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上 方 关 注 文 明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 二十一世纪初航拍的环行铁道。 探秘:北京环铁“神秘怪圈” 撰文/踏雪有恒 亢宾 摄影/李天垠 曹海鹏 河马 罗先明 亢宾 支持/环铁时代美术馆 中国铁道博物 翻开任何一本北京地图,都可以看到城区的东北角有一个铁道圈成的神秘圆环,这就是著名的环形铁道试验场。作为新中国铁路事业的见证者,环铁圈不再是铁道机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毗邻798艺术区和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优越地理位置,吸引雨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来到这片艺术文化新区,曾经的“神秘怪圈”整逐渐成为艺术新圈。 环铁——神秘的大圆圈 翻看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的任何一册北京市交通图,都会发现在北京城的东北角兀然标示着一个奇怪的巨大圆圈。从图例中看出,这是一条首尾相接呈正圆形的铁路线。这段铁路为什么要建成正圆形呢?这个城市中“麦田怪圈”式的壮观地景在万众瞩目的首都北京,为什么异常低调地偏居一隅?这个谜一样的“怪圈”似乎在有意回避着人们的视线,显得神秘莫测。 其实,这个巨大的圆圈是有名字的,它的全名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综合试验基地”,简称“环铁”。环铁的周长足足9公里,大环半径1432米,占地64公顷,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一个大型铁路综合试验基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手段等,都有赖于环铁这一科学试验场所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试验依据后才能投入实际应用。 环铁的诞生,可以看作是新中国铁路事业起步与发展的见证。1954年,援华的苏联专家库·沙洛金向中国铁道部门提出应建立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以用于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系列运输装备在实验室以外进行各项科学试验的建议。库·沙洛金认为,根据苏联的经验,建设一个专供科学试验的环行试验铁路,可以按照科学试验的要求,按计划进行各项试验,既不受在运营铁路线上正常运输的限制,也不受铁路限界的影响,又可充分安装各种试验用的仪器设备等。中国政府最终采纳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并于1955年报请国务院同意,于同年10月派出10人专家组赴苏联专程考察环行铁路试验线的建设与管理经验,考察组回国后向国务院和铁道部作了考察情况的详细汇报。 ■ 从空中俯瞰二十世纪80年代的环行铁道。 环铁的选址之谜 1956年3月,经中国铁道部部务会议决定,并由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亲自批准,在北京东郊的东坝村西北地区(现该地区地跨今朝阳区的崔各庄乡、金盏乡、将台乡、东坝乡)选址,建设环行铁道综合试验基地。当年为何将环铁建设区域选在远离市区的东郊农村?决策者们颇费了一些脑筋,由于铁路机车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试验列车在经过铁路线路与城市道路的平交道口时具有危险性。因此,世界上建有环形铁道试验线路的国家,一般都把试验线路建在远离市区、人口相对稀少的市郊地区,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我国在选址建设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时,除考虑了以上的基本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中国诞生不久,国内外政治斗争形势对新生共和国还十分不利。这个事关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今后成为铁路重大技术装备实验研究场所的环铁,则不得不考虑保密稳妥、便于防卫等安全因素。所以,中国的环行铁道试验线就选在了当时还十分偏僻且人口稀少的北京东郊地区。环铁还处在设想当中时,就已经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环铁的具体建设方案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1956年10月开工建设,1957年12月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1958年初投入使用。