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石头:2018年喜爱的书及全年书单

 三个石头读书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日子再忙,内心也要平静。

2018年读的书很杂,阅读的方式也更丰富,买书、图书馆借书、电子书、微信讲书,亚马逊KU借书,另外,这一年好像互联网巨头也在发力阅读市场了,微信读书、网易读书、百度阅读,都纷纷祭出流量营销的优惠大旗,也让我等读者受益不少。

今年加入了两个读书会,和更多的爱书之人有了交流,基本保持了平均每周完成一本的速度,在读书会群规的督促下,还算勉强坚持了读完后记录下读书笔记的习惯,另外还提升提升bigger,捡起了英文原版长篇,希望未来亦能坚持。

石头哥今年读书56本,其中有两本还在读,准备跨年完成了。

其实读书并没有特别刻意的计划,最终科学TMT管理类、文史哲类、文艺生活类的书籍数量接近,而小说多一些,占了近50%。详细书单全集见文末列表。

下面就推荐下本年度个人觉得不错的几本书:

1、TMT类:工科男的小天地

推荐①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秦罡

爱因斯坦说:我思考量子力学的时间百倍于广义相对论,但依然不明白。

量子力学究竟是怎样一项难倒众人的黑科技?不仅折磨着每一个学量子物理的学生,也让一些国家在量子研究领域望尘莫及。但是,在这本《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中,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硕士秦罡,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量子力学和量子通信背后的故事。

真正的大神,能把复杂的问题说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说得有趣。一个下午看完,解答了好多以前对量子通信的疑惑,尤其是关于超距同步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矛盾统一的解读(即为什么量子纠缠不能实现超光速通讯)。

2文史哲类

读这一类的书,有助于从古人的人生智慧中找到你自己摆脱虚无的方式——文学就像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史学就像沙漠中玫瑰在开放,而哲学让人在迷宫中望见星空。

推荐①

《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

自1992年开始,盐野七生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织她的罗马英雄梦,她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至2006年完成这部时空穿越2000年的罗马史。

王石曾这样评价:“历史在她笔下如同缓缓展开的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栩栩如生又冷静透彻。”  俞敏洪则说:“她写出了男人写不出的气魄和壮烈”。

石头哥已经读到第四卷,个人认为第二卷《汉尼拔战记》尤为精彩,罗马和迦太基在2000多年以前就形成了共和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议会,罗马社会对权利的约束,对荣耀的渴望、对异族的同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崇拜和传承、对被征服者的宽厚、对己方战败者的包容,无不震撼人心。

公元前100年的共和体制下的罗马,质朴而刚毅,折射出其背后文明的迷人魅力,如果那个时代一定要选出一个最伟大的国家,那就是罗马。

对比《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罗马人的故事》更为通俗、生动,并有很多作者本身的深入思考,作为非学者研究的大众读者,非常适合一读。

推荐②

《百年战争简史》,德斯蒙德·苏厄德

百年战争本是王室间的争斗,最终却演变成民族间的纷争。从法国王室的矛盾,衍生为英国的君臣矛盾,再经过两个多世纪的纠缠,最终演化成了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堪堪一部《权力的游戏》中世纪现实版。

详细书评见→读《百年战争简史》笔记

3文艺生活类:散文、诗歌、艺术

读这一类的书,就是要品味人间种种清香。

推荐①

《我读·开卷八分钟》,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是将凤凰卫视同名节目讲稿集结出版的系列丛书,主持人每天向观众推介一本书,选取的书籍包罗万象、涵盖万千,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所谓"开卷有益",通过每天"八分钟"的节目,梁文道和其他主持人们带着观众游览知识的浩瀚海洋,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产生思想共鸣,获益匪浅。

不过这也完全不阻碍他在《读者》里面牵引我们在书海里穿行,和他一如既往的风格一样,梁荐书的范围极广,上下千年纵横捭阖,很多书名闻所未闻,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而他的评论也很有趣,无论梁文道说的这些书,你读过与否,都不会妨碍你对本书的阅读。因为,梁文道的书评,并不是简单介绍书本身或者刻意剧透,很多都是借书论事,谈书而不限于书,是他的本事。

总之,这不是一部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的书,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和启迪,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学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详细书评见→读《梁文道·读者》笔记

