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中美术馆|一代精神属花草——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名家师生邀请展

 暮春风 2023-08-09 发布于河南

近日,“一代精神属花草——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名家师生邀请展”在书画频道美术馆隆重举行。王培东、郭石夫、吴悦石、邢少臣、邓远坡五位当今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携各自得意门生参展,为大家奉上百余件大写意花鸟画精品之作。书画频道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为本次展览进行深度学术导览,与广大观众共同见证画坛的薪火相传与花鸟绘画的师承之道。

学术主持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Image

本次展览的主题叫做“一代精神属画草”,这个主题实际上来自于齐白石的一方印章。这方印章的内容今天来看依然深刻地点出了花鸟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山水画家要有林泉之心,花鸟画家也要有草木之心,或者说叫花卉草木之心。

Image

于洋老师进行展览讲解。

表现花卉、蔬果、禽鸟等等是传统写意画非常重要的主题。而这些主题的表现虽然简单,甚至有上千年的传统,看似简单,看似不变,但实际上在这样的一个题材上恰恰反映出写意花鸟画的灵魂性的精神属性。

Image

“一代精神属画草”展览

写意绘画是一个人造的世界,人造的精神自然。一切都按人意去创造,一切都是随心所欲,然而它不是凭空的臆造,它顺乎自然而不越矩。这就是中国写意绘画精神之所在。

——王培东

Image

王培东《五月枇杷满树金》136x68cm

王培东先生对于墨的表现凸显着传统笔墨的功夫。墨分五色,我们需要体会那些非常微妙的运笔和墨韵的变化。花鸟画和山水画、人物画一样,都讲求造型和线的准确性,这就是所谓形神之间的关系。培东先生画枇杷果,有的是用多笔点戳而成,有的则是一笔下来。他笔下的枇杷果,画得既有质感,又非常的清透可人,带有大自然的饱满生命力。

Image

贺义刚《斜风细雨不须归》

贺义刚作品《斜风细雨不须归》带有拟人化地表现。荷塘之中芭蕉叶子底下这些鸭子好像在避雨一样。

Image

赵立文《雪竹图》

像赵立文画的《雪竹图》,有很深的笔墨味道。墨竹看起来是一个很常见的题材,要画得好,要画得通透,实际上不好画。

Image

王持《盛世长年》

王持的寿桃就带有培东先生的特点,比如点笔画桃。但是学生也有自变化在里面,比如整体上色调的鲜艳度和画树干的老辣、粗砺的感觉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大写意画不是简单地用简笔画法去画客观的花草禽鱼。中国画中的大写意花鸟画,是画家运用客观世界的花鸟草木等画材能动地创造一种主体精神,是人和自然造物之间所找到的一种感情上的契合。为了表现这种契合,画家必须调动运用一切手段来完成这种情感上的需要。在大写意花鸟里,这种手段就是运用我们传统绘画之中的“笔墨”这一形式语言。

——郭石夫

郭石夫先生是这次展览的重要推动者和立论者。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既有传统花鸟画的那种笔意、运笔,还有他对于花鸟画的章法结构笔墨的理解。郭石夫先生的画笔墨非常老辣,他的运笔应该说既有海派吴昌硕的那种金石味道,也有京派那种市民文化的温润和接地气的表现。

Image

郭石夫《盛春图》435x235cm

郭石夫先生画《盛春图》这么巨大的尺幅,除了这种殿堂式的大厅堂的表现之外,在画展之中还是不太多见的。这张画的含量确实撑起展览的一个学术高度。

Image

郭石夫《盛春图》在展厅展出

原来人物画叫与真人等大、同高,这幅画是与真实的树石、花草等大,甚至于可能比真实的还大那么一点。以往讲到“吴齐黄潘”四大家,其实这幅画里边至少兼有了吴、齐、潘三位大家的那种感觉,体现了写意花鸟画是对传统的延展。

Image

陈𤋮《玉簪狸奴》(局部)

Image

于洋老师对《玉簪狸奴》进行讲解。

陈熙的作品《玉簪狸奴》带有拟人的效果,也很有表现性,画得很当代。狸奴本身是一个传统主题,二十世纪以来像徐悲鸿等很多画家喜欢画猫,陈熙的画中笔墨形质都表现得比较松驰。

