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蝉噪迎秋气,一枕微凉楼,今日立秋

 若森知道 2023-08-08 发布于北京

今天是2023年8月8日,阴历六月廿二,癸卯兔年,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

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前结束。立秋是秋粮丰收的起点,也是我们调养身体迎接下半年的重要时点,所以咱们要对立秋这个节气倍加重视,提前在饮食和生活上做好准备。

起居上应该早睡早起,莫贪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以弥补夏季睡眠的不足。因秋季的早晚温差大,所以夜间切莫贪凉。

‍饮食上要少吃生姜、辣椒等辛辣食物。可以适量吃一些酸味的蔬果,比如柠檬、百香果等,比如立秋前后,可以经常用柠檬泡水喝,以达到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的目的。

在饮食上不急于肥甘厚腻,盲目贴秋膘。应该在膳食中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且要清淡,避免造成额外负担。

秋日将至,且喜迎秋。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大暑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立秋》
唐代: 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代: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早秋客舍》
唐代: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立秋》
宋代: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二绝》
宋代: 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
宋代:杨万里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立秋》
宋代: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渔家傲(七夕立秋)》
宋代: 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
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
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 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舟中立秋》
清代: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立秋2023》

梓 健

夏末风云乱,

雨灾洪涝愁,

蝉噪迎秋气,

一枕微凉楼。

面是2019、2020、2021、2022年的立秋节气时所作的小词,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诗词的魅力应该是即景、即情、即思、即赋,片刻间的感触借词抒叙,也是人生之美妙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