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xlbjyn 2023-08-04 发布于北京

我们跟别人聊天,话题是必不可少的素材。

而很多人之所以无法跟别人好好聊天,不是因为他的表达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的肚子里,没有足够的话题,用以应对当前的谈话。

于是当你要面对某些聊天场景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的内容储备,所以最终只好选择沉默的姿态示人。

当然,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聊。

但如果懂得根据生活或工作的需要,主动去积累有可能会用到的话题,以此打开别人的话匣子,建立关系,这对于我们来说,就会非常有帮助。

阅读,就是其中一种积累话题的手段。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为什么你看这么多信息,也无话可说?

阅读能够增长我们的谈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然而,大多人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去阅读,而是阅读了,却没有或者不懂得把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谈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的阅读模式,一直停留在浅层意识上面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回忆困难”这方面的情况在逐渐增多呢?对于某个信息,你明明知道是什么,几乎要到嘴边说出来了,却硬是回忆不起来。

诸如某个明星、电视剧或电影的名字,或者某些学过的知识,甚至昨天家人吩咐你要去买的东西等等,都很容易记不起来。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舌尖现象”。

这种现象的成因,就是由于我们大脑在进行记忆编码的时候,需要多渠道组合,才能将其变成大脑记忆的信息。

一旦在记忆编码的过程中,这些组合方式不完全,或者提取编码的时候,某些信号缺失,那么记忆对象就很难被大脑唤醒。

在当今资讯如此发达的年代里,各种信息充斥在我们周遭。我们为了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已经耗费自己不少的精力。如果还要额外花心思,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装在脑袋里,这几乎要了我们的命。

于是,我们对于很多看到的东西,只能以一种碎片化的编码方式去记忆。而这,正是一种不完全的记忆编码方式。

其结果就是,无论我们接收到多少信息,它们都只停留在我们记忆的浅层意识上,因此我们就很难将其一一转化为谈资了。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阅读方式的调查

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

我们的阅读行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动机:

1,休闲型阅读;

2,目的型阅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是以休闲型的阅读为主。诸如刷微博,看新闻,或者有空时看几页小说之类的。

这类型的阅读,我们看到多少就是多少,能想起多少也是多少,一切顺其自然。由于编码的方式不完全,所以很容易会让我们产生“舌尖现象”。

但这种方式,对于增长我们的谈资,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以输出为目的的方式去阅读,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与他人的交谈能力。

我在网上写了将近两百万字的文章,持续了两三年;只有我一个人去做,没有团队帮我搜集资料,如果不以输出为目的的方式去阅读,无法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我要表达的思想,我就很难有这么多内容写成文章。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把看到的内容,输出成我们可以用来聊天的话题。

基于这个目的,那我们的阅读行为,就要跟“交谈能力”挂钩。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好像一般的学习方式那样去阅读,而是根据“把内容转化为谈资”这个目的,用更适合的方法去阅读。

这个方法不能太简单,否则跟碎片化阅读一样,也不能太难,否则就是深度的学习方式了。很明显,这没什么必要。

怎么做呢?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把内容根据性质逐一拆分

想要获得谈资,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样的内容,才称得上是“谈资”。

谈资当然是由内容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来做谈资。

例如有这么一个笑话:

一个女生打开一个网页,没想到这个网页的页面,出现了很多只蝴蝶在飞舞的动画效果。女孩惊叹:“这些蝴蝶也太漂亮了吧!”

