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自杀

 新用户5832uSSh 2023-08-01 发布于江苏

     充满悲痛的读完《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本书主要写德国“东方劳工”后代娜塔莎·沃丁在成名以后的暮年开启的寻亲之路:妈妈的族谱和家庭的时代变迁。

娜塔莎通过回忆和一些微乎其微的线索慢慢摸到家族的藤和时代的痛。她的妈妈是乌克兰贵族的后裔,整个家族经过奢华、没落、摧残和流亡。最终,她的妈妈不堪精神上的折磨,选择投河自尽。其实,东正教是不允许自杀的,但她妈妈选择自杀,是对上帝的痛斥吧?明明上帝是仁慈的,为什么让他的信徒经历这么多的磨难?

      这里不得不提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特别善良,有才但有些敏感偏执的人。他不属于尘世,他属于大自然。在没有爱情的烦恼前,他热爱一花一草,热爱日出日落,热爱大山和小溪,同情一切有苦恼的人。可是自从遇见绿蒂,他的苦难就开始了:爱而不得。最终选择了自杀。

     小说就是生活的写照,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情所困,草草结束自己的姓名?

     我想到了我的爷爷:爷爷一辈子特坚强。中国的五六十年代正是大饥荒的年代,百姓们都艰难的生存着。爷爷年轻时候曾经背着几百斤的锄头徒步走到几百公里外的襄樊去卖,到地方的时候累的吐血,那也没有压倒他生活的勇气。晚年患肺癌晚期的时候,疼的实在受不了,选择了自杀,虽然最后抢救了过来,但他也是被逼迫的熬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只为了亲人们。

     我也想到了野夫在《江上母亲》里描述的真实故事:母亲在历经大半辈子的浩劫后,终于有一天选择了投河自尽。

      还有梵高的开枪自杀,茨威格的服毒自杀,王国维的投河自杀,傅雷夫妇的上吊自杀…

     理性主义者认为:自杀怎么也只能被看作软弱。与坚定地忍受充满痛苦的人生相比,死显然轻松得多。

      感性主义者认为: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这儿的问题不是刚强或者软弱;而是他们能否忍受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

      不是经历生活的磨难,不是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谁会选择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一个人的转身离去,对于那个在乎他的人来说,就是世界的荒芜。

    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兴许能成为我们撑下去的勇气。在时代下的芸芸众生,个人只有不断的增加智慧,创造希望,扩大格局,才能造就强大的内心,去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不管怎么样,活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