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玛瑙玉组珮

 云趣小集 2023-08-08 发布于浙江

春秋战国时,在王侯贵族中盛行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玉珮挂于身上的,汉代逐渐消亡。其后南北朝、唐,元等朝代虽偶有出土,但在当时社会中不具有较大的影响。

这是笔者收藏的一串分别由西周玉龟、战国绞丝玉弯管、西周玛瑙、战汉紫水晶算盘珠配置而成的玉组珮。其中西周玛瑙珠呈红色,但各有色差,晶莹剔透,有天然玛瑙的丝纹。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组珮中的西周玉龟,长约38毫米,高约34毫米,厚约22毫米,玉质油润,背部突起,仰头,相对头大身小,较为卡通,憨态可掬,四足,有一小尾,阴刻线为半面坡工艺,阴刻线转弯玉处呈折铁状,在阴刻线内及玉龟表面解玉砂磨痕十分明显,玉龟一侧有沁,脖、身交界处有一孔洞,用于串绳佩戴或用于串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龟被誉为国之重宝,与龙同列,奉为重大吉兆,是天下大治的象征,因而得以高踞于庙堂之上,与天地神灵列祖列宗同享世人膜拜;同时,古人又将龟崇信为灵兽,为吉祥之兽,称它能知天命、辟邪恶,将其视为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富贵安康的大宗宝物。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组珮中的此类战国绞丝玉弯管十分罕见,六只弯管都是和田籽料,长约30至60毫米不等,直径约8至11毫米不等,有的玉管有饭糁现象,其中一只玉管的一端由于受沁严重而出现玉萎缩现象,这种玉萎缩现象是鉴定古玉的重要依据或特征之一,甚至是不可仿的古玉特征,玉管弯曲,表面采用减地工艺将绞丝线凸起,玉管玉质老气,岁月磨砺感很强。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战汉紫水晶算盘珠直径约14毫米,高约10毫米,内部十分干净,未发现有天然水晶中常见的絮状结构物,中间串孔两头对钻,由于当时的钻孔技术与钻头材质等原因,明显可见两头的孔钻到中间不能完全对串,而是有交错,有的中间孔道明显呈多段。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西周玛瑙玉组珮

欢迎大家点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