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

 寒山穆鱼 2023-08-05 发布于湖北

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 社会服务计划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与计划

(一)规划的含义与特征

规划是社会服务机构为实现机构的使命、长远目标而作出的重要的战略性的计划,它

是一种对未来的分析与选择程序。


规划有以下特征: 一是由机构最高管理层作出;二是涉及大量资源的分配,如资金、 人力或物力;三是有长期效应(通常3~5年甚至更长时间);四是关注机构与外部环境的 相互作用。

(二)社会服务规划的意义

规划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可以明 确机构的发展方向。规划可以使成员了解机构的发展方向,并以团队的方式合作,以实现机 构的目标。二是规划能集中人们对机构使命与目标的思考,增强凝聚力。三是规划能为人们 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依靠规划可以对机构各部门及成员的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

(三)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内容

(1)使命宣言

使命宣言是由社会服务机构的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拟定,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机构的 宗旨,内容一般反映机构本身的信念、价值观及其在社会上所要建立的地位。

(2)策略性计划

策略性计划是一种中期的计划, 一般由机构中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共同拟定,是对未来 3~5年的发展作出预估后而制定的工作方针,也是机构整体的目标和方向。

(3)运作性计划

运作性计划是由社会服务机构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共同拟定,是对机构目前的工作订 立的具体可测量的短期服务指标,较为常见的是机构的年度计划,它是机构具体的行动计划。

(四)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制定阶段;战略实施和监测。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含义

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 源和发展方向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方案中选取一个理想方案,然后分配和动员资 源,并在推行服务活动中结合实际修改服务计划的过程。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和方法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一是用“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所关注的问题是 什么,问题在哪里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是何时发生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 感受程度如何。


二是“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如老人被家属虐待问题;其次列明 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如被虐待的老人缺乏亲戚、朋友、邻里和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 老人对家属有高度的依赖,虐待老人的家属有情绪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等支持性服务不足;  最后是逐一列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方案策划者可根据机构所拥有的资源情况,建议机构  集中处理那些“明确的问题”

(2)需要评估

方案策划者在确认问题,掌握了问题在社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未来行动的“目标对象” 后,必须进行需要评估工作,即要评估某种需要的人群范围与程度,包括界定处于危机的人   口、目标对象人口以及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2.目标制定阶段

(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

(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3.方案安排阶段

(1)制订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策划者可选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这个 模型中有6个筛选标准:效率;效果;可行性;重要性;公平;附加结果。

(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策划者确定理想、可行的方案后,就可以决定资源的

总需求并进行资源的争取工作。那些处于优先的、最可行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得资源。

(4)制订行动计划。当服务计划被批准可以执行后,必须先将服务方案的目标分解成 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目标”,执行目标需有方法及其完成的服务内容。

4.考虑服务的评估

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过程评估关注方案进行过程中 服务对象和人数的变化,服务方案中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 经费支出情况是否按照预定的日期进行。效果评估主要测量的是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三、社会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

从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层面来分析,可以考虑从8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一是相关行 政文书事务工作的管理,二是财务管理,三是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四是各项社 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与整合,五是社会工作研究,六是志愿者管理,七是社会服务项目与服 方案的推广,八是各项服务信息的管理。


第二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与类型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1.社会服务机构是非营利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 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取幸福和促进社会进步,而不是获取利润。

2.社会服务机构一般都以明确、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作为 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价的依据,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通过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二)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类型

(1)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无偿向社会上的特困群体、困境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照顾, 承担着政府规定的社会福利服务任务,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

(2)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由民间自筹资金,向社会上有特殊 困难的群体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

(3)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这类机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 宗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作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

1.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组织结构可分为: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和直线参谋 式组织结构。

2.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结构类型

(1)多功能型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同一等级、不同专业领域,共同来完成某一项任务。 优点:机构内,甚至是机构间,不同领域的成员之间可以交换信息,产生新的观点,

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缺点:团队形成的早期阶段要消耗大量时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团队成员之间

需要花费时间建立信任;②团队成员需要花费时间学会处理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


(2)问题解决型团队。团队成员每周用几个小时开会讨论问题(如何提高服务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和改善工作环境等)、交换看法或提供建议(如何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技术等)。

