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随笔)男人女人的故事(三)

 山东刘福新 2023-08-02 发布于山东

               (随笔)男人女人的故事(三)


 

    

 

                    刘福新

 

■ 我曾在2000年6月写了一篇生活随笔,后来收进了我的散文集《月下小品》中,题目叫《长舌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

“……女人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宽容。有句话很形象,'她是女人嘛。’如果是男人做了不好的事,大家就会说'你还是个男人呢?’常见市场发生争吵,如果你听到'你还是个男人吗?'这话如果是男人说的,这句话的本身虽否定了女人,但实质上却对争吵的女人有利;这话如果是女人说的,这就利于女人祭起她的万能法宝了。这时即使是再窝囊的男人也不会承认自己不是男人,只有狼狈而逃的份儿。故而,女人'有优势’也就优势在她是'弱者’却没有站在弱者的地位上,即使他无中生有搬弄是非也会得到大众的原谅,而被伤的人连舔舔自己伤口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本身是个女人再加上一条长舌头,那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 从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男人女人的话题,里面大致是说,女人生来就是被呵护的、耳边应该甜言蜜语不断,这是许多女性坚持不变的观点。而据我观察,那些经常抱怨丈夫忽略自己、不懂得赞扬自己的女性,通常也很少对丈夫表示赞赏、表达爱意。她们最常做的就是挑剔和批评丈夫的缺点。威廉·波林吉尔博士对这类神经质的女人是这样描述的:“她们太爱自己了,而分给别人的爱少之又少。”其实,能够从丈夫那里得到关爱和夸奖的女性往往是那些能够体贴地表达自己爱意的人。美国心理学家德洛西·狄克斯是专门研究婚姻关系的权威,他说:“妻子们总是抱怨,丈夫常常无视她们的存在,从不注意她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从不赞美她们或者以任何形式表达对她们的爱意,其实,这些女性对丈夫也是同样的冷淡。然后,她们会奇怪地发现,自己的丈夫正在追求那些懂得赞美他们,说他们英俊潇洒、气宇不凡的女人。男人也会犯爱情饥渴症,不仅仅限于女人。

 

■ 不妨看看你周围的家庭,一般来说,一个男人要比一个女人优秀才行,这样的家庭才会延续下来,反之,这个家庭很难维持现状。而能够维持现状的家庭,究竟是男人妥协还是女人让步?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我认识一个男人,他结婚三十多年,他的妻子无疑地是个最大的胜利者,试想一个完全没有结婚能力的女人,拽住了一个男人的衣角,一拽就是三十年,把一个男人从黑发青年拽成白发老头,把一个健康的青年拽成一个心理扭曲的白头翁。这不能不说是本事,又不能不说是残酷。她又不失时机地领养了几个孩子,如今已成人成材,这样她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个保险系数,这样一个几乎没有爱情,没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包装成了一个家庭,并且像模像样地维持下来,这个有着多种毛病(懒、馋,生活作风还不正)的女人之所以婚姻得逞,首先得益于那个压抑人性的愚昧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使她赢了的前提……

 

■ 男人女人的故事,就是同事之间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四十年的教学生涯,经历可谓太多!女同事可以一不顺心,在办公室里哭哭啼啼甚至骂骂咧咧,而在这时候,被数落的或被斥骂的男同事基本上处于沉默状态,即使是被曲解被冤枉了的。但有时候也有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记得1990年,某年轻男同事因为不满意大家对他的评价而发火,骂起一位女同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男同事不够“男人”,更不够“大丈夫气”,这就是自古以来从老祖宗传下来的金科玉律。那一次,我与一位学校包级领导送那位女老师回家,生怕发生意外。那位女教师哭得一塌糊涂,但总归表现得还可以,而那位男同事却一直被大家认为不屑。如果倒过来,那当然会有不同的是非评价。

 

                                         2009年11月30日发于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