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容易拉肚子,都怪它!

 12345csdms 2023-08-06 发布于湖南

广东疾控 2023-07-31 20:32 发表于广东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该病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

01

常见症状及临床分型

志贺氏菌致病性强,10~100个细菌就可使人发病。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一般1~3天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可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临床可分为四种:

  •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 急性轻型(非典型)菌痢

  • 急性中毒型菌痢

  • 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

其中急性中毒型菌痢(包括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发病凶险,且容易误诊,危及生命。

02

主要传播途径与治疗方式

病人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

食物型传播:

志贺氏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厨师和细菌污染食品常引起菌痢暴发。

水型传播:

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

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桌椅、玩具、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志贺氏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取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为此,老百姓也俗称为“脏手病”)。

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

苍蝇粪食兼食,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人群对菌痢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且不同型别菌株之间无交叉免疫,短时间内也可能再次发生感染

菌痢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进食消化食品、补液等)和敏感抗生素治疗。

03

科学预防,把好“病从口入”关

菌痢全年均可发生,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多发以儿童发病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预防菌痢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搞好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病人排泄物及时消毒处理、消灭苍蝇),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本期封面:

来源:“河北疾控”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