优点:团队成员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厘清机构或项目的问题、风险和机会,拟 出服务方案和执行计划。

缺点:任务完成后团队就解散,成员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机构总体目标的实现。

(3)自我管理型团队(高绩效团队)。这类团队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 一般由 10~16人组成,团队成员探讨如何解决问题,亲自设计解决方案并实际执行,对工作结果承 担全部责任。

优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计划、指导、监督和控制于一身(包括控制工作节奏、 决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安排工作休息等)。

缺点:对团队成员的要求较高(高度自律,有较好的工作业绩)。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1.社会服务机构运作的功能性环节

(1)授权。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交给下属的过程。授权的目的是让社会服 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授权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

(2)协调。协调是社会服务机构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通过发挥团 队精神,顺利执行各部门的活动,实现共同目标。

(3)沟通。沟通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消息、事实、观念、感觉和态度,来达到共同 了解的活动。

(4)控制。控制是指社会行政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 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2.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1)社会服务项目的特征

一是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二是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特征。

三是多个行动主体共同协调的活动。

四是多种资源的动员和整合。

(2)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一是明确目标使服务活动更趋理性化。

二是合理使用资源。

三是激发社会服务机构人员的能力。

四是更加客观地跟踪检查各项社会服务的进程、质量、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在组织结构层次与分工方面一般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社会服务机


构的项目实施过程包括设定目标—制订计划—采取行动一检讨结果四个步骤。项目的具体实 施则可根据社会服务方案的推行步骤去加以执行。

第三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一、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含义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领导是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但领导的实际任务会因管理者 在机构中的职位(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高层行政主管的任务是执行董事会(理事会)所 确定的政策;中层主管一方面确认员工的工作以有效实现机构目标;另一方面要妥善配置资 源,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成长,并完成所交付的工作。

(二)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特征

1.较少运用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下属。

2.较多运用指导、诱导方式影响下属。

3.注重使用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方式

(一)领导方式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根据领导者如何运用他们的职权将领导方式划分为3种:专制型、 民主型(参与型)、放任型。

1.专制型

(1)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所有决策均由领导者 作出,下属只能接受命令;

(2)从不把任何消息告诉下属,下属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

(3)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

(4)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程序和方法,下属只能服从;

(5)很少参与团体的社会活动,与下属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民主型(参与型)

(1)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和协作下由团体成员讨论决定,政策是领导者和下 属共同智慧的结晶;


(2)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

(3)对下属的工作,安排得不那么具体,下属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和 灵活性;

(4)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依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谈话时较多使 用商量、建议和请求的口气,较少下达命令;

(5)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属没有心理上的距离。

3.放任型

(1)领导者满足于任务布置和物质条件的提供,对团体成员的具体执行情况既不主动

协助,也不进行主动监督和控制,听任团队成员各行其是,自主进行决定;

(2)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团体无规章、无要求、无评估,工作

效率不高;

(3)成员之间存在过多的与工作无关的争辩和讨论,人际关系淡薄,但很少发生冲突。

三种领导方式的特点


专制型

民主型

放任型

焦点

以领导为中心

以团体为中心

以个体为中心

决定

领导决定

下属参与决定

下属决定

独立性

不允许自由行动

培养一些独立性

几乎完全独立

沟通

单向沟通

双向沟通

自由开放地沟通

权力

利用权力和纪律

试着说服而不强制

依靠自我控制

下属的感受

不考虑

考虑

占支配地位

取向

以工作为中心

以人员和团体为中心

以个人成就为中心

领导者角色

给予指导

团队参与

提供支持资源

心理影响

服从和依赖

合作和参与

独立和个人表现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方式

1.获取员工的合作。

2.使用领导者的权威。

3.引导与沟通。

4.维持纪律与督导训练。

5.发挥团队精神。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

1.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


2.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

3.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4.协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第四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相关人员管理的哲学、政策、程序和实务,是由人力资源的 招募、发展、激励和维持组成的过程。这种管理强调员工的价值,通过对员工的策略管理,