环铁与当时苏联的谢尔宾卡环行试验线以及后来的斯洛伐克威利姆环行铁道试验线、美国普韦布洛铁路运输技术试验中心、罗马尼亚法乌利依环行铁道试验线基地一道,并称为世界五大环行铁道试验基地。 ■ 位于环铁西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内,停放着中国各个时期的几十个火车头,从东方红号到磁悬浮,应有尽有。 “和谐号”从环铁走出 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环铁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共进行了各类试验研究近千项,试验成果直接为新中国铁道建设事业服务。这其中包括一些标示中国铁路发展水平的重要试验,如万吨重载列车牵引试验、旅客列车扩大编组试验、各种国产机车车辆及动车的性能试验、进口内燃以及电力机车的验收试验等。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40”运载火箭燃料运输试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各型运载火箭不断研制成功。1985年5月,铁道部受国防科工委和航天工业部的委托,要求协助进行代号为“140”的液态氢燃料特种货物的装载和运输试验。这是一项国家航天重点试验项目,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好该项试验任务。由于使用铁路运输液态氢燃料,这在我国尚无先例,且长途运输时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所以需要在进行充分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第一手实验数据后,才能投入实际应用。为此,铁道部要求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不讲任何条件,不惜一切代价,安全有序地完成这一重大试验任务。 ■ 位于环铁西部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东郊分院门口,展示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环铁试验基地为此专门召开了试验工作准备会,并组成了精干的参试人员队伍。试验开始后,装载着运载火箭液氢燃料的重车,在环行铁道上一圈接一圈昼夜不停地运行,就这样连续运行了上百圈。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也是日夜奋战在试验第一线。在试验车上,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实验仪器,随时记录仪器上的测试参数,在运转调度室里,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调度着试验列车的运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家不归”、“轻伤不下火线”,成为那个时代科技工作者为国家无私奉献的普遍注脚。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试验任务圆满告成,为安全运输液态燃料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这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的发展史上,足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世纪以来,环铁的面目与整个时代一样,愈加显现出其高科技含量的风采,相继完成了多种型号的大功率高速机车和动车组运行试验、青藏铁路机车性能试验、与国外同行合作完成的轮轨关系试验、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进行的轮轨磨耗试验、铁路货车120公里/小时提速试验等。今天人们经常乘坐的“和谐”型高速动车组就是在环铁进行了多项性能测试和运转试验后投入实际运营的。 ■ 在环铁内试验的各种火车机车。 随着中国和谐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新型高速动车组、大功率铁路机车、通信信号新技术、铁路新型装备的不断出现,使得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的试验任务越来越繁重,环铁在铁路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国家今后还将对环行铁道试验线进行升级改造,使线路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干线的标准。计划增建一批新的实验室,如高速机车车辆交流传动试验室、高速列车和动车组运行控制实验室、轮轨关系实验室、高速及重载机车车辆制动系统综合试验室等。