Image

海德恕《荷花鹭鸶》

海德恕的作品《荷花鹭鸶》是常见的墨荷题材,全用墨法,特别在前景里边又有一些特殊的画法,表现笔墨粗砺的感觉。

Image

刘金党《冲霄汉》

刘金党《冲霄汉》可以说是带有鲜明主题的一幅花鸟画作品,表现两只雄鹰在松石之上远望,主题带有它的象征性寓意,当然也吸取了李苦禅先生画水墨雄鹰的方法和气质。

Image

马恩甫《牡丹》

牡丹也是传统花卉题材里边经常会表现的主题。马恩甫的作品表现了花开烂漫的景象,用写意的笔触,色墨结合的方式来画。

Image

孙成刚《荷花》

孙成刚作品表现的是水墨的荷花,他的画法延续了传统的笔墨,在形式感上,包括诗文题跋的内容和形式上有现代的意味。

大写意花鸟画寄情于物,强调个性与思想。物象与人际遇而相融合,物象与人感惠而徇知。故而说大写意画是人生,是哲学,是诗歌,是真善美,需要画家全部修养和功力。我学画七十余年,初心不改,有所认识。

——吴悦石

Image

吴悦石《海南观芭蕉》138x69cm

吴悦石先生作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大家,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也培养了很多具有高水平的高水准的弟子学生。展厅中有一幅吴悦石先生芭蕉题材的作品,这源于他到海南的一种生活感触。当地空气是湿润的,叶子带着水分很青翠。在他的画中,用墨的湿度来表现出青翠欲滴的感觉,然后用比较干的小笔再画出芭蕉叶子的叶茎,这幅画是用大写意的手法表现南国植被的佳作。

Image

徐宝勤《群仙祝寿》

任伯年人物画有群仙祝寿的题材,徐宝勤完全用花卉表现《群仙祝寿》,水仙、蔬果来借喻仙人的形象,饱含了吉祥的寓意在里面。

Image

孙天巍《无题》

孙天巍的作品,笔墨痛快淋漓,尤其大的浅颜色的花瓣这几笔画得松驰。

Image

张泽石《晓案烟云拥墨袍》

张泽石的画也带有吴悦石先生的气质风格。紫藤苍润的变化,尤其在干笔质感之外还有润的笔墨表现,用色彩画出通透鲜艳,跟悦石先生风格有相近的地方。

大写意画创作的真谛在于笔墨之美,传统笔墨中积淀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生命意志与精神内涵,是对物象智性生发、精神升华的价值的关键所在。

——邓远坡

Image

邓远坡《荷塘秋风》180x97cm

邓远坡对自己的创作有着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意求正大气象,画意重生动唯美。在他的《荷塘秋风》中,用大写意的笔触表现了秋风徐来,荷叶颤颤摇动,捕捉了鸭子在水中游动的速度感。文学上有一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其实中国画也是非常讲求通感的,只不过它是以笔墨的语言。美术讲用视觉的语言,实际上笔墨的语言又超越了视觉。

Image

周振清《秋实清趣》

邓远坡先生的学生也吸取了邓远坡先生的风格,把很鲜透的色彩和笔墨相结合。周振清的作品画青绿色的葡萄,娇艳欲滴,两只雏鸟画得十分生动。

Image

李光寒《春韵》

传统花鸟画中,啄木鸟题材少见。李光寒《春韵》中的啄木鸟的形象,近距离可以看到鸟的羽毛是非常美的,用写意的手法来画啄木鸟也是一种新的表达。

中国的“大写意花鸟”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对笔墨的要求很高。我主张用笔要如铁牛耕地一样,要力透纸背、力能扛鼎。笔墨当随时代,要敢用黑墨,会用黑墨;敢用焦墨,会用焦墨。

——邢少臣

Image

邢少臣《松下双鹭》90×180cm

邢少臣主张画大写意花鸟时要将笔用到极致,执笔的方式和运笔的方法都不能拘泥于成法。比如《松下双鹭》呈现对角线的构图,有着非常个性化的笔触,画家用干笔擦出枝干,用青绿色染出树枝,画得很润,然后用墨色和线画出两只鹭鸶,从中可以看出吸收了八大的特点。

Image

盛鸣《老宅印迹》

盛鸣的作品表现的是老宅子里边的景象,吸取了邢少臣先生的典型的焦墨画法来呈现。除了家具之外,还有小动物的形象,这种对居住环境的描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Image

王迪《鸣虫闹京城》

Image

于洋老师对《鸣虫闹京城》进行讲解。

王迪《鸣虫闹京城》是很有想法的一张作品,用水墨来表现笼子,黄绿色点缀出了蝈蝈形象,远看仿佛能听到虫鸣声。

Image

王旭《秋塘墨韵》

王旭的作品有一点制作性和现代技法在里边,包括用揉以及加一些颜料来控制墨荷的质感。鸭子的画法还是有邢少臣先生的风格。

本次以五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具有高水准的写意花鸟画的名家和他们的学生共同构成的展览,让我们能够走进当代的写意花鸟画。而他们的传承体系,对于今天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和示范性的价值。

展览信息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