协助组织实现目标。

(二)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的专业人员、半专业人员和志愿人员的

任用、培训与发展、激励和维持的活动。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从员工角度而言,良好的人 力资源管理能激发员工潜能,有助于增进员工对组织的参与感、归属感,进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是从组织角度而言,有助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和组织创新,使机构能够应对激烈的服务竞 争;二是从服务使用者角度而言,也有助于更好地满足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三)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任 

任用是招聘并分配员工到组织设定的职位工作的过程,包括吸引符合资格的人才进入

机构,从候选人员中选取最佳人选,训练新人,分配工作,并处理与此相关的一些事务。

2.训练与发展

训练与发展包括进行员工的训练,协助员工学习新技术,以增进员工的工作能力,进 而改变其在组织中的工作表现。另外,将员工个人长期发展的目标与组织目标连接,协助员

工完成职业生涯发展。

3.绩效评估与激励

(1)绩效评估是指持续评估个人和团体对组织的贡献,同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评估结 果。评估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其目的是为了决定训练需求、改进机构工作、决定

奖惩标准。


(2)激励是指促使员工有意愿地追求组织目标,其策略包括选择适当的激励方法、工 作再设计、降低员工的疏离感、提升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将报酬与绩效相结合以及处理员工 抱怨等。

4.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指决定要支付给员工何种级别的工资、奖金以及提供给员工何种福利和非 财物的薪酬

5.员工关系与维持

(1)员工关系是指提升管理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过程,包括改善工会与管理

层的关系、公平对待员工、员工辅导等重要的活动。

(2)维持是指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以维持或增进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如提供

有效的员工福利方案、建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及保持适当的沟通与申述渠道等。

二、志愿者管理

(一)志愿者管理概述

1.志愿者管理的特点

(1)志愿者不是机构的正式员工,他们有很高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2)志愿者靠热情、兴趣和能力提供服务,而不是根据机构正式岗位的要求参与服务。

(3)志愿者希望受到尊重、支持和肯定。

2.志愿者需要管理的原因

1)机构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受政府和社会赞助者的期待压力的影响,要求机构对志愿 者的管理日趋严格,以确保机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2)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迫使社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那些由 志愿者提供的服务项目。

(3)志愿者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 一套完善的管理和发展 制度,就能够更好地激励志愿者的积极性。

(4)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与类型越来越多元化。 一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多样化, 二是志愿者身份的多样性。志愿服务参与方式与类型的改变对志愿者管理将会产生较大影 响:首先,配置专职人员从事志愿者管理工作;其次,重视对志愿者工作的科学、合理的规 划与计划,使工作内容精简、容易管理,配合志愿者时间培训志愿者,以便让他们的潜力得 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后,加强对志愿服务网络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链接社会服 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的提供。


(二)志愿者管理的内容

管理职能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

 

规划

1.需求评定

2.整体性的方案规划

3.阶段性的方案规划

4.经费

5.相关的策略——行销、创 新、网络合作等

1.了解机构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方向,调查所需 要的人力及目前志愿者参与动机和形态

2.根据机构的宗旨规划志愿者方案

3.设定长期、中期、短期的阶段性志愿者发展 及管理目标

4.编列志愿者预算,募款,财务管理

5.宣传,创新方案,区域网络的联系等

组织

1.志愿者组织的结构设计 2.志愿者的分组、分工

3.规范的制定

4.制度的制定

5.授权

6.志愿者的工作流程

7.志愿者的招募及甄选

8.志愿者的教育训练

1.志愿者服务章程、出缺席规定、伦理守则与 工作规范

2.志愿者甄选、奖励、考评制度、福利制度的 制度规则

3.参与决策,团队运作

4.详尽的志愿者工作规划、明确的工作说明书 .志愿者的来源、资格限定、甄选方式

6.重技巧或个人成长,职前训练,在职训练

领导

1.督导形态

2.沟通协调

3.福利及激励

1.督导领导形态、督导与志愿者的关系 2.志愿者组织间人际关系沟通

3.保险,表扬,其他志愿者联系活动

控制

1.建立志愿者工作评估标准 和方法

2.志愿者基本资料建档

3.志愿者需求及满意度评估

1.做好记录,如服务次数、出勤状况、评估方面、 由谁评估

2.服务时数登记、参加训练记录等,作为下年 度计划参考的标准

第五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概述

1.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是指有关服务输送方案所需要的财物、经费资源的确认和获取,