一大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铁道技术将会在环铁进行新的试验,环铁正在向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大型综合试验基地迈进。 由于铁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对于铁路事业始终实行完全国有化和半军事化管理,所以,环铁作为铁路运输技术研发的重大试验设施,自始至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就是这么一个“声名显赫”的环行铁道,却“蛰伏”在近万亩的农田、林地和鱼塘之中,鲜为人知。除时有呼啸而过的试验机车外,更多的是农民与拾荒者的身影。 ■ 参加试验的各种“和谐”型动车组停靠在环铁内。 生活在环铁内外的人们 环铁的特殊交通环境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来自重庆的向先生在环铁靠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东郊分院的地方开了一个餐馆,他的馆子也紧挨着环铁内的环铁艺术区,开张以来生意红火,来此就餐的绝大部分是艺术家。在不大的餐馆内,挂满了艺术家在此寄卖的艺术作品,就连餐馆的外墙也是艺术家朋友帮忙绘制。在此就餐,艺术气息和着川菜的麻辣味扑面而来。据向先生介绍,他数年前就看上这块地方,遵循的就是“艺术家也要吃饭”这个硬道理。 与艺术家群落、餐馆老板一样,环铁造成的交通不便,也吸引了很多外乡人来此落脚。在环铁内的西北门渔场附近,来自河北张家口的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位,40多岁的她与家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七、八个年头了。她们赶着骡子拉砖、拉草,以此维持生计。与李女士一样,还有很多张家口的老乡住在环铁内。其中有几位老乡在此放羊,3个人赶着羊群走在环铁内的林间小道上,对羊群的呵斥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回荡。这里一个屋子租金在200元左右,除了便宜还有大的空间可供牲口栖息,因此成了外乡人一个理想的居住地。 在环铁将府庄园旁废弃的高尔夫球场内,荒草长得有近一米高,来自安徽的刘欢和他妈妈在这里割兔子草。这里的草不打农药,很安全。12岁的刘欢平日里经常在环铁内骑车、玩耍。问及是否去过环铁艺术区,他说没去过。环铁艺术区浓重的艺术氛围倒是吸引了很多外地的学生来此学画。来自重庆市石柱中学的谭宁同学,目前正在环铁北部一个叫亚洲艺术公社的地方学习绘画,希望将来能考上一所好的艺术院校。一脸稚嫩的她来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也许是太专心于学习,她还没有看到过环铁上试验的列车。 ■ 环铁时代美术馆的一个新车推介会上,充满现代艺术氛围的装置、绘画与工业制成品在这里交汇。 环铁内的渔场和黑桥村 不仅是外乡人,现在很多北京人也纷纷开着车来到环铁,因为这里有大片的渔场可以垂钓。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到现在,从空中俯瞰环铁,渔场占了环铁的一小半面积,这些连接在一起的大片鱼塘是怎样出现的?据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的宋世瑞老人介绍,1956年为了修建环铁,高高的铁道底下需要填埋很多泥土,于是就近从环铁内的一些地区取土。1958年环铁建成后,取土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个蓄着水的大坑,直到1980年代,村民才开始把这些大坑改造成为渔场。于是,这些最近用来供大家休闲娱乐的渔场从那时起诞生了。 这一大片被称为西北门渔场的地方,水域面积在400亩左右。各种大大小小的渔场星罗棋布,很多渔场几经易手,1996年进入环铁承包渔场的水畔人家(宝华渔场),是为数不多能坚持做下来的渔场之一。渔场负责人曹先生介绍说,因为父亲喜欢钓鱼,环铁内的土地价格又低,所以才按照老爷子的意思承包了这一片30亩左右的渔场。来这里钓鱼休闲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渔场的特殊环境还吸引了电视剧《中国女法官》剧组来此取景,拍摄了黑社会老大与经办此案的女法官在渔场相遇的几场戏。 与环铁内中部树林间的零星居住者不同,在环铁北部,有一个叫黑桥村的村落,村民聚居在此,与其他普通的村庄别无二致。黑桥村的前身是1950年代的和平公社。毗邻村子的是近年增添的几个“新住户”。一个是中国铁道博物馆,在极为开敞的天棚下,停放着中国各个时期的几十个火车头,从东方红号到磁悬浮,应有尽有。与火车博物馆遥相呼应的,是一个颇具科幻感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此外,航空模型博物馆也在附近拔地而起。 走进这个在过去占环铁近一半面积的村子,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面和出租屋映入眼帘,在这个过去种植玉米、麦子、高粱等农作物的村落,因环铁的新建,曾经交通闭塞,村子与外界的联系以往是通过一个最宽在5米左右的铁路桥洞进行的。