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宣布,将严打充电“霸位”行为。官方表示,已进一步加强场站管理水平,全方位布局监控,检测场站情况,增加巡检次数等。如果发现有车主“霸位”,会通过信息、电话等方式提醒车主,并从占位开始,按照1元/分钟进行收费。如果车主不按时缴纳费用,将影响其在自营充电站的正常使用。此外,还预留了30分钟的时间,以防车主在完成充电后不能及时拔枪。 这条消息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原因也很简单,饱受充电“霸位”行为之苦的车主,并不在少数。夏日炎炎之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充电的地方,位置却被一辆不在充电的车辆“霸占”,找不到车主,也没人能来管,此时此刻的心情会有多么烦躁、无助,相信大家都能有体会。也因此,某新能源汽车品牌打击充电“霸位”行为的举动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其实,对充电“霸位”行为,全国各地早已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比如,2021年北京市《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首次提出“占用电动汽车泊位的燃油汽车和充电完成后超过一个计时单位仍未驶离的电动汽车,可采取阶梯式价格标准进行收费,单位时间收费最高不超过普通车位当前收费标准的150%”。又比如,《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禁止妨碍他人使用机动车公共充电桩的不文明行为。 但问题在于,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按理说,公共停车场的管理员应该引导已完成充电的电动汽车及时驶离电动汽车专用泊位,引导没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勿占用电动汽车专用泊位。但在实际生活中,管理员因为没有执法权,也缺乏管理的有效手段,除了劝告之外只能束手无策。 进而言之,某新能源汽车品牌打击充电“霸位”的做法值得点赞,但毕竟局限在了品牌的自营充电站,尚不能在社会范围内引起更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更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乃至整个社会跟上步伐,加大对“霸位”行为的打击力度。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中就明确提出,“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大宗消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对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类似充电方不方便的使用感受和体验,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是否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因此,是时候加大打击“霸位”行为的力度,把充电位置留给真正有需要的用户。 当然,打击“霸位”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简单地说,大家充电的地方更多了,充电的流程更方便了,“霸位”的现象自然也会逐渐减少。总之,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别让“霸位”消磨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
|
来自: skysun000001 > 《民主法治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