并确保这些资源被有效使用和妥善记录。

社会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机构,其财务管理目标与营利组织有很大的不同。社会服务


机构财务管理的目标以使命、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着重点在于稳定及长期发展。

2.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资本预算,机构从事长期投资时,评估投资的可行性及衡量风险的程序与方法。

(2)长期融资,讨论机构在长期发展中,如何通过融资从外部取得资金,以维持理想

的资金结构。

(3)运作资金管理探讨机构在平时的运作中如何操作与管理短期资金。

3.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功能

(1)提供经费支持方案执行,通过成本分析、监控预算等环节使执行更有效率、更节

约成本的方案;

(2)避免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危机,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行

(3)强化机构的公信力,将使捐款人更愿意捐款;

(4)是通过“投资管理”使基金增值,开辟更多财源。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有3大类: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低偿服务。

1.政府的资助方式一般通过购买服务和奖励来实现。

2.社会捐助主要是指来自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3.低偿服务主要是指向非基本服务对象收取较低水平的服务费以抵充服务成本。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预算

1.单项预算法

这是社会服务机构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预算方法。它以当年的预算作为规划来年预

算的基准,以渐进的方式为基础规划来年的预算。

2.方案预算法

这种预算方法是以某项活动计划为基础,根据方案的需要列明各项开支和资源设备等, 编成一份预算方案,适用于向某些基金会申请资助。

3.零基预算法

社会服务机构每年开始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时,以没有钱为出发点,根据机构在来年 的实际需要而作出预算。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控制

社会服务机构一般通过设立下列3个机制实现控制财务资源的目的,维持机构内的收 支平衡:会计系统和记录、财务控制、审计。


二、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一)社会捐助

1.个人捐款

个人捐款的动机可以分为3种:

一是个人需要。部分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满足其自尊的需要,通过捐款施惠于人得到 快乐的感觉,可以建立自尊和自我肯定。部分捐款人还认为捐款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有利 于建立社会形象,还有部分人捐款已成为习惯。

二是外界影响。

三是利他动机。

2.企业捐款

企业捐款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

一是市场营销。企业愿意将钱财和实物捐给公益事业,认为这个过程可以为企业带来 新的利益和新的顾客,让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优势。当企业老板认为捐款能使其获得最基本的 收益时,则较容易成为捐款者。因为市场营销式的捐款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并使 人对捐款企业产生信任感。

二是公共关系。当一个公司将其利润中的相当部分用于捐款时, 一般情况下是为了提 升公司形象,表明自己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为社会和民众尽义务的企业。这 也是企业为了在本地赢得良好声誉的策略。

三是自我利益。在一些情况下,企业捐助(做善事)的原因是为了自己获利。有些企 业的捐款并非是为了增加短期获利或是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是为了增加长期获利,以能 使自己获利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是税法策略。缴纳税款的额度也会影响公司的捐款行为, 一些企业为了合理避税而

捐赠。

五是社会联谊(俱乐部)。公司捐款也可能被当作一种赢得他人赞赏和承认的理由。

捐款者一方面希望自己心中能有良好感受,另一方面也希望捐赠能够成为自己独有的行为。

(二)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 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 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

1.项目申请

如果服务机构的大宗款项来自于政府购买或基金会资助, 一般要填写项目申请书,因


为政府、基金会对服务机构的资助常常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的。

2.公益众筹

社会服务机构、企业或者个人将想要完成的公益项目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通过向

网民筹集资金完成项目目标。

3.私人恳请

私人恳请是机构领导者、员工和志愿者与他们的潜在捐款人面对面的会谈,表达需求、 寻求帮助、请求捐款的筹款方式,属于较私密的、注重人际关系的筹款方式。

4.特别事件筹资活动

特别事件是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对特殊事件的服务,引起社会大众对机构和相关事件的 关注。这些特别事件包括重大灾害发生、社会危机事件、机构纪念活动等。 一般通过召开记 者会、研讨会、展览会、义卖会、演唱会等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机构与目标民众的接触机会, 增加组织的筹款金额。

