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Loading69 2023-08-10 发布于四川

李姓,是人口大姓,也是开国将军较多的姓氏,1955年-1964年,我国第一次授衔,李姓共诞生6位上将,6位中奖,108位少将。李姓开国将军,江西最多,有18位,我们山西有两位李姓开国将军都是晋升少将,他们分别是李懋之和李文一!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在山西47位开国将军中,李懋之是最长寿的。可能很多人对李懋之将军没有印象,不过提起陈赓大将和他创建的哈军工,大家就会有所触动。因为哈军工是我国现在很多知名高校的前身,比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都是在哈军工基础上建立的。而李懋之少将就参与了哈军工的创建工作,他是陈赓大将的得力助手。

搞军工学校,那么离不开知识,李懋之少将在解放军中,属于知识分子,1927年考入冯玉祥的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随冯玉祥部参加了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冯玉祥麾下的吉鸿昌部队任参谋,在察哈尔等地与日伪军战斗。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在北伐多次战役中取得优异战绩,他所率的部队因此被称为“铁军”。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吉鸿昌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次年,中原军阀大战爆发,冯玉祥所率领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不得以接受蒋的收编,并接受蒋的一系列安排。

李懋之少将追随吉鸿昌将军多年,受到吉鸿昌将军的感染:“半壁河山,业已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这首诗是吉鸿昌率领抗日同盟军即将奔赴战场时的动员大会上所赋,铿锵有力地展现了吉鸿昌将军为报国恩,愿为国死的壮志豁达之情。1931年九一八爆发后,李懋之的长官吉鸿昌要求抗日,但是老蒋安排他去围剿红军,吉鸿昌不从,被老蒋解职,强令他到国外考察实业。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吉鸿昌

此后,吉鸿昌在天津的法租界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开会时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后来不幸被“法租界”警局逮捕。蒋介石知道吉鸿昌被逮捕了,通过行贿的方式将吉鸿昌押解到自己控制的国民党“北平军分会”,当年吉鸿昌被判处死刑,就地枪决。李懋之少将见到长官遇难,内心沉重,为此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解放军。

抗日战争时期,李懋之任太岳区决死一纵队参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决死一纵队二一六旅参谋长,太岳纵队第二十五团参谋长,三十八团参谋长兼围困沁源指挥部总指挥,积极展开地雷战、麻雀战、蜜蜂战和交通伏击战,迫使日寇寸步难行,使其“山岳剿共试验区”计划彻底破产。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1947年李懋之随陈谢兵团渡过黄河,挺进中原,创建豫陕鄂解放区。解放后,李懋之担任三兵团副参谋长,参与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建工作,他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61年,李懋之晋升为少将。在特殊时期,军事工程学院停止办学,1978年,在时任二炮副司令员李懋之将军的倡议下,主体迁到湖南长沙的军事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得以恢复办学,并更名为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

老将军对国防建设非常关心,1993年10月10日,96岁的老将军李懋之为国防科技大学第一干休所题词,勉励青年官兵继承革命精神,将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为国家建设再立新功。李懋之将军在军事工程学院任职近20年,为院校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姓李,少将军衔,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老部下,享年103岁

2009年老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在山西四位百岁开国将军中(张中如、王晓,阎捷三、李懋之),他也是山西最长寿的开国将军!

如果您有幸看到本文,请为国防事业奋斗终生的李懋之将军点赞!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