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华夏美学》——理解中华文化的哲学气质

 三个石头读书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这个似乎是普遍性地情感积淀和本体结构,却又恰恰存在于个体对“此在”的主动把握中,在人生奋斗中,在战斗情怀中,在爱情火焰中,在巨大乡愁中,在离伤别恨重,在人世苍凉和孤独中,在自然山水花鸟、风霜雪月或赏心悦目或淡淡哀愁或悲喜双遣的直观感觉中,当然也在艺术对人生滋味的浓缩中。

——李泽厚《华夏美学》

有人说,读李泽厚的书,就像吸食鸦片。

从图书馆借了这本《华夏美学》,本以为是一本介绍中国艺术的书籍,没想到洋洋洒洒300页,作者从远远超出艺术和美学的狭义范畴引申开来,从礼乐、儒学、庄子、屈原、魏晋风度、唐宋禅宗,再到近代西学东渐东西融合,娓娓道来。

表面涵盖了音乐、绘画、诗歌、文学、书法等,全书的精要其实是始终围绕华夏传统哲学2000年的发展脉络,谈的是中国人的审美和中国人的哲学气质,这里的“美学”、“审美”其实已经超越了感官意义的“美”,这已经是哲学意义、历史意义上的重要内涵了。

心理本体的重要内涵是人性情感。他有生物本能,但它之所以成为人性,在于它历史具体地生长、培育、呈现、丰富、发展在人类和个体地人生旅途之中。

没有这个历史--人生--旅途,也就没有人性地生成和存在。

这个似乎是普遍性地情感积淀和本体结构,却又恰恰存在于个体对”此在“的主动把握中,在人生奋斗中,在战斗情怀中,在爱情火焰中,在巨大乡愁中,在离伤别恨重,在人世苍凉和孤独中,在自然山水花鸟、风霜雪月或赏心悦目或淡淡哀愁或悲喜双遣的直观感觉中,当然也在艺术对人生滋味的浓缩中。——《华夏美学)

今天的华夏美学,是以儒学为根本,吸收并同化了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而上的追索、宋明理学的天理、再到明中期的“人欲”,直到近代与西方哲学和美学相交渗透的结果。

2000年以来,不断地勇于接受、吸收、改造、同化外来思想,变成自己的血肉,仍然是儒家哲学和华夏美学的根本精神。

读这样的书,总觉得没有资格去评价什么,只能深深叹服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读这样的书,很过瘾,比鸦片还过瘾。

这本书不应该只从图书馆借阅,应该买一本精装版,小心翼翼地供在你的书架上。

三个石头    2021.05.25


附:书要归还到图书馆了,太多经典的论述,摘录于此,是为珍藏:

读书笔记&摘抄
1
前言

作者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感相融的人性心理。他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

  • 从一开始,中国传统关于审美的意识便不是禁欲主义的。他不但不排斥,而且还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敢信未生色的快乐,认为这是人情之常另一方面对这种快乐的肯定又不是酒神行的狂放,他不是纵欲主义的。

  • 中国传统的审美,强调节制狂暴的感性,强调感性中的理性,自然性中的社会性。儒家家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就来源于此。

  • 古代文献中,关于“礼”的描述从不同方面反映出,“礼”并不是儒家空想的理想制度,而是一个久远的历史系统,自孔子起的儒家正是这一历史传统的继承者、维护者、解释者。

  • 什么是礼:礼不只是礼仪而已,他是由原始巫术而来的宇宙——社会的统一体的各种制度、秩序、规范,其中包括对生死联系着的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心理的规范。

  • 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 音乐、绘画、诗歌:对于凄婉情调,一般不以绝望的哀吟出之,而用一种“半吞半吐”“欲语还休”的态度。西方认为,中国音乐似乎没有充分发挥表情的效力,无论快乐还是悲哀,都没有发挥淋漓尽致。中国传统音乐采用五音,缺乏半音,而半音会带来紧张的情绪。

