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童”一词曾一度上了热搜。在韩国,越来越多的经营场所设置了“儿童禁入区”,在我国,也有很多带孩子家长在高铁上被苛刻对待的案例。 这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娃,这样他们很难对带着孩子的家长有同理心;比如年轻人在社会中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在公共场所渐渐丧失了平和的耐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毫无教养的孩子。 高铁上,熊孩子跑来跑去,你打一杯热水过来,总要再三小心,因为你知道万一有点啥事,可能几个月工资都不够赔的。 在小区里,有孩子玩的地方,你骑车过去,也要小心,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会突然窜到你车前,或者你不小心,小孩子手拿水枪滋你一脸。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这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没有教养的孩子,平时都有哪些迹象呢? 心理学:3大迹象,说明你正在培养一个毫无教养的孩子。 一、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认为世界围绕着他们转。他们缺乏同理心,比如当父母感觉到非常疲累的时候,过于自我的孩子,可能看不到堵门的感受,仍然坚持让父母为自己做事。 他们不仅不关注父母的感受和需求,更加不会关注其他人的感受。 玩耍的时候,他们只会一味地关注自己的快乐有没有被满足,很少会与人合作,也不会妥协。他们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对于别人的困难和不幸,他们通常会非常冷漠,缺乏关心。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通常对于打破规则很在行,而且毫无负罪感。他们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常常因为冲动做出一些傻事。这些孩子往往会为眼前的事情做出冲动的决定,但没有能力为随后的后果承担责任的能力。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是孩子认知成长的常见阶段。孩子的成长,会慢慢把自己和周围事物剥离,他会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 而孩子过于自我,往往和家长打断了这种剥离过程有很大关系。 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长都会想办法满足。 他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需要承担责任。 这样的孩子,会有一种“权利错觉”。他觉得自己有无限大的权利,别人必须无条件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在他的眼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世界是因为自己而存在。 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成长,即使以后身体上是成年人,心理上也依然是个孩子。当社会不能像儿时父母一样给予他足够的权利时,他会以怨恨、愤怒的心态过自己的人生。 二、缺乏自控力的孩子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容易情绪激动、易怒或沮丧,并且很难调整情绪。 他们经常冲动行事,无法抑制冲动的行为或控制自己的冲动。 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或受干扰,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上课很容易开小差,导致学习成绩差。 他们缺乏社交行为上的自我控制,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或情感反应,导致与他人相处时经常出现冲突。 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难以推迟满足,缺乏节制和自制力。他们经常耽于眼前的享乐,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无限期后延,导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团糟。 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于孩子过度宠溺,当孩子哭闹着需要的时候,我们立刻就让他满足。 而且,缺乏规则和界限教育,我们没有给孩子明确的界限和指导,让孩子无法建立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样孩子往往会随意做事。 我们平时对孩子缺乏情绪上的支持和沟通,让孩子无法承受压力。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孩子往往选择逃避和及时行乐,而不是勇敢面对。如果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压力状况,进行疏导,孩子就会产生面对压力的勇气和能力。 三、掩盖错误,逃避责任的孩子 “你跟他计较什么,他还只是个孩子”,这是很多熊孩子父母常说的一句话。 简单的一句话,充满着杀伤力,当然杀伤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孩子的包容,还有孩子的未来。 经常说这句话的熊孩子家长,会慢慢发现孩子变成了掩盖错误、逃避责任的高手。 这些孩子常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交环境中。他们可能会试图掩盖错误,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或寻找借口来解释错误的发生。 这些孩子缺乏诚实和责任感,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过失和责任。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影响了别人,也不愿意修正错误。 当孩子掩盖错误和逃避责任时,他们错失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们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陷入一个循环中,反复犯错而没有改进。 逃避责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度保护,认为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坏行为都必须原谅,错过了孩子犯错后及时引导教育的机会。 他们往往不会为孩子制定规则,在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再坏的行为,都能得到父母的原谅甚至支持,而当家长心情不好时,则会对孩子一顿超过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打骂。 孩子只是一张白纸,父母的教育方式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为了养育一个有教养、懂礼貌、具有同理心的额孩子,家长们应该多多学习育儿知识,反省自己的养育方式。 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与修行。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