在环铁建成后的50年里,各种工业化项目都与这个村落无缘。这个地处北京市东五环外城郊结合部的村子,是否能够从环铁发展文化产业圈获得新生? ■ 环铁艺术区内,艺术家工作室内景。 环铁艺术区能否成为另一个798? 与未来的大环文化区不同,环铁内已经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环铁艺术区。众所周知,位于北京大山子的798艺术区在今天可谓“一片热土”,这个原本有足够资格进入博物馆的历史遗迹被注入了艺术这支“抗衰老针”后重新年轻起来,有了最时髦的称呼:“文化创意产业区”。当21世纪初最早的几个“画画的”因为房租便宜、房屋宽敞明亮而来到这里后,一批批艺术家、专家学者、商人、外国人、市民便趋之若鹜,厂区的每个角落都被赋予了艺术气息,炙手可热的798每天翻炒着艺术与经济。但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距离仅仅1.5公里的咫尺之遥,被铁道环绕着的圆形地块内,正形成又一个艺术胜地,这就是环铁艺术区,它就像798的卫星城,静静地“注视”着身旁的浮华与喧闹。 ■ 环铁艺术区的各种艺术品及陈设。 尽管与798、宋庄、草场地甚至圆明园艺术村相比,环铁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它已无可争议地存在并成长起来了。与其他很多国有单位一样,环铁也在经历着改革和发展。产业的转型,机构的调整,使一些上个世纪中期建起来的宽大厂房和仓库被长期空置;而在另一边,被归入“社会边缘人”的艺术家们总是在繁华的北京不停地寻找着安静、自由的“创作乐土”。接下来的事情就显得顺理成章,环铁里的房屋开始租给艺术家当作工作室或展厅,每个1000多平方米的大仓库,往往要被切割成几大块,再由搭帮结伙的艺术家们各取所需。这个原是将台奶牛场的环铁艺术区地租便宜,离火透半边天的798艺术区又近,于是渐渐聚拢了人气,慢慢形成聚落,才有了今天环铁艺术区的雏形。 ■ 环铁艺术区的各种艺术品及陈设。 与798的拥挤不同,环铁的辽阔简直可以用荒凉来形容,除了局部的几处开发外,大部分区域仍是荒地,这也就决定了环铁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艺术家在这里享受着不受打扰的自由,在宁静的环境中创作,再将作品拿到相邻的798去出售,不必承担798的高地价和商业袭扰。艺术家带来的人气驱散了环铁的清寂。然而,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显得有些过于奢侈,作为798的卫星城,难免不受它的侵染,环铁的未来注定是要变得面目全非。历史告诉我们,艺术是改变荒地的第一把锄头,一旦挖出金子来,商业的推土机就会轰隆隆地把一切都推翻。也许798的今天,就是环铁的明天,到那时,这片环形铁道内每一粒飞扬的灰尘都是艺术品,泛着金子的光芒。 ■ 环铁艺术区的各种艺术品及陈设。 神秘园圈中的艺术家 如果在环铁里看到一个人站在某处一动不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它可能是假的,用石膏在真人身上翻个模子,再做成玻璃钢的雕塑,染上色,植上发,穿上衣服,摆在那里,这就是一件作品;另一种情况就是某个艺术家保持着静止的姿势在那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如果他不发表行为艺术的声明,那就是正在专注地思考。 ■ 环铁艺术区内,随处可见各种“真人”艺术品。 与躁动的798为邻,环铁的幽静为艺术家们进行“奢侈”的思考创造了可能。所以,大圈中的人们总会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戴士和可以称得上是环铁艺术区的领军人物了,他在60岁时用画笔打上了一个精彩的惊叹号,这便是两幅大画《金山岭》和《金融街》,每幅高2米,宽7米,均由14块画布组成,堪称当代油画风景中的巨构。《金山岭》画的是北京边界地带的古长城,那些斑驳的老墙残垣带着历史的印迹;《金融街》画的是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在生长的高楼,建筑的体块和密集度显示出现代都市扩展的速度与强度。两幅作品反映了戴士和对自然与都市这一今日文化主题的思考与关照。若论“观念”,在这两幅作品的构思与展示方式上,可以说暗含了某种“观念”:两“金”相照,一古一今,从视觉的角度把历史遗存与都市现实联系在一起,用以提示曾经存在的价值和不断涌现的新的存在。但是,戴士和显然不是一个试图把“思想性”和“观念”摆在表面的艺术家,而是一位意欲建立表现与思想、语言与观念之间内在的相关性和自然的联系性的艺术家。 徐晓燕的《边缘地带》所揭示的是一种既随处可见又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被都市化了的现代人正是如此地生活在产品和垃圾的包围之中。都市人口的密度愈来愈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愈来愈隔膜,与自然的距离也愈来愈远。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避难所。