  • 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自然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从而引动情感为基础的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主义。

2
礼乐传统
  • 羊大则美,甘舌为甜——国人的吃货传统,由来已久啊。

  • 乐从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 乐,就是礼的一种形式,乐和礼,基本目的是一致或想通的,都在维护、巩固群体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

    • 乐和礼的不同之处:礼偏向外在的强制,而“乐”偏重内在的引导,更多在感性、自然性中建立起来理性和社会性。

  • 诗言志

    • 华夏美学中,诗逐渐成为个人抒情的领域,而文则是宣扬政教的工具。所谓“诗主言情,文主言道”。

  • 华夏美学的主要矛盾和特征:不是对比西方艺术的表现是否真实,即不是“美”与“真”的问题,而是在情感的形式(艺术)与伦理教化的要求(政治)的矛盾统一的问题,即“美”与“善”的问题。这是以“礼乐传统”为其历史背景的。

3
孔门仁学
  • 仁:人性的自觉

    •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

    • “仁”——不诉诸于神而诉于人,不诉诸外在规约而诉之于内在情感。

    • 神圣的礼乐传统,如果没有人性的自觉,也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外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仁近乎乐,义近乎礼”。

    • “仁”这种人性自觉的思想,与安邦治国、拯救社会联系了起来,便具有了超越宗教使命感和形而上的历史责任感。这种人际关怀的共同情感(人道),成了历代儒家士大夫知识分子生活存在的严肃动力。

    • 对人际的诚恳关怀,对大众的深厚同情,对苦难的严重感受,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许多巨匠们的创作特色。

    • 典型代表——杜甫。执着于人间,不求个体解脱,不求来世恩宠,个体的心理沉浸融埋在苦难的人际关怀的情感交流中,把它当做至高无上的人生真谛和创作使命。

    • 东西对比:西方传统用理性,作为人兽之分。中国则是以“道德的理解”作为划分标准。通俗地说:强调从内心来自觉建立一种完美的主体人格。

    • 游于艺,成于乐——人格的完成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认为的人生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人格理想是“圣贤”,不是英雄,不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里的神明和武士;这“圣贤”也不是教主、超人、上帝。儒家的圣贤是人间的。

        • 孔子说的快乐,既是对外在世界实践性的自由把握,又是对人道、人性和人格完成的关怀。达到它,便可以面试富贵,可以干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这就是“仁”的最高层次。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他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

    •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德与生命

      • 孔子给予礼乐传统以”仁“的自觉意识,孟子则最早树立起中国审美范畴中的崇高:阳刚之美。

      • 不同于西方或印度,中国的原始象征艺术和审美崇高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直接走向了世俗人际:1、由神的威力走向人的勋业。2、由外在功勋走向内在德性。即由崇高走向壮美,由功业的壮美走向道德的伟大。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予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 ”浩然之气“不单只是一个理性的道德范畴,而且还同时具有感性的品德。”浩然之气“身兼感性与超感性、生命与道德的双重性质。道德的理性即在此感性存在的”气“中,这正是孔、孟”内圣“不同于宗教神学之所在,是儒家哲学、伦理学美、学的基本特征。


      • “日新之谓盛德”——天人同构

        • 孟子vs荀子:既分道扬镳,由同归于如何使个体的感性沉淀社会的理性这一孔门仁学共同的命题。

          • 孟子以先验的道德主宰、关注人的感性提出人性善

          • 荀子以现实的秩序规范改造人的感性而提出人性恶

        • 中国美学的特征:

          • 以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为历史根基,以“浩然之气”和“天人同构”为基本特点的儒家美学所产生出来的长处和弱点、优点和问题。

