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附子理中丸是临床常用的温中祛寒类中成药,原方出自《闫氏小儿方论》,由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组成,临床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泛。 简介 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组方介绍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制),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组成。 方义 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温肾暖脾,为君药。干姜辛热,温运脾阳,专攻温脾暖中,祛寒止泻;党参甘平,健脾益气合为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合党参复运化而正升降,有佐助之能,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共收温中健脾之功。 01 附子(制)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02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3 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4 干姜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05 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现代研究 对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空白组正常饲喂,模型组和附子理中丸组采用“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法造模21天建立大鼠脾阳虚肠易激模型。给药结束后采集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附子理中丸给药组的乳杆菌属、拟杆菌门、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梭菌科、狭义梭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提示附子理中丸可以促进益生菌乳杆菌的生长和拟杆菌、苏黎世杆菌、布劳特氏菌向正常组回调,对肠道菌群特别是与炎症或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菌群的调节,是附子理中丸治疗脾阳虚肠易激腹泻的重要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1.治疗胃炎、胃溃疡 有研究以附子理中丸为主与西药克拉霉唑、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附子理中丸在缓解上腹部胀痛、烧灼感等症状和提高疗效方面效果更好。此外为了探讨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选取了胃脘痛患者70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治疗糖尿病兼高脂血症 以6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附子理中丸联合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与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比较,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兼高脂血症8周后,发现附子理中丸联合调脂药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可以考虑临床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拓展阅读 [1]黄炼巧,陈娜.两种用药方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S2):96-97. [2]钱旭,赫媛媛.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43-44. [3]林夏,黄友,杨莎莎,魏馨怡,傅超美,李锐,张臻.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附子理中丸对脾阳虚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3):388-3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