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的存在时间会更久一些吗?

 炫叶楓雪 2023-08-01 发布于广东

无论哪一个朝代,都有兴盛和衰落,而往往动乱就是促成兴衰的催化剂,大多数的催化剂都是加速了朝代的衰落。

其实历史从来就不乏“之乱”,挑几个有名的,像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南朝梁侯景之乱等等。

不过,似乎有的动乱也起到了“副作用”。

比如,初唐时期就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动乱,一次是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另一次是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

同样是唐朝,同样是政变,玄武门前的刀光剑影曾几次决定着大殿上宝座的归属,李世民的政变使“贞观之治”提早来到,而李隆基的政变则终结了朝廷的混乱,从而开创了开元盛世。

但好运走到了头,如果自己对所得不加以珍惜,那么就注定有一天会将好运气挥霍殆尽。

玄宗老了,累了,似乎也烦了,于是佳人在抱,骊山宫中,优哉游哉。至于朝政,内事不决有宰相,外事不决有边将。

玄宗无论如何都不肯听信别人说安禄山会谋反,他对此事的置若罔闻,仿佛是无数次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信得过他。

然而最后,就是这个最让玄宗信得过的人,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

幡然悔悟的玄宗为着他曾经的糊涂付出了许多代价,然而什么都晚了,人们在错愕惊讶之中,看到了一场放之于历史之中都堪称是一场大变的动乱,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肃宗从玄宗手中“接”或者“夺”过来的天下实在糟得可以,他必须要面对一个纷乱的局势。

然而,肃宗至死也没有看到战乱平定,他当政的几年完全处于战乱中。

肃宗好不容易收复了两京,又狠了狠心,准备不惜血本剿灭叛贼,然而却被一场大风打乱了计划。

他好不容易重新占得优势,却因为急于求成反倒落个大败。

可怜的肃宗,在一片喧闹声中,无力地看着自己的妻儿陷入悲惨的境地,自己却是无可奈何,与高寿的玄宗先后去世,于是重担落到了代宗的身上。

但叛军内部的变化比大唐还要剧烈,一次次发生的政变削弱了他们的实力,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人事的调整,都带来人心的不稳,甚至带来大屠杀。

最终,熬到筋疲力尽的双方,都无力再支持下去。所以当叛军中最后一位主帅自杀后,唐朝也很识时务地接受了叛军残余势力的投降。

尽管此举为日后的大唐带来了藩镇之乱的祸根,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预先知道以后的事情,代宗皇帝大概仍然会皱着眉头接纳降者。

毕竟在那样的情况下,谁也熬不下去了。这个不是咬咬牙就能挺得住的事情,因为大家已经咬了八年的牙,现在连牙都快咬掉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大唐王朝有可能比今天历史课本上记载的存在时间更长。

的确,那般强盛的唐朝,如果不是这么一次使人口锐减、使经济萧条、使国力衰竭的重击,也许唐朝会像一个人那样慢慢老去直到逝去,又怎么会“突变”呢?

兴则万国来朝,衰则一落千丈,和别的王朝相比起来,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算是大起大落了。

自然,表面上的变化,背后蕴含了诸多因素的积累。而一旦条件成熟,这场大乱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且几乎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双方都有机会尽早把事情搞定,但双方又都各自犯了许多错误,才使安史之乱拖了这么久。

从唐朝这方来说,虽然看起来很多时候都是胜利者,但一不留神就闹出个大败来。大败不需要很多,只要一次,就足以前功尽弃。

于是力量就这样很遗憾地被消耗掉了,若这些“无用功”花在对付叛军的身上,也许唐朝是可以彻底消灭安史余部,使这个朝代存在更久,绝不会只有289年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