          • 儒家美学使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

    4
    儒道互补
    • “逍遥游”:审美的人生态度

      • 道家:提出了“人的自然化”的命题;孔门仁学强调“自然的人化”,既对立又补充。儒家强调约束限制,老庄强调“超越”。

      • 出世vs入世;乐观进取vs消极退避;兼济天下 vs 独善其身;悲歌慷慨 vs 愤世嫉俗;身在江湖 vs 心存魏阙。

      • 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绝对自由,它不是儒家那种属伦理又超伦理的乐,而是反伦理和超伦理的乐,是超出所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之上的“天乐”。这个“天乐”,是以“忘”为特点的:忘怀得失,忘己忘物。

      • 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 ”鱼之乐“论辩: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庄子却是美学的胜利者。这种不知梦醒、物我、主客而与”道“同一的境地,既非是最高的快乐,也是真正的自由。

    5
    美在深情
    • 屈原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把最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狼忙想象,与最为炙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

    • 屈原对比庄子:

      • 同:都是“无羁想象”

      • 异:对人际地是非、善恶、美丑是否执着。庄否而屈是。最鲜明地表现在对待死亡地态度上。

        • 庄子:超是非、同美丑、一善恶,而超乎尘世人际。

        • 屈子:顽强执着追求人际地真理、世上地忠实,把儒家那种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感情化了。

      • 对待死亡的态度:

        • 儒: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生死,齐寿夭。

        • 屈:“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

      • 楚辞、汉代挽歌、魏晋悲怆诗歌

        • 即使在兴高采烈的欢愉嘉会后,也“续以挽歌”,把原始的礼乐传统提到另一种境地。

        • 是上层贵族和智识者的生存自觉。所谓欢乐中的凄怆,它带有某种领悟的感伤、生存的自我意识和对有限人生的超越要求。

        • 《楚辞》、汉挽歌、《古诗十九首》到魏晋悲怆,环绕这这个体生死的咏叹调,一方面继承了远古礼乐传统和儒家仁学的人性自觉,另方面却把它具体地加深了。

      • 魏晋风流——

        • 理想人格的追求本来自《庄子》,魏晋玄学却把它落实到生死——人生感怀的情感中了。

        • 魏晋整个意识形态具有“智慧兼深情”的根本特征,即以此故。

        • 深情的感伤结合智慧的哲学,直接展现为美学风格,所谓“魏晋风流”也。

        • 魏晋名士向往但又做不到庄子的“齐寿夭,一死生”,正因为做不到,反而在情感上变得更为突出,更加耿耿于怀,不能自已。

        • 先秦两汉:抒发的情是群体情感;魏晋抒发的情是个体情感。这个情,虽发自个体,却又依然是一种普泛的对人生、生死、离别等存在状态的哀伤感喟,其特征是充满了非概念语言所能表达的思辨和智慧。魏晋哲学之所以美,魏晋风度之所以美,原因都在这里。

        • 一切情感都闪灼着智慧的光辉,有限的人生感伤总富有无垠宇宙的含义。它变成了一种本体的感受,不只在思辨中,也在审美中为他们所直接感受着、嗟叹着、咏味着。

        • 冯友兰论“魏晋风流”——4点

          • 必有玄心

          • 须有洞见

          • 须有妙赏

          • 必有深情

      • 魏晋时期的三玄:庄、老、易

        • 儒家《易学》的万有流变的生的礼赞,庄的高举远慕的人格本体,屈的死亡反思的一往情深,在魏晋时代充分交融汇合。它所敏感的人生宇宙苍凉悲怆,经常是饱经风霜的人事阅历和生活洗礼的感受,所以它常常并非少年感伤,而更多是成人忧患。

        • 深情兼智慧——就是魏晋哲学的美学性质。

        • 陶渊明:儒道融合偏于道;阮籍:道屈融合偏于屈。

      • 比兴:主观情感表达予以客观化、对象化。

      • 中国文学、绘画、戏曲和西方差异:不重感觉的真实,而重想象的真实。

    6
    形上追求
    • 这一章讲儒、庄、屈之后,佛教东来华夏如何与汉文化传统对待交接,禅的出现,是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获得了另一次的丰富。以及禅宗之后出现的宋明理学。