而她的程序员男朋友则淡淡地说:“其实这是JavaScript编写出来的一种脚本语言而已。”

这个男朋友,就是把不适合用来做话题的内容,当成是聊天话题那样,“聪明”地跟自己女朋友说出来了,大煞风景。

想要找到适合的聊天内容,首先我们要懂得识别“内容的本质”。

我们阅读一段内容,不管这段内容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它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一般而言,这个逻辑体系不外乎由这三部分组成:

1,观点阐述;

2,解释说明;

3,事例展示;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下这些内容,是摘录自Richard E.Nisbett撰写的《逻辑思维,拥有智慧思考工具》书中的一个段落:

“潜意识一直在帮助我们做些有用的事情,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事情。

潜意识中的想法,对我们来说是“在察觉之前发生的事”。想一想,我们的感知系统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着这一系列的刺激。我们头脑中能意识到的事物,只是这些刺激中的一小部分。那些在有意识的想法之前的无意识想法,才是你会感兴趣的刺激,或是你需要好好应对的刺激。

如果你质疑这种说法,那么请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你在一间摆放了一座落地钟的房间里。无论你是否能意识到,你其实一直在听着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我们如何确认这件事呢?因为如果钟停止走动,那么你会立刻注意到。

或者,你也可以想一下“鸡尾酒派对现象”。你站在一个还有另外30个人的房间里,努力想在一屋子人的喧闹中,听到那个和你交谈的人说的话。她一直说,可是你却听不到。不,事实上,你听到了,但听到的是周围人说的话。

然而,如果一个离你大约1.5米的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立刻听到,并且转向他。”

思考一下,我们怎么把组成这些内容的“逻辑体系”,拆分成三个不同部分呢?

这段内容的第一句话,作者就已经表明他接下来要谈论的观点。

而第二段,则是作者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

至于剩下的内容,很明显就是对这个观点作注解的案例展示。

经过这样拆分之后,如果你觉得这个观点不错,有道理,那你是不是已经吸收到一个新的知识点——观点,而且还知道这个知识点背后的逻辑推导——解释和事例?

就算你不认同这个观点,你也会有自己的理由。当你跟别人谈起这方面的话题时,你也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

我们跟别人说话,某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输出观点”和“讲述事例”而去进行的活动。

假如你的思想没有构建出某些观点,那你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而如果你只有观点,却没有相关的解释说明,那你可能缺失了生成这个观点的逻辑推导。

好比你跟别人说C罗的球技比梅西好,这是你的观点,那你是不是要跟别人说出,你是基于什么逻辑推导而得出这个看法?诸如进球次数、场上表现、获奖多寡等等,你能够从中说出相关的事例,用作解释说明不?

经常凭感觉说话的人,他们的谈资就往往比较干瘪。

你一直跟别人说“我就觉得这个社会不好”,“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侮辱观众”这些观点,除此之外,却什么理由都说不出来,别人就很难重视你的话语了。

所以构成你观点的理由和事例,也是你要积累的素材之一。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用关键词概括意思

现在你懂得拆分文章的内容之后,至少你看到的内容,不会再是“一眼而过”。

这个做法,也花费不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在阅读的同时,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思索,很快就能够把这三个部分找出来。

但我们不可能死记硬背,把看到的所有内容都往脑子里塞进去。增加谈资,通过理解的方式去积累,还是主要的做法。

怎么获得理解呢?

就是通过结构化思维,把找出来的三个组成要素,用一个关键词把它的意思概括起来。

针对上文那段内容,对于作者的观点、解释和案例,我们可以分别这样去概括:

观点:潜意识的作用,帮我们做事;

解释:潜意识的运作方式,先于意识捕捉刺激;

事例:钟声测试和鸡尾酒会效应;

由于这是一种有结构的归纳总结,这对于大脑来说,会更容易接收。所以当我们通过这些关键词去回忆内容时,有了这些“锚点”的帮助,就很容易唤醒我们看过的东西。

当你跟朋友刚好谈及到这个话题,说到潜意识会先于意识去应对外界刺激,你就可以根据“钟声测试”或者“鸡尾酒会效应”这两个关键词,联想起相关的事例,给朋友说出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会具备观点、解释、事例这三要素的。好比新闻事件,通告说明之类的内容,就只有对事情的讲述,不会有任何观点和感情色彩的表达。

这时我们就没必要把“三要素”全都找出来,只需要把内容的核心意思,用一两个关键词去概括出来就行。

例如一些新闻事件或者故事案例,你可以按照作文的六要素去建立框架,总结关键词: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

为什么需要对看到的内容进行概括呢?

