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地方还在暴晒,有地方遭遇汛情,算不算多事之秋?|立秋+末伏

 杏雨轩 2023-08-08 发布于广东
大家立秋好哇,想起有谚语说:“立了秋,便把扇子丢”,今日看着外边儿格外猛烈的阳光,我开始认真思考这句话如今的真实度以及说服力
除了我所遭遇的暴晒,近来我国好多地方都遭遇了汛情,大家若要出门,须得留意天气和环境变化、安全第一

直播中国网 汛情专题

2023年的立秋,交节气于8月8日2时22分41秒,届时太阳公转到达黄经135度位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为坤(坤是啥方向?复习点此)

秋祭与农事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同时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历来颇受朝堂重视。
每到此日,我国古代的帝王们都会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这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立秋迎秋祭祀这一节俗,被各朝官家一直传承了下来。
新唐书·礼乐志》就有:“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之言;《宋史·礼志说》则曰:“立秋日,祀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西海就河渎庙望祭。”
除此之外,祭在诗歌中亦有体现,如周墀[chí](793-851年,字德升,唐朝中后期宰相、历史学家、书画家。他工于小篆,见称一时,字画颇佳,曾联合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校雠经籍刊印《开成石经》)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

秋祠灵岳奉尊罍[léi],风过深林古柏开。

莲掌月高珪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这首诗中便描写了李常侍在立秋日这天,奉诏祭岳、祈寿的祭祀仪式。这个仪式规格不低,珪币高列、三献终礼。此诗佐证了“立秋日,迎秋祭祀”这一习俗,在大唐朝廷中的延续。
但是,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的关注点,还是更多在节气对于农事的影响方面。从农事上来看,立秋这个节气,是成熟的节气、即将收获的节气。
四民月令(东汉,崔寔)载:“七月……刈刍茭。菑麦田。收柏实。”
因此关于立秋的节气诗,也有许多反映谷物将熟、预备收获的。如我们旧推文(<-可点复习)读过的齐己的诗中,就有写秋来谷熟的“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实为华夏万民生存的根基。历史上有的文人自己本身就是出身农家,也有的人曾自己躬耕垄亩,于是他们都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同时,中国儒家“家国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喜、关注百姓的生活。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癸巳夏 旁郡多苦旱 惟汉嘉数得雨 然未足也立秋》写: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

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在这首诗里,令陆大人高兴的,不是立秋带来的凉爽,而是一个百姓生活能好一点的年景。望着眼前的“香粳三万顷”,诗人真心同那些父老乡亲们一样欣喜。

物候与心事


而立秋在物候上的体现,大家是否还记得呢?——“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吴澄)。这是对黄河流域的总结,你所在的地方,可有啥立秋特有物候?欢迎留言说说~像我所在的长江流域,我觉得大约是“一候暑热续,二候秋老虎,三候雁字回”
都说“夏蝉盛鸣”,蝉是夏季的代表性昆虫,它高亢、响亮的鸣叫是夏日的音乐,而到了立秋,则变为“寒蝉”的舞台了!我对昆虫学暂无研究,暂不知夏蝉与寒蝉是不是同一种虫子,但它们显然是被先辈文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古人以寒蝉感秋、吟秋,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他们以蝉为兴,记录下自己秋日的生活景致和生活感受,记录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如唐末五代时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唐末五代文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廖凝曾仕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所建楚国[都长沙],被李景聘为彭泽县令,他任职不久便“解印归”;后复连州[今广东连县]剌史,不久又归故里。公元951年,楚被南唐攻灭后,他迁居金陵[今南京],累官江州[今九江]团练副使)的《闻蝉》就写: 

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

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一声蝉鸣叫,恰应了立秋三候,飘荡在异乡游子客心中先是惊,仿佛节候相催比鸿雁离塞更加紧迫、时节直逼寒秋。自古文人悲黄昏,奈何日斜谷静、雨过城空、异乡独行,所以,诗人感叹:最是听不得寒蝉悲鸣,见不得凉秋萧条呀!
又如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据《新唐书》],唐朝诗人。唐代宗大历年间文人,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且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和王卿立秋即事》: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诗人吟咏立秋,言说萧条从此开始,莲花枯萎、柳叶飘零、天气已凉、扇子搁置。草丛里静悄悄的,只有鸟雀穿梭在其中,水波清澈见底望得见游鱼,整个氛围都是沉静的、没有活泼的生机。
季节更替,时节变迁,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态度也难免转变,夏天的热情与活力,渐渐地变为秋天的沉稳与成熟。人们似乎,总是禁不住在这个时节回忆旧事,反思过往,甚至思索人生。
这种时候,我总认为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才是上上之选;沉溺过往若有忧伤,那便浅尝辄止、避免伤情吧!抬头远望,我们便可跟刘禹锡学学“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的潇洒!
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三伏天中的末伏(本周四开始)还在路上,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我们依旧会感到夏季的的余热。但是,请不要着急,秋天的脚步正在赶来。
的节气,新的季节,愿你在这个节气里万事如意、喜乐顺遂也愿遭遇汛情的地方尽快平安度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