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因抑郁住院,张兆和从不见他。临终前他却对妻子说:对不起。

 惊鸿历史苑 2023-08-04 发布于河北

1949年,沈从文喝下煤油割腕自尽,被救后,他试图拉住妻子的手,但遭到了拒绝。后来他转入精神病院,妻子从未探望。临终前,沈从文竟对妻子说:“三姐,对不起。”

在生命的尽头,沈从文为何要向妻子道歉?两人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感纠缠和深情厮守呢?

沈从文原是乡下出身,受过有限的教育,当过土匪,当过兵,20岁独自来到北京。

后来得益于郁达夫和徐志摩的推荐,沈从文终于在由胡适担任校长的一所大学里,成功谋得了一份教书的职位。

初次登上讲台,沈从文既兴奋又紧张,面对众多学生,他感到有些慌乱。

为了缓解尴尬,他幽默地在黑板上写下:“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学生们哄堂大笑,而其中有一位学生,名叫张兆和,却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张兆和出生在富商之家,是家中排行第三的孩子。她聪慧美丽,在学校里也拥有众多追求者,这些追求者被戏称为“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等等。

谁能想到,在沈从文任教期间,他对张兆和产生了深深的吸引,最终他竟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

尽管如此,他大约只能排在“青蛙第十三号”的位置上,无法成为她的众多追求者中的前面几位。

沈从文是从文的,追求女生自然拿出他的长项,就是写情书。

沈从文一封封情书寄来,身为学生的张兆和不堪其扰,终于告到校长胡适这里来了。

胡校长认真地看了沈从文的信,接下来却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听后大吃一惊,随即回了一句:“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或许是因为碰了一鼻子灰,胡适后来劝沈从文放弃,但早已陷进去的他,又怎会轻易放手。他仍旧青鸟传书,频频轰炸。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后回到苏州老家。受到巴金的建议,沈从文购买了一大堆礼物,并跋山涉水来到了苏州。

出乎意料的是,在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的协助下,沈从文最终征服了美人张兆和的芳心。

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结婚,婚后前两年,两人感情深厚,如胶似漆。

即使异地,两人写信都是用“三三”“二哥”等十分亲昵的称呼,可谓是十分恩爱甜蜜。

可是,好景不长,现实问题接踵而来。张兆和的务实与沈从文的浪漫产生了冲突。

张兆和本是大小姐,却不得已适应了平淡清简的生活。

可沈从文却有自己的趣味,为了收集古董不惜花大价钱,甚至还为朋友仗义疏财。

张兆和本就要“由奢入俭”,每天为生计发愁,见丈夫如此花钱,不由气恼,两人摩擦不断。

张兆和不能欣赏沈从文的才气,沈从文也不了解张兆和的本心。

所以,他的心开始往婚外寻找安慰。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的高青子,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

那时,高青子是熊希龄的私人教师。有一次,沈从文来到熊希龄家中拜访,不巧碰上熊希龄不在家,高青子前来接待。

高青子与他探讨文学、谈论小说,加上她是沈从文的粉丝,一系列言谈举止让他感到心灵相通,同时满足了被崇拜的心理。

沈从文怎能不为之倾倒?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此惺惺相惜。

接着,沈从文陷入了挣扎的煎熬中,内心痛苦不堪。

最终,沈从文写信给妻子,坦白了自己对高青子的爱慕和关心。

张兆和得知后,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后来,在林徽因和金岳霖等前辈好友的劝慰下,沈从文决定斩断情丝,不再与高青子来往。然而夫妻间的情感裂痕,再难弥补。

精神上的重压,永远是最令人难受的。但是好在沈从文还能够通过笔下的文字,进行抒发。

然而,世事难料,1948年,沈从文曾经写了一篇小说《看虹录》,描述一个男作家深夜会见在外面养着的女人,窗外冰雪清凉,窗内炉火温馨,此情此景,两个心意相通的人放纵了自己。

可是,很不幸的是,《看虹录》被批评为“桃色文艺”,沈从文由此陷入了抑郁之中。

1949年,沈从文在医院里割破了自己的两腕,甚至喝下了煤油。幸好及时抢救,他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张兆和却转身离开了他。她不愿再见沈从文,立刻动身去了华北大学深造。

晚年的沈从文则一直希求能得到妻子的谅解。

临终前,沈从文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张兆和说的:“三姐,我对不起你......”

1988年,沈从文在北京去世。

​结尾

对于沈从文一生的评价,张兆和说他是“一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他们之间并非没有爱,他并不是不爱她,她也并是不爱他。只是彼此之间,缺乏一份真正的理解。

2003年,张兆和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当有人拿着沈从文的照片给她看,并询问这是谁时,她含糊地说:“有点熟悉,但是记不起来了!”

​结尾

张兆和终其一生,对沈从文的那段婚外情无法释怀,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未能彻底原谅,而是选择了——忘记。

正所谓,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沈从文和张兆和也曾彼此深爱,却在现实中碰撞出无尽的悲欢离合。

两个灵魂相遇,却注定不能相守。

回忆中的他们,如同一幅深情的画卷,印刻在历史长河中,让人唏嘘不已。

这是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执着却孤独,绚烂却残缺,让人不禁沉思,人生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瞬间,让人热切地爱过,但最终无法遗忘,却只能选择忘记。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我是惊鸿,喜欢的话,就请点击下面,多多关照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