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文庙系列——定州文庙

 智宇张瑾 2023-08-09 发布于甘肃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刀枪街1号。唐大中末年(约857~858年),定州帅卢简求废佛寺创修定州文庙。定州文庙占地12629.4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北院坐北朝南,有东、西、中三个相邻的院落,建筑布局为中轴式。

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中院为大成殿、戟门、棂星门;西院为明伦堂。南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式的节孝祠。2013年5月3日,定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大中末年(约857~858年),定州帅卢简求废佛寺创修文庙。定州文庙始建。唐天佑十三年(916年)七月十九日始,北平王、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对定州文庙进行扩修;天佑十五年(918年),扩修完工,文庙已有正殿、三礼堂、斋院、学院、讲书堂等建筑,学院和讲书堂的创建使定州文庙庙学建设初具雏形。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定州知州韩琦拓修定州文庙,形成了前庙后学的格局,定州官学正式成立。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时任定州军州事韩绛在文庙西为韩琦立庙塑像,是为韩魏公祠。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定州知州苏轼于中山后圃偶获雪浪石,移至文庙正殿之后,并建“雪浪斋”。

金末元初,定州文庙因战乱“焚毁殆尽,荒基零础,仅存故物”;“庙仅存,而其田尽没矣”。元至元年间,中山知府齐询于“籍城地塍三百五十七亩有奇,岁入租于学”,于是“庙祀始有供,学宫弟子有给焉”,文庙的祭祀活动和教学活动才稍有恢复。

元大德五年(1301年),监府总都秃鲁迷失、同知僧奴等用学租买砖瓦,修建了考斋十楹;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颁旨加孔子“大成”之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为表尊崇和免于风雨侵蚀圣旨碑。元延佑六年(1319年),中山府监府别理燮劢等割俸征工,在文庙内建加号碑楼。

元元统二年(1334年),定州文庙师儒张从先立郕国公(宗圣曾子)和沂国公(述圣子思)塑像,为“东西列序,冕服南向”;周源出资对圣殿(大成殿)进行维修。元至正八年(1348年),中山知府石郁维修文庙;至正十二年(1352年),中山府监府大公增设文庙两庑祭祀礼器。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知州项昌铭对讲堂(明伦堂)进行扩建,建“正堂其楹六,辟肄习之地,其斋四,爨有厨,膳有室”。明宣德十年(1435年),训导黄宪建文昌宫。明正统九年(1444年),州牧许让增修定州文庙。明天顺七年(1463年),州牧邱俊增修定州文庙。

明成化七年(1471年),知州韩文“首建大成殿五楹,斗拱井藻丹碧辉炫;次建两庑,曲廊四十有二间,内外宏敞,阶所端邃;又次筑墉以缭之,中塑圣贤像,并祭品供具;又以其余力修饬讲堂、斋庐、庖鼎、廪馔之处”。

到成化十三年(1477年),维修工程完工,是定州文庙维修史上较大的几次维修之一;成化二十年(1484年),因韩魏公祠“岁久祠坏”,知州裴泰将其改建于文庙东侧,改建后的韩魏公祠“为堂四楹,高亢疏达”;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以“学居庙后非制,增市学地,改建明伦堂于庙之西北隅,复修饰诸廨舍”。

经过裴泰的增市学地和文庙的西延,文庙格局由韩琦时的“前庙后学”变为“东庙西学”,为后来东、中、西三院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州牧官贤建玩玉亭,与雪浪斋相对,后改称仰苏亭。明正德二年(1507年),定州府推官署州事邵廷瑗辟庙后路;正德十四年(1519年),州牧王琼移苏公祠于众春园;正德十五年(1520年),州牧倪玑“市地扩令方正,建讲堂于明伦堂后,葺诸号舍”。

康熙十二年(1673年),捐金倡修文昌阁;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州牧韩逢庥督修明伦堂;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定州文庙维修大成殿,大成殿“万世师表”匾额上方木檩处的刻维修铭文。清雍正二年(1724年),文庙内建忠义孝悌祠;雍正三年(1725年),建名宦祠;

