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对坐禅,对禅定,给出了怎样与众不同的解释?他的解释可以对治我们哪些的误读?我们该怎样理解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又该怎样做到外禅内定?为什么说坐禅应该是心在坐,而不只是盘上两条腿?为什么说禅定就是外在爱咋地咋地,自己就是不往心里去?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的后半部分,分两小段来读。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在咱们讲的这种法门之中,能够做到心灵自在而没有任何障碍,对于外在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善是恶,自己都不会生起分别和攀缘的念头,这就叫做坐。向内能够照见自己的本心自性,寂然不动,就叫做禅。能够对外超越和远离一切事物与现象,就是真正的禅。内心一直寂然不动,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妄念,就是真正的定。如果对外攀援,对外境、外相做出种种分别并产生了执着,内心就会变得不安和散乱。如果对外能够做到超然,远离一切境界和现象,内心就会静定而不散乱。人的本心自性,本来就是清静的、安定的,只是因为遇见了外境并被外境所染,而生起的种种分别与好恶,进而产生取舍的念头,才会变得不安和散乱。如果能够做到对于一切遇到的外境不起分别,不攀缘,内心能够保持安定而不乱,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各位善知识!能够对外远离和超越一切事物现象,不分别、不执着,那就是禅。对内能够做到心安静定,没有散乱,那就是定。对外能禅,对内能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禅定了。《菩萨戒经》中说,我们的本心自性本来就是清清净净的。各位善知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都能够照见本心自性的清净无染,并且不断自我修持,自我实践,自然也就能够成就佛道了。我们读完了也读懂了六祖对我们的开示,就会明白,原来坐禅不是身坐,而是要心坐。经常听到有人讲久坐有禅,还总读到有些高僧大德坐禅的功夫十分了得,夜里可以不倒单,一直坐在那里。还有高僧一旦入定,可以几天甚至十几天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于是自己就会很敬佩甚至很羡慕,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把静坐当成了入定开悟的必要前提条件。认为想要明心见性,想要开悟,就必须要练静坐的功夫,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分别心和执着心,着了静坐的相,这样反而不能够让我们明心见性了。六祖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要坐的不是身体,而是我们的心灵。就算我们腿上功夫十分了得,可以坐上很长时间一动不动。但假如坐着的时候,心中还在做着种种的分别,种种的喜好,种种的计较,种种的执着……也就是身体虽然是静止状态,但是心灵还在妄动,心就等于没有坐住,没有停止对外境的攀援,此时人身体虽然在静坐,心在妄动,那就不是真正的坐。假如我们能够看破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遇见了什么,眼前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可以平静地接受,面对、处理,然后再平静地放下。不对外在的人、事、物生起一丝一毫的分别,也就没有了个人的好恶,没有什么能够扰乱自己平静的心,不对任何事物、现象产生执着,那样我们就是在坐,而且是真坐。身体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是静止还是在动,我们的心都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不起分别的,是一种极致的心灵平静。所以坐禅,要求的是我们的心,而不是我们的身。禅坐要修行的是心,而不是那两条腿。六祖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能够明心见性,真正认识自我才叫禅。我们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够从愚迷烦恼中解脱出来,不能够认识自己如如不动的本心自性,是因为我们把有形的身体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主人,把外在暂时存在,注定要变化和消失的一切,当成了真实的、永恒的。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种种分别,心中生起一个大大的“我”字,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本来是生命主人的本心,反而沦落成了六根的奴隶。六祖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心能离相,不对外在人事物做种种分别与执着,也就自然能回归极致的宁静。人能做到不着外相,也就达到了佛陀在《金刚经》中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做到了“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人就会一下子认清自己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如不动的本性了,种种困惑会于瞬间消失。我们读懂了六祖的话还会明白,原来禅定不是眼不见心不烦,而是能够静观万变发生,内心照样做到一片宁静。六祖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原来还是在心上下工夫。如果身体离开了喧闹,能够静下来,能够坐得住,能够入定。而回到人群中面对红尘,则又纷乱妄想,那么得到的静和定是假的,是暂时的,是靠不住的,是不究竟的。如果闭上眼睛,不看外在的人和事儿,眼不见为净,能够静下来定住。可是一睁开双眼,心就立刻开始分别和攀缘。那心中的清净肯定是假的,也是不真实、不究竟的。我想,六祖告诫我们要外离相,内不乱,要外禅内定,就是提醒我们别着了静坐的相,别用错了功夫,应该从根本上去认识“诸相非相”四个字,从而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离相的前提下,自然也就能够无执,进而无住,这样一来谁都可以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什么事情都可以在自己面前发生。我们都能够平静地接受,平静地面对,外在的一切再也扰动不了自己的心。身外的一切,爱咋地咋地,我们能够做到就是不往心里去。读懂了六祖的开释就会明白,我们可以于一切时一切事上炼心和修禅,不一定非得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在那里。就像佛陀在《金刚经》中说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慢慢地培养离相和无执的功夫,然后静静地等待那个关键时刻的到来。我们也可以像六祖,像那些高僧大德一样恍然大悟,洞察自己的本来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