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芳菲四月,智慧教研

 流水人生 2023-08-02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陈卓老师

专题讲座

《关于“天体”和“功”部分的小收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座针对近期高一教学进度当中出现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首先是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得出,常规的教学中是利用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相关规律推导得出的,但教材中提到牛顿是通过“山上大炮”的思考得出的,更贴近于平抛运动的情景,因此从平抛运动的方式对第一宇宙速度进行推导。

图片
图片

接着对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物理学史进行了追溯,课本上介绍的实验装置实际上是有人对于卡文迪许实验装置的改进,并且卡文迪许实验原本的实验目的也是测量地球的密度,而不是引力常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小球在U型槽中滚落的问题,在槽不固定的情况下,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角度是多少,最终发现该问题与小球和槽的质量之比有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吴文利老师

优质课例展示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18日,吴文利老师在南昌市第二中学秋园堂大礼堂,进行《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课例展示 ,吴老师从引出传统实验器材(灯泡光源、凸透镜、单缝、双缝、遮光筒、螺旋测微器、目镜等)探究光的波长,让学生思考如何从灯泡的白光获得单色光,又如何获得相干光源、以及为什么使用目镜和螺旋测微器,让学生意识到用此实验装置可操作性低,可视化也比较低,处理数据也不方便,之后吴老师就介绍了她的创新实验器材:手机防窥膜和激光笔。

图片

间距l相同时

用0.25mm、0.04mm双缝实验效果对比

图片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得出亮条纹的中心位置虽然误差不大,但是也是不好精准找,吴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出光照分布传感器,可以直接在图上找出亮条纹的中心位置(利用找到波形图中的波峰和波谷位置,找出亮纹和暗纹的中心处)和直观动态演示亮条纹间距随着l、d、变化而变化。

图片
图片

之后吴老师还带领学生一起用手机防窥膜对准白色灯头光,亲身经历了白光干涉的彩色图样,让学生记忆深刻。

图片

最后应用环节,吴老师自制了独眼龙眼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来分析增透膜和增反膜,思考为什么透过左边眼镜片很清楚看到吴老师的眼睛,而右边眼镜片看到的却是电脑屏幕呢?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李敏老师

专题讲座

《深度学习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老师的讲座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学习即深度学习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

图片

接着以一个个鲜活的的教学小故事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定义、特征与内涵;

图片

最后结合吴文利老师的公开课与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physics teaching research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 邱莉 李敏 吴文利 赵潇恬

文字丨邱莉 陈卓 李敏 吴文利 

编辑丨邱莉

审核丨李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