雍正八年(1730年),州牧王大年将康熙年间黄开运重建的泮宫、育贤两坊拆除,重建两坊——前为“仰之弥高”,后为“宫墙万仞”,以“内外照于日月,用以宣畅士风,固一举目可得”;雍正十年(1732年),修崇圣祠;雍正十一年(1733年)修棂星门,为六柱五门式。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秋,知州沈鸣皋捐俸倡修,修正殿(大成殿)五楹,扩建并增高两庑,加固泮池垣墉,落架重修明伦堂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州牧秦学溥倡众重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知州郭守璞对文庙进行维修,设学道门。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州宝琳捐制文庙祭器,并恢复中断多年的文庙祭孔乐舞;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宝琳对文庙修整,在原址重建崇圣宫(即崇圣祠)和文昌阁,此次大修是定州文庙历次维修中范围最广、最彻底的一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宝琳将原位于衙署东面的节孝祠移至文庙棂星门之左,礼门之外。清咸丰元年(1851年),知州宝琳在定州文庙内增补新柏,成活398棵清宣统元年(1909年)年,庙学制度废除,定州文庙官学取消。

民国三年(1914年),定县县长孙发绪将儒学旧房舍辟做女子教室,创办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位置相当于道光时文庙的西院和北院,后为冀中职业学院占用。而文庙中院、东院和南院的节孝祠作为祭祀区仍然保留。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任定县知事的何其章重修文庙大成殿等建筑,并彩绘。

1959年,定州文庙中院被辟为定县地志博物馆,大成殿、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用作文物展室,东院为博物馆办公区,中院、东院和南院节孝祠的保护工作由博物馆负责。1988~2007年,定州文庙多次维修,除明伦堂外,文庙建筑基本保持着清道光时的建筑格局。

定州文庙建筑格局:面积仅约为道光时期的二分之一,分南北两部分,北院坐北朝南,有东、西、中三个相邻的院落,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中院为大成殿、东庑、西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西院为明伦堂、大门、仪门。南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式的节孝祠。定州文庙共有单体建筑32座,殿宇楼阁厅堂等135间。

定州文庙主要建筑:定州文庙主要建筑有崇圣祠、魁星阁、大成殿、戟门、棂星门、明伦堂等。棂星门棂星门,为文庙的正门,建于明代,明末毁于战火,1996年又落架重建,使之恢复原貌,为四柱三楼式建筑,四柱为盘龙通天柱,明代风格明显。棂星门

戟门,文庙的二门,“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因门前列戟二十四支以示威严而得名。戟门为三间三开式,古代皇帝祭祀时,要走中间这道门,而其他文武官员要走两侧的门,以显示等级差别。戟门

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9.5米,单檐歇山顶,上铺黄绿琉璃瓦,高大堂皇,为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殿内有孔子及其四配和十二哲人像。

魁星阁魁星阁,始建于元代,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原址上重建。三层木结构楼阁高耸于方形台基之上,此阁歇山式,四角飞檐,形制古朴壮观,为古人祭拜魁星的场所,阁内有魁星塑像及定州部分进士举人事迹介绍。

东坡双槐东坡双槐,相传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亲手所植,故称“东坡双槐”。

东坡双槐东侧配房为名官祠,展示苏东坡生平。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苏东坡以双学士贤衔出任定州知州,当时定州“市井萧条”“边政颓坏”,为改变这种状况,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整顿军纪、严明法纪、惩恶布新,其次强兵保境、实施军民联防;教民艺稻,兴修水利开拓生产,在勤于政务之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和艺术佳作,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存有他发现的“雪浪石”,手植的“东坡双槐”,造访过的“定州塔”“文庙”等,他创作的秧歌曲至今传唱,创酿的“中山松醪酒”经几代传承为定州名品佳酿,苏东坡在定州虽然短暂,但他的举措造福了定州百姓,同定州人民建立的持久的、亲切的关系会世代相传。

苏轼(101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22周岁进士及第,一生历仕四朝,一惯推行“丰财”“强兵”“择吏”革新的主张。官至礼部尚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今谓“陨石”又有“飞石”之称,据清《定州志》记载,州治西二里许,道左有石,横斜三四尺,厚一尺七寸,其质浑朴坚洁,色赤黄如璞玉。相传有星坠于此化为石,故称落星石。昔日曾将此石奉为神物,今移入本馆供人观赏,且录“卜算子”一首,以增游人兴致。