第六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一)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含义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是指社会服务机构获得政府、社会和公众信任的能力。社会服 务机构实现了它的承诺就会获得各方信任,就具有公信力。

(二)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展现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展现,就是要求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多元交代特质,主动、积 极和负责地向社会提供机构的经费使用情况资料、服务成效评估资料,以证明机构履行了社 会职责、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具体而言,这些交代包括:

一是财政交代,主要是向提供或赞助服务经费的政府、基金会、捐款人提供财政报告, 证明资金使用的适当性和效益;

二是政治交代,主要是向立法和权力机构、社会媒体交代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 情况;

三是专业交代,机构要证明其聘用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遵守社会工作守则、坚守专 业操守并提供了达到良好专业水平的服务;

四是服务交代,社会服务机构不仅要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且要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 而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评估不但要反映问题的解决程度,也要证明服务是在机构内部严谨的行


政监督、专业督导下提供的;

五是行政交代,主要说明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的正常运作,包括向董事会、管理 人员和前线工作人员等作交代。

(三)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评估

1.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

2.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

3.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

4.规范的治理结构。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是机构为了更好地生存,努力促进自己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适应的活动。它 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机构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接受和合作,解决和处理各种公众问 题,有助于对公众舆论不断了解并及时作出反应,有助于使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效地适应 各种变化。公众调研、传播、合乎道德的沟通交往是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

2.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特点

(1)公共关系是通过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运用不同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特定对象的 过程。公共关系是全面和长期的传播策略和活动,借此可以获得公众的了解、接受和支持。

(2)公共关系工作要依据事实,而不是盲目地夸大或曲解事实。

(3)公共关系需要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以便与公众和社会进行直接和有效 的沟通。

(4)公共关系的对象除了服务对象、社会大众、传媒等社会服务机构外部人群外,还 包括社会服务机构的内部人群,如员工、会员、志愿者、董事会或委员会成员等。公共关系 运用各种手法,让他们深入了解机构的工作及最新动向,培养其对机构的归属感。

(二)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意义

1.公共关系可以让社会大众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服务和活动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 一方面有助于建立机构鲜明生动的形象,让社会各界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向机构求助;另一方 面有助于让政府及各界继续认同和支持机构所做的工作。

2.公共关系可以使机构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关系,有助于机构在众多申请者中获得正面 了解,获得赞助机构或公众的好感。

3.公共关系可以提升社会各界对机构的使命、新计划或新观念的认同。特别是一些富 有争议性的事项,公共关系有助于消除社会各界的误解和成见。


4.公共关系可以就政策的制定和立法的修订进行游说工作,让机构在较为有利的环境 下开展服务。

(三)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主要方法

1.写新闻稿。

2.开记者会。

3.接受媒体采访。

4.制作机构的刊物。

5.建设机构网站等媒体平台。

6.公开演讲。

7.筹备特别活动。

第七节 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

(一)民政部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治理方面的职能

1.社会救助。

2.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

3.社会事务。

4.养老服务。

5.儿童福利。

6.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

7.社会组织管理。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工作。

2.促进就业工作。

3.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4.劳动保护工作。

5.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1.国民健康政策规划。


2.医疗管理和服务工作。

3.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工作。

4.老年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工作。

5.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

二、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

(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的基本方式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在结构上采取不同层级政府根据上层分工“对口”设置相应机 构的原则,主管各类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务,即在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 地区)、县(市、区)、乡(镇)各级政府普遍设立社会福利行政机构。这种普遍设置社会 福利行政机构的方式能够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的行政机构网络。在具体实施政策的  过程中,在同一层次上形成一家为主、多家协同的合作模式。

(二)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方式的改革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机构运作正在改变自上而下封闭的政策执行过程,正在向开放和多 元互动的模式转化。

三、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1.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2.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一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发展。

3.社会福利行政的专业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