推荐②

《我们仨》,杨绛

杨绛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不完满是人生的常态,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先是爱女因病去世,再是深爱半个多世纪的丈夫离自己而去去,最后只有杨绛先生孑然一身独自终老。初读是那沉重的生离死别的悲情,却在波澜不惊的文字中,自然流露出哀而不伤的平静和温暖。既有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的肝肠寸断,亦有“ 应似飞鸿踏雪泥 ” 的释然与旷达!这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旷达,既有看透世事的智慧,也有对人性的慈悲,还有强大的内心力量。

《我们仨》活出了好多人想要而不可得的人生,也诠释了爱和家庭的真正意义。

详细书评见→情到深处人孤独——读杨绛《我们仨》》

4小说类

小说,就是讲故事,就是生活的折射,人性的投影。

其实,人性本无善恶,惟趋利避害而已。

推荐①

《世纪三部曲》,肯·福莱特

这套丛书包含三部,分别是《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和《无尽的边缘》,通过5个家庭的历史变迁,描述了从一战前夕到2009年奥巴马就职总统的浩大历史画卷。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从微观的视角描绘历史。

作者真是达到了讲故事的最高境界,既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背景,也有细致入微的生活、爱情琐事,让读者立刻有置身与那个世界的时代感,又有着对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身边的亲近感,几条主线相互交织却不显冗杂,主线上分支出来的故事既独立又和主线有机结合,借用徐皓锋的说法,就是“分寸感极佳”,好看!

推荐②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讲述的是一个十六岁小男孩拒绝妥协,渴望保存内心的纯真,反抗成人世界的故事。

不仅仅是那垮掉的一代美国人,其实不管谁,只要小时候有一个追求自由的心、有浪迹天涯的梦想、对谁都骂骂咧咧的人,都会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样子。

谁的青春不迷茫,有了少年时代的叛逆,才能在迈向成人世界的过程中勇往直前,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希望你能能守住心底那片纯真的麦田。也许这就是这本有着极大争议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成为名著的原因吧。

详细书评点击→Blowing In the Wind——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附:石头哥2018年度完整书单

未分类,按照阅读时间排列

1《朗读者1》,董卿
2《腾讯传》,吴晓波
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4《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5《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6《商业的未来》马克·拉斯金诺
7《我读》梁文道
8《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林欣浩
9《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10《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
11《The Chinaman》,Leather
12《管理3.0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进化、管理变革与战略转型》,杨家诚,
13《愤怒的牛顿》
14《巨人的陨落-1·天地失色》,肯·福莱特
15《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马银春
16《巨人的陨落-2·巨人之战》,肯·福莱特
17《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秦罡,
18《巨人的陨落-3·世界重生》,肯·福莱特
19《重新定义公司-How google works》
20《世界的凛冬-1》,肯·福莱特
21《世界的凛冬-2》,肯·福莱特
22《世界的凛冬-3》,肯·福莱特
23《永恒的边缘-1》,肯·福莱特
24《永恒的边缘-2》,肯·福莱特
25《永恒的边缘-3》,肯·福莱特
26《鼠疫》,加缪
27《侠影》,张北海
28《百年战争简史》,  德斯蒙德·苏厄德
29《曹操十讲》,梁龙

30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画云

31

《消失的地平线》,[英]詹姆斯·希尔顿

32

《高纬度战栗》,陆天明

33

《流量池》,杨飞

34

《晓说-2》,高晓松

35

《亚历山大大帝》,微信听书-良辰周

36

《the  War and Peace》英文版,Leo·Tolstoy,

37

《文化虫洞》,朱大可

38

《梵高传》

39

《生活的哲学》

40

《禅的行囊》,比尔·波特

41

《丝绸之路》,彼得-弗兰科潘

42

《读者-The  common reader》,梁文道

43

《罗马人的故事》【第一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盐野七生

44

《极客物理学:地球上最有趣的问题和最出人意料的答案》,瑞特·阿莱恩

45

《我们仨》,杨绛

46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47

《罗马人的故事》【第二卷]《汉尼拔战记》,盐野七生

48

《安魂曲》,塔齐布

49

《罗马人的故事》【第三卷]《胜者的迷思》,盐野七生

50

《笑场》,李诞,

51

《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

52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第三版,杰克·丹尼尔斯,kindle

53

《刀锋》,威廉·萨摩赛特·毛姆,

54

《罗马人的故事》【第四卷]《凯撒时代》,盐野七生

55

《台北人》,白先勇

56

《失乐园》,渡边淳一,竺家荣(译)

三个石头,2018.12.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