在此,画家所触及的不仅是人的生存环境,更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危机,也是现代人灵魂深处时时浮现的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这种精神的漂泊状态,使他们游离家园,找不到 “在家”的感觉。她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正是对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并由这种关注引发出对人类行为的自我反省和批评,这便是徐晓燕发出的意味深长的慨叹与警示,也是她艺术的当代视角与立场。 ■ 徐晓燕在位于环铁艺术区的工作室内。她的作品是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正是对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并由这种关注引发出对人类行为的自我反省和批评。 走进刘立宇的琉璃工作室,就能让人完全颠覆印象中不修边幅、昼夜颠倒、特立独行、孤芳自赏的艺术家形象,她的工作室像是一位性格温润的女性布置成的家。这位留英归来的女博士现在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作为第一批入驻环铁的艺术家,大圈中的风生水起如同手中的玻璃釉料一样变幻莫测。与绘画或雕塑不同,琉璃艺术品的美表现在精雕细琢的工艺、构思创意的造型、流光溢彩的色泽。将作品和文案并列陈设,观赏作品散发出仪式般的光泽,感受作品动人的情感叙述,细细品味生活之美。琉璃是光的容器,吸纳不同角度的光影,释放出光影互动的美感,催发随心所欲的想象空间,叙述出多样的创作语言。在与世无争的闲适中,刘立宇诉说着“琉光溢彩”的造物之美。 王非的《镜像天庭》使观者与形象之间会有些疏离感,特别是习惯了传统水墨的解读方式,目光总希望在形象出场时找叙述的时间序列,排出个因果链条,而《镜像天庭》恰恰要避开依附文字等非视觉艺术的影响,强调视觉的直观给予。画面上人潮隆起,稠密繁复,一堆砌起一堆;擦肩接踵却不关福祉,每个形象都表现出独立的竞争单元:争涌,窜跳。如此的人堆世界,形象被时间剥蚀出像霉斑状的伤痕,但他们却像不曾相识一样冷漠,每个形象和其他形象之间,似乎失去了关系。没有人知道画面的形象在哪里,他们又将归于何处,可能是飘渺浩瀚的大海,可能是云涛雾霭的天庭…… ■ 吕胜中的装置艺术《山水书房》。书架上塞满的竖立书脊面被喷绘上五代董源的山水画《夏景山口待渡图》,把传统的水墨艺术诠释成观念性的水墨文化“空间”。 环铁的未来 对于北京的艺术区而言,大批的国内外画廊入驻形成了798成功的商业文化品牌,其上世纪修建的包豪斯建筑式样也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拥有1300多位艺术家群落的宋庄,随着宋庄艺术节的举办和宋庄美术馆的建立也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位于燕山脚下的上苑艺术区不仅拥有大批的艺术家工作室,也吸引了众多的诗人、作家和艺术评论家的入驻,在北京各大艺术区中可谓独树一帜。环铁,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区,如何在包夹中打造出自己的独特品位?这是一个问题。 眼下,就北京地区而言,各种各样的艺术区越来越多,但真正像当年圆明园画家村那样追求艺术信仰的纯粹艺术群落却越来越少。随着艺术区增多,艺术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样对艺术区各自的特色品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家往往因此进驻或离开一个艺术区,这成为藏家甄别艺术区及艺术品品质的重要手段。从商业文化角度而言,798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热炒的市场泡沫催生了高昂的艺术创作成本,今天的798正逐渐成为商人和富人的乐园,而普通艺术家纷纷出逃,其中有很多人就来到了环铁。 多年以前,著名雕塑家隋建国与住在环铁艺术区的学生沟通后得知,环铁上火车的汽笛声是这里的一大景观,由此创作出了影像作品《大提速》。一个“提速”,暗含了多个不同的解读。 在北京市政府当年的规划中,环铁地区将被改造成北京几大艺术区中的“大环文化区”,园区规划的相关方案已经研讨数年。也许在“大环文化区”这一宏伟理想的感召下,环铁终能进入高速轨道,同文化产业的振兴一起,实现艺术大提速。推动文化产业逆势而上,推动文化产业振兴,既是满足繁荣文化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艺术“软实力”的需要。 ■ 环铁黑桥村附近,铁轨与村子之间竖立着一块屏障。紧挨着环铁的黑桥村与外界的联系是通过这段铁轨下的桥洞进行。整个环铁的出入口只有5个左右。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09年11期 |
|
来自: 昵称3933579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