    • 关于禅宗

      • 既不否定儒道共持的感性世界和人的感性生存,也没有否定儒家所重视的现实生活和日常世界。

      • ”只有在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泯灭思虑,又非念念不忘;即所谓’在不住中又常住'和无所谓’住不住'中以获得’忽然省悟'。“(所谓顿悟)

      • 追求的是”瞬刻永恒“。

      • 强调感性即超越,瞬刻可永恒,因之更看重就在这个动的普通现象中去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飞跃地进入佛我同一、物我两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奇妙、美丽、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这也就是所谓的”禅意“。

      • 悟——是某种无意识的突然释放和升华。

      • 禅正式诗的哲学或哲学的诗,他不关涉真正的自然、人世,而只建设心理的主题。这就是禅在美学中的意义。

    • 禅与儒、道、屈的同异?

      • 人际(儒)、人格(庄)、情感(屈)、心境(禅)。

      • 儒:强调人际关系,重视静中之动,强调动。”生生不息“,”天行健“等。即使有宇宙、历史、人生和存在意义的表述,但仍然是儒家的襟怀和感伤。

      • 道(庄):

        • 两者有许多想通相似,但又有区别;庄子所树立的理想人格,是能”逍遥游“的真人、神人。禅所强调的却是某种神秘经验性质的心灵体验。庄子实际上仍然执着于生死,禅则以参透生死关自许。审美上,庄要求把个体提到与宇宙并生的人格高度,讲究超越有限的现实事物,重视生,庄以辽阔胜,以拙大胜。而禅视世界、物我均为虚幻,真正的存在只存在于心灵的顿悟中,他不重生,亦不轻生。世上万物既有意义,也无意义,都可以无所谓,所以不强求什么超越,因为超越本身也是荒谬的。

        • 审美上——庄以辽阔胜,以拙大胜;禅以韵味胜,以精巧胜。

        • 例子

          • 禅:描写的是色(自然),指向的却是空(那虚无的本体);”空山无人,花开水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道:描写的是空,指向的却是实体(人格的本体)。”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禅与屈子:禅更淡泊宁静;屈子有火一般的爱憎,有对生死的执着选择,有强烈的情感操守。

      • 文艺上:禅继承了庄子的格、继承了屈子的情,再加上自己的”悟“。三者糅合一起,把理想人格和炽烈情感放在人生之谜、宇宙目的这样的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他们本身虽融化,又并不消失,而且以所谓”冲淡“的”有意味的形式“呈现在这里。

      • 淡:禅所追求的正式这种”无特定情感“的最高体验,亦即”淡“的韵味。”无味之味,是为至味“。这个”淡“也是后期中国诗画等艺术领域经常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 有禅意的艺术作品的特色:动中静、实中虚、有中无、色中空。

      • 宋明理学

        • 继禅宗之后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这丰富表现在和道德与艺术于一体的人生境界的提出上。

        • 也就是说,文不只是文章诗词歌赋,而是整个人格、整个人生和生活。一切“人可得而见”的“语默动静”,都是文章,都关乎“道”、“理”。也就是说文不只是文艺,而更是人生的艺术,即审美的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的韵味。

        • 把宗教变为审美。道德理性与生命感性的天人合一,建构了“属道德又超越道德”、“准审美又超审美”的本体境界。

        • “人欲尽处,天理流行”。

        • 宋明理学的高潮时期也大体是中国山水画的高潮时期,哲学思辨与艺术趣味的同步。

        • 天人合一:中国的山水画最能体现天人合一,他表达似乎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和谐却不只是乡居生活的亲密写实,而更是一种传达本体存在的人生的境界和形上的韵味,这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人的存在,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文化的统一。

