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年轻时混社会,你们知道他大哥都是谁吗?

 盏茶聊历史 2023-09-13

公元前198年,在未央宫前殿,正举办一场热闹的酒会,醉醺醺的刘邦起身向刘太公敬酒,深情的说:“老爹啊!当初您总骂我是个二流子,不能料理产业,还说我不如二哥勤劳,你现在看看,是我的成就大呢,还是二哥的家业大呢”?刘太公一时无语,哈哈大笑,群臣大呼万岁也跟着大笑作乐,整个前殿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刘邦此刻意气风发,真情流露,遥想当年,他手提一把三尺宝剑游走天下,到处找”大哥”混日子。

当初刘邦20多岁,游手好闲一事无成,连个媳妇也没娶到,家里面刘太公整天骂刘邦,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整天带一些狐朋狗友鬼混,就是个二流子小混混。年轻人最受不了老爸老妈的唠叨,所以刘邦决定离家出去散散心,去大城市里混。刘邦最崇拜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因此决定去魏国的首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被信陵君收留,到那时就吃喝不愁了。刘邦兴高采烈的去,到了大梁城才听说信陵君10几年前就去世了,只好垂头丧气而归,此地虽然繁华,但不宜久留,秦国虎狼之师随时都能扑向大梁城,于是刘邦离开了大梁城。

听说魏国的张耳是个风度翩翩的公子,曾经还当过信陵君的门客,也喜欢结交一些江湖豪杰,刘邦马上又去外黄(今河南民权县)拜张耳为大哥,于是刘邦成了信陵君门客的门客,好歹跟信陵君沾点关系了。可以说刘邦找到一个啥也不用干,还能混吃混喝的好地方,历史记载刘邦经常住在张耳家,一住就是几个月,跟张耳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可惜好久不长,秦国猝不及防地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了,这些公子哥谁还敢养门客全部解散,刘邦再也不能找张耳大哥混了,只好回到沛县老家。刘邦干活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干活的,他又开始找来那些江湖朋友瞎胡混,弄的刘老太公经常发飙,你这小子再这样混下去这辈子就完了,能不能跟你勤奋的二哥好好学学。一回家就整天叨叨叨,刘邦心里很烦,只好又出去混社会了。

当时在沛县的地盘上,出身豪族的王陵可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是沛县的社会大哥,家里有钱小弟又多,刘邦要是能认王陵做大哥就再好不过了。刘邦马上行动起来,带上自己的一帮小兄弟去拜王陵的山头,于是刘邦又成了王陵的小弟,能混个饱饭倒也不错。王陵是沛县的豪强,人脉关系也不错,我个人认为刘邦能当上泗水亭亭长就是找王陵托的关系。

刘邦的人缘非常好,当上亭长后,跟县里的萧何、曹参那些小官吏混得很熟,到哪都吃得开。平日里又跟乡里的樊哙、周勃、纪信、卢绾等人关系非常的铁。刘邦深受战国养门客遗风的影响,无论在县里还是乡里,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能平等对待,与他们打成一片,好客又大方。这种大方家里人也跟着倒了霉了,经常去他二嫂家蹭吃蹭喝,刘太公整天就生气呗!

谁也不知道,此刻的无赖刘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对以后的起义帮助非常大。后来,刘邦的大哥张耳和王陵都加入到他的阵营里来,屠夫樊哙、吹拉弹唱的周勃都是大将之才,县的里萧何、曹参都是个顶个的人才,这才建立了大汉王朝,有时混也是一种机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