乡贤祠记载定州人郝浴的生平。郝浴(1623—1683)字雪海,号复阳,河北定州人。《清诗搞》清代著名贤臣爱国志士,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因其非凡的才干和胆略,顺治八年升任湖广道御吏,巡按四川,期间为民请命,解救苍生,安抚边陲。因多次疏发吴三桂被吴悔恨凑赅, 顺治11年,流徒盛京(今沈阳)并于铁垦地筑室,讲学授徒,深寻治国救民之道,郝浴过人的“才、学、识”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于康熙14年(1675年)奉旨还朝他不负圣望,运筹帷幄,多次上书陈谏,因有每天上朝三本的习惯,人称“郝三本”。

郝浴生于朝天启三年(1623年),他少有异禀,熟读兵书,少有志操,负气节。16岁时曾立志“澄清斯事”,当时随战火纷飞,他仍于严寒苦读中刻苦读书,“士君子生斯事,当做天下第一流人,行天下第一流事”

顺治六年,1649年郝浴赴京科考,文中,侃侃议论国事,颇为考官看重,中进士。廷对时, 抒发恤民之策,才识初露,得到皇帝赏识,继升任为刑部主事。郝浴因其非凡的才干和胆略成为清帝得力的谋士。顺治八年被提升为湖广道御史,并委以钦差大臣的重任,巡按四川。

郝浴入川赴任,顺治如年,四川严重灾荒,郝浴非常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上述请求免除牛祖,建议军兵,照籍屯田,自给自足。奏疏得到皇帝的获准,同时整顿吏制,鼓励农耕,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康熙12年,吴三桂起兵叛清,气势嚣张,魏象枢等重臣上疏举荐郝浴“学、才、优”,不宜终弃,臣皆愧不及,即让职无所心愿。康熙皇帝为之感动,康熙14年,郝浴奉旨还朝!官复湖光道御史。临行前,郝浴把所有的家产捐给当地官府,将居处定名为“银岗书院”,在历届官府重视下,之后成为文化教育中心,培育了大批学者仁人。1910年,12岁的周恩来所读“银冈书院”,激发了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戟门是文庙二门,进入北院,北院院落宽广方正,满院古老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经阳光照射,滿地青砖被点缀成斑斑点点的光影,树上几只小鸟啼叫,给幽静安宁的文庙增添几分生机。

北院东南角,戟门东边小门入口处有一颗特种树!称谓“槐抱椿”。

不知何时,紧靠一棵古老枯干腐朽的老槐树长出一棵树新椿树,构成古槐环抱形状!所以称之为“槐抱椿”。

怀抱椿是河北省城镇古树名木保护单位,保护等级二级,树龄龄100余年。

东廡、西廡展示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东曲阜)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三岁时,家道中落,随母亲迁居鲁国城内,在寒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孔子自幼便虚心向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办事极为认真,在作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管吏时,他格尽守职,政绩显著,引起国君的注意。

孔子30岁时开始创办私学,从事教育活动,他主张“有教无类”,曾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文化教育推行到民间,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教学的同时,孔子还不断向老子等著名人物请教学习,以充实自己思想修养的内涵,孔子追求的最终目的在于研求为政和做人之道,他主张“学而优则仕”,50岁左右从政,先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

北院的东北角,东廡北顶山龙凤石碑。有人把此碑奉“神碑”。逢家庭、考学等之事,到此碑祈祷。“ 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北院的西北角,西廡的北顶山石碑

定州文庙历史文化:定州文庙始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所依据的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的《直隶定州志》中刊载的两篇碑文,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定州知州沈鸣皋的《重修文庙记》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定州知州郭守璞的《重修文庙碑记》,均记载定州文庙创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

定州文庙文物价值:定州文庙是河北省保存最大,建筑格局保持最为完整的孔庙古建筑群,它的兴建和延续为研究定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定州文庙文物保护:1982年7月23日,定州文庙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维修南院节孝祠。1992年,按照山东曲阜孔庙的形式恢复大成殿内塑像。1993年,维修魁星阁。1995年,按照清道光二十九年的格局复建棂星门。

1998年,维修东、西官厅。2001年,维修西庑。2004年,维修崇圣祠。2005年,维修名宦祠、乡贤祠。

2006年,按清道光时期的格局恢复戟门。2007年,维修东庑。2013年5月3日,定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