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分析

 暮雨晨钟 2023-08-10 发布于天津

NOW

图片

            本文字数约3800字,阅读预估需要5-6分钟

    这篇读书报告我主要是围绕资本论来展开。《资本论》第一卷讲的主要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其目的是分析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研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第二卷进一步说明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它说明的正是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的实现形式。第三卷的中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的平均化以及剩余价值的分割等问题。下列是《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方面进行的分析。

NO.壹

《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分析

    《资本论》一共有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中,第一卷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剩余价值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有不少经济学家研究了它。例如威廉·配第认为剩余价值只存在两种形态:地租和利息;洛克认为利息(剩余价值)是一种政治发明,产生于所有权;休谟把地租视为剩余价值的根本形态;重农主义者说只有农业劳动才能产生剩余价值;亚当·斯密超越重农主义的理论,在他看来,地租、利润和利息,都是剩余价值的不同形态。

    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虽然触及了剩余价值,但就如中世纪的化学家曾研究过氧化现象,却把它误解为“燃素”一样,他们都不明白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拉瓦锡用氧代替了“燃素”,马克思也用“剩余价值”代替了前人各种模糊不清的理论。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的“干活给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其中,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剥削掉了,资本家的剥削就是指资本家通过种种手段,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理解这个并不难。《资本论》第一卷中便研究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分析了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如何被资本家剥削的。在当时,工人可能认为工资是应得的,资本家通过预付工资或提前说定工资等方式让工人认为自己的劳动力就值资本家所说的那么多,而工人的后代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潜移默化认为自己是要为资产阶级工厂主服务的,甚至出现了大量使用童工的现象,资本家们疯狂地吸食着工人的血肉,剥削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剥削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太熟悉的东西,反而容易被忽视。《资本论》中对资本家的描述是这样的,资本家是占有生产要素,依靠经营企业,雇佣劳动者,赚取利润的人,包括产业资本家、手工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等。一般而言,那些雇佣工人为自己工作,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控制了整个生产过程的人,就能被称为资本家。《资本论》中,与工人挂钩的是剩余价值,而与资本家直接挂钩的就是剥削,那么什么是剥削呢?《资本论》第三卷“竞争的假象”这一章中描述了产品与产品之间存在着竞争的现象,而在竞争的背后,包含着资本的分配,商品的价格是由工人的劳动工资、资本家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这三个部分组成。在其中,利润与地租占大头,有时候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还可能是同一人。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平均价格,即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价格决定的。后者上涨或下跌,前者也会随着上涨或下跌。那也就是说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使工人的工资上涨或下跌。而这种竞争中出现的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了工资的上涨或下跌,这就是一种假象。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利润和地租的价格必然和劳动以及由劳动创造的价值无关。在资本家眼中,工人只需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维持能够使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就可以了。竞争影响了分配比例的变化,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便由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按照这些分配比例所瓜分和享有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和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可以说是成正相关的。

图片
图片

NO.贰

《资本论》 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

   《资本论》原名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全过程的生产关系,解构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特殊历史性的制度,它必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灭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与早期的生产形式和社会形式之间的差别进行了缜密的科学分析。《资本论》第一卷探讨了这一核心问题,阐述了私有财产所有者之间普遍存在的商品交换的意义,尤其阐述了价值和抽象社会劳动的出现及其主导地位。《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并没有提供其所分析的资本主义形成史方面的具体信息。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他的目的是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而剥削的剩余价值转化成了资本。而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资本主义并不会也不能限制资本的扩张,因为资本的自然属性之一就是扩张性,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具有逐利的性质。因此,当资本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以左右政权,试想一个国家的政权都由资本所操控,将国家作为资本的机器,将国家作为资本的工具服务于资本,这对于人民来说是有隐患的。《资本论》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像是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的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资本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资本家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殖,是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正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东西。在书中有一段描述也令我印象深刻:“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也正如《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那般,'纯粹的资本若无道德制约,世界将无比混乱'。

图片

NO.叁

《资本论》关于失业现象的分析

     《资本论》中描述了资本家是如何和对工人进行剥削与压榨。尽管工人为资本家创造了一块面包的价值,但是工人却只能得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包皮。工人靠着这些面包皮恢复劳动力,从而满足劳动再生产的要求,源源不断地为资本家创造利润。资本具有逐利性,而不在乎人性,使得工人一步一步地被压榨,不仅延长了工作时长,还加强了劳动强度,资本啃食着工人的血汗,甚至是掠夺了工人的生存条件。工人们的生活黯淡无光,资本家灯红酒绿的生活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发展,资本也逐步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危机,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过剩了,正如书中所描述的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一般。棉纺织业已经生产过剩了,造成了产品堆积的现象,工厂主通过改良机器,更换原料等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成本的改良,机器的改良使得劳动时间降低了三倍,相应地,工厂主在工人身上采取了降低工资和裁员的方式,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工人,尽管工人进行了罢工反抗,但最终迫于各方压力还是失败了,这极大地加深了工人阶级的痛苦。根据当时的报告,棉纺织业工人中,当时充分就业的占8.5%,半就业的占38%,失业的占53.5%。所谓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完全处于闲置状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必然出现劳动力供给的增多以及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马克思将资本的增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在资本经济关系条件下分析得出这种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规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失业的本质就是劳力商品的相对过剩,即超过资本平均增殖需要的劳动力人口的过剩。失业即意味着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而对于失业的工人来说,他们只能另谋出路,即使工资依然少得可怜,但是只要能领到工资,他们什么活都愿意干,包括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因为工人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工资来填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当时整个资产阶级都在盯着工人,这是资产阶级老爷们的黄金时代,不想饿死,工人就只能按照对资产者最有利的且不能拒绝的价格去工作。

    总之,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及其影响。随着社会发展,资本不断扩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越发突出,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危机,引发了大面积的工人失业,《资本论》正是从资本主义的全过程的生产关系出发,解构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图片

本期作者:王海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2022级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