        • 山水画:这些知识份子面对山水画体会和感叹着自然的永恒、人生之若旅、天地之无垠、世事之无谓,而在重山叠水之间,辽旷平远之际,却又总有草堂半角,溪渡一张,使这审美领会仍然与人事相关。

        • 山水画之妙:对热衷于仕途的积极者来说,他给予闲散的境地和清凉的心情;对悲观遁世的消极者来说,他又给予生命的位置和生活的勇气。——这就是儒道释渗透交融,而仍以儒为主的某种方剂的配置。

    7
    走向近代
    • 非酒神型文化的特点:对感性既肯定有节制、对人生求超脱现实。既不排斥感性快乐,重视满足感性需要,而又同时要求节制,这种欢乐和需要。即使是庄子自由成风的人格想象,屈原寻死觅活的情感风波,以及禅宗心空万物的超越世俗,也都没有越出这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儒学规格。

    • 到明朝的中叶,华夏美学开始出现强调,个体感性存在的自然情欲问题,开始重视这个感性生存中的本能动力的价值和意义。

    • 人欲,首先是男女之欲。

      • 从哲学上讲:这个倾向反映在王阳明心学的解体过程中,表现为感性的被承认、肯定和强调。

      • 从审美情趣: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金圣叹、李渔、扬州八怪。。。。。。讲究”心“、”情“、”真“、”性“、”我“,共同呈现对儒家传统教义的脱离和超出。传统的”文以载道“---->”文道分离“。

      • 从技巧形式上:更讲究技巧,创作的笔墨精妙。如绘画的董其昌、徐渭、石涛、扬州八怪,从心灵解放、个性抒发在内容上展示出走向近代的倾向。

    • 近代东西美学两大碰撞

      • 1、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的理论观念——儒学传统于西方美学相交渗透的结果,非酒神型的礼乐文化、无神论的儒家哲学接收并同化了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而提出了新的命题,这一命题是建立在重个体情欲生存的近代基础之上的。

        • 王国维:境界说;自杀——生的毁灭来做对现实的回答。他的自杀正是近代西方悲观主义(叔本华)和传统儒家挫折感结合的产物。

        • 蔡元培:相比王国维,更靠近康德。但没有像康德那样建立道德的神学,却希望从宗教中抽取感情作用和情感因素,来作为艺术的本质,再来替代宗教。这就是站在儒家的传统无神论立场,来提出美育替代宗教的命题。

        • 儒家哲学:

          • 儒家哲学没有建立超道德的宗教,它只有超道德的美学。

          • 他没有建立神的本体,只建立着人的本性。

          • 它没有屈皈依于神的恩宠或拯救,而只有对人的情感的悲怆、宽慰的陶冶塑造。

      • 2、20世纪中流行的”美是生活“的理论。——来自(俄国)车尼尔雪夫斯基

        • 它即使”为人生而艺术“、为革命而艺术的理论概括;

        • 又吻合重生命重人生的华夏美学传统。

      • 【总结近代华夏美学的特征】近代一如古代,不断地勇于接受、吸收、改造、同化外来思想,变成自己的血肉,仍然是儒家哲学和华夏美学的根本精神。

    8
    结语
    • 心理本体的重要内涵是人性情感。他有生物本能,但它之所以成为人性,在于它历史具体地生长、培育、呈现、丰富、发展在人类和个体地人生旅途之中。

    • 没有这个历史--人生--旅途,也就没有人性地生成和存在。

    • 这个似乎是普遍性地情感积淀和本体结构,却又恰恰存在于个体对”此在“的主动把握中,在人生奋斗中,在战斗情怀中,在爱情火焰中,在巨大乡愁中,在离伤别恨重,在人世苍凉和孤独中,在自然山水花鸟、风霜雪月或赏心悦目或淡淡哀愁或悲喜双遣的直观感觉中,当然也在艺术对人生滋味的浓缩中。

    • 对于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中,再次领略人生之味而吸取新知,愈发向前猛进。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