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成对“八正卦”卦体反覆不变的创造性诠释 作者简介 任浩,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易学、宋明理学。 刘彬,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易学和儒家哲学。 摘要: 对于邵雍提出的“八正卦”卦体,张行成从阴阳之纯、中和性情之正、偏两个视域进行创造性诠释,揭示其反覆不变的内在理路。从阴阳之纯、中来看,不论是邵雍的“右生之肖”还是张行成的“左生之肖”,颐、中孚、大过、小过均肖乾坤坎离而卦体反覆不变。从性情之正、偏分析,乾、坤、坎、离四经卦性正,性以中正之体发用于情,其情皆正,故四经卦自身相交而成乾、坤、坎、离四重卦体反覆而不变。震、巽、艮、兑四经卦性偏,由震艮、巽兑长少相交所成小过、颐、中孚、大过四重卦,性虽以不正之体发用于情,情则通过执两用中,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达至中正状态,从而获得与乾、坤、坎、离四重卦情正反覆不变相似的效果。又小过、颐、中孚、大过四卦的二、五中心之位,其爻性或同为阴,或同为阳,同性相敌则不能相感;人心不为外物所感,则心正定而不起念,本性得以贞定而不变,小过、颐、中孚、大过反覆而不变,正表现这种象数体例与义理。 正文 张行成,生卒年不详,字文饶,南宋临邛人,《宋元学案·张祝诸儒学案》称其学“归宿在康节”【1】。张行成《易通变·原序》言:“先生(按:邵雍)之学,祖于象、数二图。”【2】象图即“有极图”,数图即“分两图”。【3】张行成认为“有极图”和“分两图”是邵雍易学思想的源头。基于象、数二图,张行成又自创易图来阐发潜蕴在“有极图”和“分两图”中的象数义理,“八正卦图”(图1)即是其中之一。“八正卦图”源于“有极图”(图2)中的方图,保留方图六十四卦中的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八个卦,其余五十六卦均略去,即为“八正卦图”。 邵子曰:“大成之卦正者八,变者二十八,共三十六卦也。”【4】又曰:“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变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邵子全集·皇极经世》,第1177页)“大成之卦”即八卦相重而形成的六十四卦。【5】在六十四卦中,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八个卦的卦体具有反覆视之而不变的特征,邵子称为“不易之卦”;剩余五十六卦反覆观之仅二十八个卦体,邵雍称作“变易之卦”。 “八正卦”可以追溯至虞翻的“反复不衰”之卦。虞翻在注颐卦时曰:“晋四之初……反复不衰,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同义。”【6】虞翻所谓“晋四之初”,即晋卦九四阳爻与初六阴爻交换,而成颐卦。王新春指出:“反覆不衰,谓颐卦全然例转之后,仍是它本身,卦体无任何改变或损毁。”【7】此颐卦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七卦同义,都具有反覆不衰、即不变的性质。虞翻所谓的“反复不衰”之卦即邵雍的“不易之卦”,又称“八正卦”。至于“八正卦”为何卦体反覆而不变,邵雍言之甚少,再加上“八正卦”是自然而生成的,故很少有人去追问其卦体为何反覆不变。 一、阴阳纯、中视域下的“八正卦”卦体反覆不变 张行成受邵雍乾纯阳、坤纯阴,坎阳居中、离阴居中的启发,独辟蹊径,从阴阳纯、中的视角对“八正卦”的卦体为何上下翻转而不变进行了创造性诠释。 关于乾坤两卦的卦体,邵子曰: 正是受邵雍“乾坤阴阳纯体”“离坎肖乾坤而阴阳居中”思想的启发,张行成根据阴阳的纯和杂把八经卦分为两类。一类为纯卦,包含乾、坤两卦;另一类为杂卦,包含坎、离、震、巽、艮、兑六子卦。他又根据阴阳是否合乎中道,把六子卦分为两种,一种为阴阳居中,如坎卦和离卦;一种为阴阳居偏,如震、巽、艮、兑四卦。乾坤两卦的卦体为阴阳之纯,坎离两卦的卦体为阴阳之中,又因“离肖乾,坎肖坤”,则乾、坤、坎、离四卦可以归为一类,而震、巽、艮、兑为阴阳之偏,归于另一类。 关于乾、坤、坎、离四卦,张行成曰: 而关于震、艮、巽、兑四卦,张行成则曰: 关于邵雍的“右生之肖”,张行成曰: 二、性情正、偏视域下的“八正卦”卦体反覆不变 “性情”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蒙培元说:“'性情’是中国哲学史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对范畴,但在理学心性论中,它们被纳入'形而上学’的范畴体系,更加具有思辨的色彩。”【9】张行成受邵雍性情论思想的影响,在用“性情”对“八正卦”的卦体为何反覆不变进行诠释时显现出新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性情观。 邵雍先天学是基于阴阳加倍的数理演绎,程颢称其为“加一倍法”【10】,其性情论亦是本于先天学而展开的。一方面,邵雍把性情归于阴阳,他说:“阳性而阴情。”