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强调自然生成,在教育过程中,个体与生俱来的各种特性会影响教育的成效。但是,诸如“智商”等似是而非的人造“天生”因素,也会加剧误解和偏见。下文结合《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阅读体会,从“显性测量”和“隐性估算”,以及“现实弊端”和“未来理想”等方面,探讨人为制造的所谓“天生”因素,如何阻碍教育功能的发挥。 1904年,比奈受公共教育部长委托,开展了一项有特定项目目的的特定研究:寻找一种可以识别在普通课堂上未能取得成功的孩子的方法,以表明这些孩子需要某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智商测试由此产生了。然而,智商测试演变至今,已经完全背离了比奈原本的初衷。 如今,不论是网络,还是专业机构,都能吸引到很大一部分人去做智商测试。但是,又有谁会真的对测试的结果负责呢?智商测试结果高的人,往往兴高采烈地回家。而那些测试结果低的人呢?他们会陷入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会自卑,甚至会受到旁人投来的裹挟偏见的目光。这时候,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集中到了个人的身上,而不言而喻的是,测试方将原因归因于天生的遗传,归因于科学。“理论建立在对数据的解读上,而解读者又时常被他们自己的辩论术所蒙蔽。”他们所认为的科学,可能恰恰是先入为主的偏见。 在教育中,老师们对孩子进行正规而专业的智商测试的现象似乎并不常见,但是,有些老师总会通过一些方法对孩子们的智力进行“测量”。比如,通过孩子们上课的思维敏锐程度,通过作业的完成度,通过考试的分数等等,他们的心中早已有了“等级划分”。我们不是说这种“等级划分”是一件罪不可恕的事情,而是,老师们基于这样的“划分”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很关键的。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错误方法是,老师过分强调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是天生的,认为“你努力的上限是别人的下限”,给孩子们贴上不可磨灭的标签。这样会让他们被困在一个禁锢之中,并给予他们心理暗示,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天资不够,从而选择放弃努力和斗争,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从性质上讲,用智商和分数去衡量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标准是狭隘进而武断的。这样的做法将人当成了商品,用智商和分数给他们明码标价。通过给孩子们标“低价”而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限制孩子们的发展,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选择,影响了一生,这样的做法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我们并不是否认人天生会有智力上的差异,总有一些人是智商超群,他们或许注定就会比别人更加轻松得取得成功。但是书中提出,比奈等人更加强调创造性教育的力量,强调全面而有创造性地提升所有孩子的成绩。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后天的教育也可以在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认识到教育才是他们最根本的职责。 正是因为人的智力天生有所差异,所以教育——一个让人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过程,才变得更加神圣而有意义。正是这种差异,才显得“因材施教”格外重要。正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人生舞台是不同的,每个人拿到的人生剧本的开场也是不同的,因而充满温情地引导人们去做自己生命最好的编剧,不为“出身”所困,才显得愈发重要。 总之,个体天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应该成为个体的沉重负担,更不是谁的错误。教育中如何对待天生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教师“因材施教”面临的现实挑战。只有处理好“教育与天性”的关系,适合的教育才可能发生,才会对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发挥正面影响。教育需要承认天生差异的存在,承认遗传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更要彰显出教育自身的力量。 高教课堂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