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思考深化阅读——读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三驾马车1966 2023-08-04 发布于河南

用思考深化阅读

——读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刘向军

1.“一棵小桃树,从全文来看,这棵桃树其实已经长了很多年,为什么还叫做小桃树而不叫做一棵桃树呢?

2.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常想给小桃树写一点文章,但却一直没有写一个字,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但必定有缘故,会是什么缘故呢?现在既然洋洋洒洒地为小桃树写了这么多文字,那么删掉第一自然段可以吗?

3.“今天的黄昏,这是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一天呢?这种看似很明确其实又极含糊的时间表达,对组织全文有什么用处呢?

4.“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可怜它年纪太小了,这是第二自然段结尾时候的两句话,自相矛盾吗?好多年前的秋天了,这是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追忆当年种桃核的故事时所明确的时间,这三句话的语意逻辑协调吗?

5.“原来也是个孱头,这是第二自然段最后的一句话,这是作者面对小桃树在风雨中受煎熬而无可奈何时的感叹,这样的表达合乎因果关系吗?如果像后文那样,写自己为此而流泪是否更好一些呢?

6.“好多年前的秋天了,这是第三自然段开头引发回忆的时间语,这个时间语一直管到全文哪一个自然段才结束呢?好多年可能是多少年呢?是10年吗?是20年吗?是30年吗?

7.“含着核桃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幸福这个词从奶奶口中说出,妥帖吗?奶奶让孩子含着桃核睡觉,不怕出危险吗?

8.“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这是第三自然段最后的话语,作者当年真的是晚上爬起来在院角把桃核种下去的吗?

9.“那个春天的早晨,这是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话语,它到底是哪个春天的早晨呢?

10.“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奶奶说用桃核种出来的桃树不好,奶奶的话有道理吗?

11.“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结合全文和作者来看第六自然段中的这句话,作者当年种的是一个什么梦呢?

12.“也就在这年里,这是第七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这说的又是哪一年呢?

13.“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这是第八自然段中的话,这时候又是什么时候呢?

14.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这是第八自然段后面的话。这棵桃树难道多年来一直没有开过花吗?这棵桃树第一次开花恰巧就被作者看到了吗?

15.“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这是第八自然段后面的话语。前面写奶奶说过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可是奶奶为什么又要护着这棵桃树呢?

16.“如今,它开了花,这是第九自然段开头的话。如今,准确来说表达的是什么时间呢?

17.“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这是第九自然段最后的一句话。已经走上了社会成年的作者,还会这么像林黛玉似的多愁善感、对花落泪吗?

18.“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颤抖,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一个词语呢?

19.“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这是第十二自然段最后的话语。小桃树在风雨中受磨难,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却要喊奶奶呢?

20.“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这是第十三自然段开头的话。桃树并非枝条柔软的柳树,这样来描写风雨中的小桃树恰当吗?

21.“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这是第十三自然段后面的话语。小桃树恰好只留了一个花苞吗?如果没有这个花苞怎么办呢?如果删掉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这句话是否更好呢?

22.“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这是全文结束的一句话。对吗这个词改为好吗是否更好?

2023.7.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