(《邵子全集·皇极经世》,第1237页)这种说法,应该是受到了汉代性阳情阴、性善情恶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在汉代性阳情阴说的基础上多有发挥,认为性并非纯阳,情也并非纯阴,而是得阳之多者为性、得阴之多者为情,邵子曰: 邵雍天地阴阳互存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张行成,张行成曰: 邵雍除了把性归为阳,情归于阴,又在其“观物”思想下对性情进行公、偏之分,邵子曰: 张行成受邵雍性情论的影响,在阐发《乾·文言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利贞者,性情也”这两句话时,首先对八经卦从性正或性偏的角度作了区分,认为乾坤得性之正,故卦体反覆不变;坎离又得乾坤正性,故卦体亦反覆不变;而震、巽、艮、兑得乾坤偏性,故卦体反覆而变。张行成曰: 在张行成看来,从八经卦到六十四卦,即由体到用,由性到情。张行成曰: 八经卦分为性正与性偏两类,性体发用而为情,八卦性正者相交,所得重卦之情必正;八卦性偏者相交,所得重卦之情则有正有不正。张行成曰: 其一,情偏。震、巽两经卦相交,成重卦恒、益。震为长子,巽为长女,长有余而偏,长长相交更是偏于有余之极端,不能得中,故恒、益之情偏而不正。艮、兑两经卦相交,成重卦咸、损。艮为少子,兑为少女,少不足而偏,少少相交更是偏于不足之极端,不能得中,故咸、损之情偏而不正。因此,由震巽、艮兑经卦成恒、益、咸、损四重卦,为性偏而情偏,是有害的。 其二,情正。震、艮两经卦相交,得重卦小过、颐。震为长子,艮为少子,二者相交,正可裁长者之有余,补少者之不足,从而达至中正,故小过、颐之情为正。巽、兑两经卦相交,得重卦中孚、大过。巽为长女,兑为少女,二者相交,正可裁长者之有余,补少者之不足,从而达至中正,故中孚、大过之情为正。因此,由震艮、巽兑经卦而成小过、颐、中孚、大过四重卦,为性偏而情正,是有利的。 在张行成看来,易学性情论可有三说:第一,性正而情正,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由乾、坤、坎、离四经卦之性正,而得乾、坤、坎、离四重卦之情正,性以中正之体发用于情,情乃保合太和完全实现其性,性与情完全同一,二者没有丝毫变化,故乾、坤、坎、离四重卦体反覆而不变。第二,性偏而情偏,这是最差状态。由震巽、艮兑经卦之偏性,而成恒、益、咸、损四重卦之情偏,性以偏颇之体发用于情,情不但顺其偏性而实现偏性,更引申发挥之,使其偏性达至极致,而呈现变化之面相,故恒、益、咸、损四重卦反覆而变。第三,性偏而情正,这是特殊状态。由震艮、巽兑经卦之偏性,而成小过、颐、中孚、大过四重卦之情正,性虽以不正之体发用于情,情则通过执两用中,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达至中正状态,从而获得与乾、坤、坎、离四重卦情正反覆不变相似的效果,故小过、颐、中孚、大过四重卦反覆而不变。 从象数体例看,恒、益、咸、损四卦的二、五中心之位,其爻性皆一阴一阳,异性相感,故皆能互相感应,而小过、颐、中孚、大过四卦的二、五中心之位,其爻性或同为阴,或同为阳,同性相敌,故皆不能相感。以义理言之,人心被外物诱引而感应,则动而有变,故恒、益、咸、损四卦反覆而变。人心不为外物所感,则心正定而不起念,人之本性得以贞定而不变,故小过、颐、中孚、大过反覆而不变。《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本真之诚体为性,自身中正光明。本性发用于心,易于为外物诱引而动,光明本性被遮蔽,从而失其中正。故在心上要下功夫,保持内心不起,贞定本性不变,从而使诚体本性永远澄明。小过、颐、中孚、大过反覆而不变,正表现这种义理。 总之,张行成用性情划分八经卦和重卦,认为性为未发用之本体,情为已发之用。八经卦属未交之卦,为本体之性。六十四卦是八经卦相交之卦,为发用之情。在八经卦中,乾、坤、坎、离为性正,震、巽、艮、兑为性偏。六十四卦皆为交物之情,其中乾、坤、坎、离为性正情正之卦,小过、颐、中孚、大过四个卦为性偏而情正者。此八卦皆为情正,剩余五十六卦均为情之偏者,故“八正卦图”是把“有极图”中方图的情偏之卦略去,仅保留情正之卦,亦可称为“情正卦图”。 结 语 张行成受邵雍阴阳之纯、中和性情论的影响,从阴阳和性情两个视域接着讲邵雍提出的“八正卦”,阐明“八正卦”的卦体为何上下翻转而不变的内在理路。在阴阳的视域下,卦体反覆的变与不变与组成卦体的爻或“纯”或“居中位”有关,“八正卦”的六爻或纯阳、纯阴,或阴、阳爻居中位,故卦体反覆皆不变。在性情的视域下,张行成认为经卦为未发之性,重卦为已发之情,经卦有性正、性偏之分,性正经卦相交则情必正,性偏经卦相交则情有偏有正。乾、坤、坎、离四经卦性正,性正发而皆中节,其情皆为正,故四经卦自身相交而成乾、坤、坎、离四重卦体反覆而不变。震、巽、艮、兑四经卦性偏,由震巽、艮兑相交而成恒、益、咸、损四重卦,长长、少少相交使其偏性达至极致而情偏,故卦体反覆而变;而由震艮、巽兑长少相交所成小过、颐、中孚、大过四重卦,性虽以不正之体发用于情,情则通过执两用中,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达至中正状态,从而获得与乾、坤、坎、离四重卦情正反覆不变相似的效果。又恒、益、咸、损四卦的二、五中心之位,其爻性皆一阴一阳,异性相感而有应;人心被外物诱引而感应,则动而有变,故恒、益、咸、损四卦反覆而变。小过、颐、中孚、大过四卦的二、五中心之位,其爻性或同为阴,或同为阳,同性相敌则不能相感;人心不为外物所感,则心正定而不起念,本性得以贞定而不变,故小过、颐、中孚、大过反覆而不变。两者正表现这种象数体例与义理。但这种性情观仍稍有缺憾,因为根据性正相交情必正的理论,乾、坤、坎、离四经卦性正,相交形成十六重卦,但只有乾、坤、坎、离四重卦为情正而卦体反覆不变,其他十二卦为情正却卦体反覆而变。