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越为何能成为八王之乱的胜利者?

 握中悬璧 2023-08-03 发布于天津

西晋帝国系列目录(1-55章)


之前我们详细分析了司马越和司马颙这两位八王之乱最后幸存者的对决。

八王之乱最后的角逐

随着司马颙大势已去,激烈的八王之乱也宣告结束,司马越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在这场角逐中,司马氏藩王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即使是那几位失败者,也都有着精于谋划的一面,毕竟完全的庸劣之人连登上这个舞台的资格都没有。

但他们的水平与祖辈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即使是相对优秀的司马乂也有着自不量力且疏于防范的一面。

与几位竞争者相比,司马越的才能并不见得有多么出众,那么他是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的呢?

其实司马越虽然才干比较平反,但他有一个优点是诸王大多不具备的,那就是他善于借力。

司马越从未在战场上真正证明过自己,他除掉司马乂是凭借他拉拢宿卫中的反对派,击败司马颖是依靠王浚,而最后击败司马颙则是依靠司马虓和刘琨。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是司马越麾下所有的力量,他的盟友众多,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这些关键力量的支持,这才是司马越胜利的本质原因。

而其余诸王比如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和司马颖,在最后失败的时候几乎都是属于被群雄围攻的状态。两相对比则高下立判。

不过也有例外,与司马越采取类似策略的是司马颙,他凭此先后除掉了诸王,但最终却在与司马越的竞争中完败,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司马越有两大司马颙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第一就是兄弟多,而且大体上可以齐心协力。

司马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虽然他控制的徐州军团顶多只有数万人,而出动的兵力只有三万人,但他的兄弟们却成了争霸天下过程中的一大助力。

赵王司马伦为司马懿之子,本身辈分颇高,加之与帝系甚为疏远,很难得到太多支持。

齐王司马冏作为司马攸之子,这一系人丁不旺,而且他还与兄长司马蕤关系破裂,能成为他助力的只有弟弟司马寔而已。

司马颙出自司马孚一系,这一系本来人丁兴旺,但司马颙或许是唯恐大权旁落,似乎不是很信任堂兄弟们,同出这一系的司马楙虽然最后站在了他这一边,但此前他在是否支持司马越一事上反复摇摆,则可以看出司马颙根本就太重视过他。

至于司马乂和司马颖,他们同出武帝一系,但问题是在愍怀太子司马遹及其三子分别去世后,惠帝一系已经绝嗣,因此作为与帝系血缘关系最近的武帝诸子便都有了继位的资格。

这就导致武帝诸子们由本来的合作状态变成了竞争状态,司马乂和司马颖这两个本有一定潜力的藩王最终走上了对立面,最终司马乂死于非命,司马颖的力量也遭到了大幅削弱。

而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与其他各支相比,这一系要团结得多。

司马馗有三子,司马越便是其次子司马泰的长子,而他的三个弟弟司马腾、司马略和司马模都成了他争霸天下的重要臂助。

除此之外出自司马馗三子司马绥一系的司马虓也坚定地站在司马越一边。在争夺豫州、兖州这两个洛阳以东的屏障时,司马越的嫡系部队几乎没有参与作战,全靠司马虓的奋战才击溃了刘乔。

唯有出自司马馗长子司马权一系的彭城王司马释似乎没有支持司马越。

司马颙前后两次命令都督沔北宛城的司马释支援刘乔,想必是因为此人没有站在司马越一边。

不过司马释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为他被荆州都督刘弘给赶走了。

当时南阳太守卫展说了一句话:“彭城王前东奔,有不善之言”。

司马释究竟说了什么“不善之言”我们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刘弘的立场,他是坚决反对司马颙的,而且致力于调解刘乔和司马越、司马虓的矛盾,他的出发点是给司马越解决麻烦。

因此刘弘驱逐司马释肯定是同样的原因,这便成了司马释不支持司马越的一个佐证。

但仅管如此,司马越的兄弟们也够多了,他在掌控朝廷后第一时间整合在地方上掌握权力的兄弟们,并以朝廷的名义对他们进行承认或者晋升,于是在后来与司马颙的终极对决中,这些人便纷纷奉他为盟主,将司马颙逼之以一隅敌天下的不利局面。

司马越的第二大优势是他更能得到士族的支持。

据《晋书》记载,庾敳“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转军谘祭酒。时越府多隽异。”由此可见司马越府中的人才济济。

之前一个能得到大量士族支持的藩王是司马颖,而司马越比他更胜一筹。

司马越府中的士族成员有河东卫氏的卫玠,河东裴氏的裴邈、颍川庾氏的庾敳、中山刘氏的刘舆、刘琨兄弟等等。当然声望最盛,影响力也最大的则是琅琊王氏的几位成员。

而且以上这些只是其中的代表,司马越府中出身于次等士族的成员同样不在少数。

不仅如此,连之前司马颖的心腹卢志,也在司马颖死后转投他曾经的敌人司马越麾下,可见司马越的号召力之大。

或许这些出身高贵的名士们并没能给司马越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他们巨大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有他们相助,司马越在舆论上会占尽优势,而地方势力在他们的影响下自然也会更愿意加盟,这就是司马越在未能掌控天子的情况下仍能占据大义名分的原因。

不过司马颙就不同了,他府中的名士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在司马颙所信重的人中,李含“门寒微”,张方“世贫贱”,而张光则是军人世家出身,他仕官的起点是郡吏,这明显不是士族的特征。

而司马颙府中基本只有毕垣和索綝算是士族出身。

这样两相对比,司马颙在各个方面都占尽劣势,即使他按照张方所说抵抗到底,终究也不可能是司马越的对手。

百年东吴系列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全)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