挑事的要被处死,我打算静观其变后发制人了。

赵鞅的这个想法是不错,可董安于觉得,凡事都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被动。他向赵鞅建议,后出手的人,会让人民受苦,与其让他们祸害人民,还不如牺牲我一个,您可以先动手,再把一切罪过推到我的头上。赵鞅没有同意。

董安于猜的很准,就在同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97年的七月,范氏和中行氏联合起来,发兵攻打赵鞅。赵鞅虽然强悍,可也抵不住两家的共同进攻啊,只好从都城逃走,去了自己的封地晋阳。范家和中行家穷追猛打,把晋阳团团包围起来。

晋国一共六家掌权,三家已经斗了起来,另外的三家也坐不住了。这三家也有自己的打算,韩不信跟中行寅一直不对付,魏侈很讨厌范吉射,智跞跟大夫梁婴父关系特别好,一直想让梁婴父进入六卿之中,范家的庶子范皋夷不被范吉射待见,有心取而代之。

就这样,大家为了利益坐在一起进行了筹划,决定趁这个机会,赶走范吉射,让范皋夷做范家的老大,赶走中行寅,让梁婴父取代中行家的位置。

五个人商量好了以后,智跞就以执政大臣的身份,就赵家、范家和中行家的情况,向晋定公做了汇报。

很久以前,国君同大夫们签订盟约,首先挑起事端的,要被处死。现在三家大夫发生争斗,如果单独惩罚赵鞅,就显得太不公平了,应该把他们三家都赶走。

当时在晋国,晋定公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了,既然是三家联合做出的决定,那也只好执行了。于是乎,晋定公就带着智跞、韩不信和魏侈,发兵攻打中行家和范家。可能是这三家都没有太过于用心出力,一时居然没有取得胜利。

听说要驱逐自己,中行寅和范吉射不干了,两个人一合计,反正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我们干脆就直接攻打国君,公开的叛乱好了。

我们前面在讲齐国的时候说过,很多年以前,齐国栾家和高家的子旗和子良,被陈家和鲍家攻打,想控制国君没有成功,被赶出齐国,逃到了鲁国。后来,高家的子良又去了晋国。听说范家和中行家要攻打国君,子良进行了一段现身说法。

攻打国君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失去百姓的拥护,我当初就是因为攻打国君,才落得今天的下场。智家、韩家和魏家,他们三家本来也不和睦,可以各个击破的。如果打败了他们,国君就只能听你们的,如果攻打国君,只能促使他们三家同心协力的对付你们。

中行寅和范吉射没有听子良的话,还是发兵攻打了晋定公,这一次国人都站在了晋定公的这一头,两家是一点便宜也没讨到。听说中行家和范家这么过分,智魏韩三家不敢掉以轻心了,他们发动全力,攻打中行家和范家。

在一番猛攻之下,中行家和范家扛不住了,他们逃离了都城,到一个叫朝歌的地方去了。韩不信和魏侈平时跟赵鞅关系就不错,他们一起为赵鞅求情,于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赵鞅得到晋定公的赦免,重新回到了国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