张行成也有意避开这个理论上的困难,故只言“乾坤交为泰,不交为否。坎离交为既济,不交为未济”(《易通变》,第218页),仅用“交”与“不交”把泰、否、既济、未济一笔带过,而剩余的八个重卦在文中并没有被提及。【12】但瑕不掩瑜,张行成以独特的视域对“八正卦”的卦体为何反覆不变的内在理路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在形成自己特有的阴阳观和性情观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邵雍的易学思想。 又《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属天道,仁义为人道,而仁义所表现的即人性与人情,于是性情又具有了人道的属性。张行成从阴阳和性情两个视角对“八正卦”的卦体进行诠释,其实是赋予了“八正卦”明天道、通人道的特性,使得“八正卦”在六十四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种从天道下贯至人道的追问,体现了张行成对天人的终极关怀。张行成曰:“人物虽有变,亦亘古以常存,则必有肖乎天地者矣。大过肖坎者也,颐肖离者也,小过肖坤者也,中孚肖乾者也。此人之齿发所以不坏,物之根种所以长留。是故人有生死,物有盛衰,然未尝一日而无与天地俱长久也。”(《易通变》,第222—223页)由“八正卦”而导出的天人之情,可见矣! 参考文献 1.[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6页。 2.[宋]张行成《易通变》,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9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3.“有极图”即“先天图”,由内外两幅图组成,外图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八方形图”,内图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方图”,并用子中、午中、卯中、酉中标出四正方位,天门、地户、人路、鬼方标出四隅方位。把“先天图”贞悔卦中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分别换成数字一至八,再把方图从圆图中移出,即成“分两图”。 4.[宋]邵雍著,郭彧、于天宝点校《邵子全集·皇极经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78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5.邵子曰:“八者卦之小成也,六十四为大成也。”(《邵子全集·皇极经世》,第1192页)。 6.[唐]李鼎祚撰,王丰先点校《周易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76页。 7.王新春《周易虞氏学》,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633页。 8.这种易学象数学说在东汉荀爽和《九家易》那里还存在。《周易集解》引荀爽注《彖》“大明终始”曰:“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九家易》注同人卦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由荀爽注和《九家易》可知,“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说,是以乾舍于离、坤舍于坎,或曰乾离同居、坤坎一体为说,可称为“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刘彬《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北京:出版社北京大学,2019年,前言第24页) 9.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50页。 10.《传闻杂记》载:“尧夫易数甚精。自来推长历者,至久必差,惟尧夫不然。指一二近事,当面可验。明道云:'待要传与某兄弟,某兄弟那得工夫?要学,须是二十年工夫。’明道闻说甚熟,一日因监试无事,以其说推算之,皆合。出谓尧夫曰:'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尧夫惊抚其背,曰:'大哥你恁聪明。’”([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8页)可见,程颢的总结甚是恰当,邵雍承认其“数”即为“加一倍法”。 11.陈来《宋明理学》,北京:出版社北京大学,2020年,第140页。 12.乾、坤、坎、离四经卦彼此相交后共形成十六个重卦。张行成在文中提及了乾、坤、坎、离、否、泰、既济、未济八个重卦,而没有论及需、讼(乾坎相交),晋、明夷(坤离相交),同人、大有(乾离相交),师、比(坤坎相交)八个重卦。根据性正相交情必正的理论,否、泰、既济、未济、需、讼、晋、明夷、同人、大有、师、比十二个卦为性正相交而情正之卦,情正则卦体反覆而不变,但此八个卦的卦体反覆而变,与性正相交情必正的理论不符。 本文原刊于《周易研究》2023年第2期 (责任编辑:董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