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转眼到了8月,离开学的日子不远了。我一直以为日子都是从老师的眼皮底下溜走的,不,是时光偷走了老师们的青春。 为期20天的国培也过去了三分之一,听讲座、访名校、写感受,每一天都是满满的。早上6点,准时起床,畅享近一个小时的锻炼,大汗淋漓却舒服至极。教授说选择是很难的事,我以为坚持是很难的事。好吧,世上难事千千万,唯有用心。 尽管是假期,还是有不少“班务”。 有家长给我打电话求助,孩子在家玩手机玩到深更半夜。说真的,这样的求助,我也没有好办法。我专门查找过相关资料,寻求解决中学生手机上瘾的策略,但答案都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家长要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户外运动、亲子活动,以帮助孩子放下手机。 你看,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家长。我一直认为在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辨识能力之前,家长一定要加强管理,绝不纵容。孩子玩手机,他首先得有手机,手机从哪来的?很明显,是家长提供的。 有家长将自己给孩子配手机的理由归责给老师,说老师常在班级群发布重要信息。其实,老师发布的任何一条信息都是给家长看的,否则就不叫“××班级家长群”。 有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是班级里的某个孩子与我班的某个孩子时常聊天。嗯,聊天不是什么坏事。噢,聊一些负面的东西。哇,这就麻烦了。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悲观厌世的思想?对,手机,是手机传输的。 对于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是最容易发现的。发型的改变,着装的变化,看似微不足道,都反映出孩子内心的巨大变化。 我们不能用物质上的满足来取代精神上的鼓舞,改变孩子的永远是心灵上的慰藉。 我因为找不到好的解决路径,只得在家长群群发了一条提示信息: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据反馈,假期有部分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有成瘾倾向。其中,有极个别孩子负面情绪较严重。希各位加强监管并正确引导,争取让他们放下手机、走出困惑! 其实,家长也有难处。谁不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忙于生计是家长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时,孩子的自律就显得特别重要。自律,说到底就是养成好习惯。习惯好的孩子,大多很自律。他们将时间安排得斤斤有条,他们将任务分配得合情合理。 有孩子给我发信息,说是某某通过微信找他借钱,说好月底还,到了时间却联系不上人了。我先认为他有可能是遇到了网络“诈骗”,现在骗子太多。 后来,觉得没这可能。毕竟现在的孩子不那么傻,尤其是同学之间。 十几号的时候借了钱,到现在都没有还,然后发现还借了别人的钱,后来还发现他在网上买别人的游戏号,然后欠了很多钱。 这,问题就严重了。借了钱,没还;还借了别人的钱,也没还;更严重的是,欠了很多钱。 这,若是真的,就有点吓人了。 我还是找不到解决方案,于是依然是在班级群发了一条警示信息:尊敬的家长,您好!据反馈,有少数同学花钱买号玩游戏,且通过微信找同学借钱。请各位家长务必高度重视,谨访财产损失,制止孩子之间借钱的行为。另,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参加户外运动等。 我不知道家长是怎么想的,那手机真控制不了吗?其实,就是现在的家长都怕,至于怕什么?大家都知道。 我还是不希望孩子们沉迷于手机游戏,这玩意儿真是个“脏东西”。 上午的培训,继续。 专家解读数学建模。举的例子很有趣:“四条腿的桌子在平地上能放稳吗?”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能与数学建模联系起来,真是生活处处有数学。 这让我想起儿时伯父问过的问题,身为教师的他问:“一张桌子四个角,用锯子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数学,果然是奇妙的! 下午,走进合肥师范学院。静静的校园,承载文化,庚续文明。 说句实在话,对于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而言,对大学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第一次进大学校园,还是在2003年,是到安徽师范大学参加自学考试本科的论文答辩。 参观师范学院的校史馆,读到一部师范教育发展史。 明天,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