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因为如果我们对看到的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我们是很难对其进行概括的;如果你用一两个关键词,就把段落的意思概括出来,说明你已经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忆编码了。

这种结构性多维度的记忆,符合大脑喜欢系统化和规律化的特征,会让你对于积累谈资和提取谈资,起到更加牢固的作用。

当你根据聊天话题要回忆相关的内容时,至少也能够“有迹可循”。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关键词概括

筛选内容进行复述

当然,如果不让看到的内容,经过嘴巴说出来,那么这些“谈资”,你运用起来还是不能得心应手的。

所以增加一种记忆编码的渠道,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内容复述一遍,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而且还能在复述的过程当中,提高你运用话题的流利程度。

但怎么复述才有效果呢?当然不是一字一句,原封不动地把原文说出来了。

你要懂得根据原文的中心意思,然后按照观点、解释、事例这个表达框架,筛选出适当的内容去说。

这个表达框架,其实就是上一个步骤,用关键词概括后的那个精简框架。我们组织语言去表达,也可以以此为架构去讲述。

例如对于例子那段内容,我会这样去复述:

“潜意识有时候对我们做事会很有帮助的。(观点)

因为潜意识会先于意识去接受外界的信息,在真正察觉事情发生之前,潜意识已经对刺激做出反应了。例如心理学上的“鸡尾酒会效应”,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解释)

好像当我们身处一个吵杂的环境当中,好像我们什么话都没有听清。但其实,我们无意识一直控制着外界这些刺激,如果这时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出我们的名字,潜意识就会先于意识对这个刺激做出反应。(事例)

接收到这个信息后,我们才会有意识地抬头去搜寻喊我们名字的人。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无形中对我们的帮助。”(再一次强调观点)

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用复述得那么精确,夹杂一两句填充回忆时冷场的“废话”,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大概的表述方向,跟你原文差不多就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平常的对话当中,并不会按照观点、理由、事例这个步骤去说的;这些要素,往往会分散夹杂在我们的聊天里面。

对方说出了“观点”,你就直接说“事例”;对方说了某些“事例”,你就帮他总结“观点”;对方不知道怎么解释观点,你就给出你的“理由”。

这样跟别人聊天,就不会怕自己无话可说了。

聊天无话可说?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你积累丰富的谈资!

积累话题的其他方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对聊天有一个误解就是,一定要用那些最有学问、最有深度的内容作为话题,才有资格跟别人聊天。

基于这种思想,弄得现在每个人在聊天当中,不夹杂几句显得自己有学识的话,都好像会让别人看出自己没文化似的。

于是大多数不善于说话的人,都因为苦于没有这种“高深”的话题,而宁愿保持沉默寡言的姿态。

诚然,如果你能够在聊天当中,适当展示出自己的学识,说出一些别人不了解或者从未听闻过的“冷知识”,你当然会给人很厉害的感觉。

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聊天更多的是闲谈,而不是学术讨论。既然如此,几乎任何题材,都可以拿来作为聊天的话题了。

你可以谈足球、篮球和其他运动。

你可以谈食物、谈餐饮或者天气变幻。

你可以谈生活、谈工作、谈理想。

你可以谈爱情、谈责任,谈人情冷暖。

甚至你还可以围绕着书籍、电影、电视节目、时事新闻或者社会问题,跟别人进行一番简单而轻松探讨。

你可以交换一下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者对某个人物的看法,说说自己的观感。

总之,只要你谈论的话题,不会对别人造成任何损伤,又能够满足当下的聊天的需求,那任何内容都能够成为你的谈资。

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力拥抱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经历,你自然就积累很多想跟别人分享的话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