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世间尤物难留连

 昵称45109175 2023-08-11 发布于浙江
唐宝历元年(825年),五十三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在任一年多,他整修了七里山塘,先后十二次游历虎丘,重开了虎丘寺路,种植了桃、李、莲、荷二千余株。期间,他还凭吊了虎丘真娘墓,并怀着无限惋叹之情,写下了《真娘墓》诗,称:“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其“死党”刘禹锡则作《和乐天题真娘墓》诗云:“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褥绣带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题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吴王姣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白居易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这要追溯到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其外祖父陈润,生卒年不详,唐代苏州人。大历五年(770年),举明经。大历六年(771年),中奇才异能科。授徐州古丰县尉。白居易曾作《朱陈村》诗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后调坊州(今黄陵)鄜城(今洛川)县尉,官终鄜城县令。约贞元十年(800年)之前,陈润去世。其人工诗,曾作《罢官后却归旧居》诗云:“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竿。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唐末诗人张为曾在《诗人主客图》中,将他列为“高古奥逸主孟云卿之及门者”。其夫人太原白氏,七十岁去世,白居易为之撰写了《唐故坊州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墓志铭并序》。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白居易《真娘墓》)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看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陈润《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陈润《登西灵塔》)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陈润《送骆征君》)

稍早些的大历四年(769年),四十出头的白居易父亲白季庚,迎娶了小自己二十六岁的陈润女儿(亦其嫡亲外甥女)。建中元年(780年),白季庚升任徐州别驾,白居易的六哥则在安徽符离(今宿州)主薄任上。年届弱冠的白居易随母居住于符离,其母还时不时会带他去古丰县的外公家。白居易还喜欢喝陈润一脉陈孝仙所酿之酒,陈孝仙曾教他酿酒的方法。大和三年(829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作《池上篇》云:“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并序称:“先是颍川陈孝仙与酿法酒,味甚佳。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

而最早记录真娘的,则乃唐代宰相诗人李绅,其《真娘墓》诗云:“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并序称:“真娘,吴之妓人,歌舞有名者。死葬武丘寺前,吴中少年从其志也。墓多花草,以蔽其上。”“海内名士”张祜亦作有《题真娘墓》诗,云:“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伤心一花落,无复怨春辉。”


时文人雅士每过真娘墓,不免对绝代红颜怜香惜玉,多有凭吊之作。“唐人游此者多有篇咏”,并辑录有《虎丘寺题真娘墓诗》一卷。会昌元年(841年),高中进士的苏州人谭铢,对此“亦题一绝,讥词人之重色。由是稍稍息笔。”其诗亦因以知名。真娘,后人亦唤作贞娘,本名胡瑞珍,唐代歌妓,出生于京都长安一书香门第。她从小聪慧、娇丽,擅长歌舞,工于琴棋,精于书画。为了逃避“安史之乱”,她随父母南逃,路上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被诱骗至山塘街“乐云楼”妓院。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陈润《阙题》)

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陈润《赋得浦外虹送人》)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陈润《赋得池塘生春草》)

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月上殊开练,云行类动波。寻源不可到,耿耿复如何。(陈润《赋得秋河曙耿耿》)


因其才貌双全,很快名噪一时,被誉为“吴门女郎”、“吴中佳人”;但她却卖艺不卖身,守身如玉。其时,苏城有一富家子弟名叫王荫祥,人品端正,还有几分才气,偏偏爱上青楼中的真娘,想娶她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绝。王荫祥还是不肯罢休,用重金买通老鸨,强行留宿于真娘处。真娘觉得已难以违抗,为保贞洁,悬梁自尽。王荫祥得知后,懊丧不已,悲痛至极,斥资厚葬真娘于虎丘,并于墓上建亭纪念,墓前手栽鲜花,植为“花冢”,并发誓永不再娶。

传说茉莉花在真娘死之前没有香味,死后其魂魄附于花上,从此茉莉花就带有了香味,所以茉莉花又称“香魂”,茉莉花茶又称为“香魂茶”。晚唐范摅曾在《云溪友议》中称:“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慕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有举子谭铢者,吴门秀逸之士也,因书一绝。后之来者,睹其题处,稍息笔矣。诗曰:'虎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金皇统二年(1142年)进士、户部尚书高德基则在《平江记事》中云:“真娘,唐时名妓也,墓在虎丘剑池之西,往来游士多著篇咏,惟王黄州(即北宋王禹偁)题刻甚佳。其诗云:'女命在乎色,士命在乎才。无才无色者,未死如尘灰。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香魂与腻骨,消散随黄埃。何事千百年,一名长在哉。吴越多妇人,死即藏山隈。无色固无名,丘冢空崔嵬。惟有真娘墓,客到情徘徊。我是好名士,为尔倾一杯。我非好色者,后人无相咍。’”

两岸杨花风作雪,一池荷叶雨成珠。暮猿啼处三声绝,寒雁归时一叶秋。一双泪滴黄河水,愿得东流入汉宫。(陈润《送王昭君》)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谭铢《真娘墓》)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或接白云堆,或暎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谭铢《题九华山》上)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谭铢《题九华山》下)

谭铢,一作谈铢,字彦良,生卒年不详,唐代苏州人。他初为广文生,曾习佛学,亦善文学。会昌元年(841年),高中进士,曾为苏州盐院官。咸通十一年(870年)前后,又任池阳(今池州)地方官;并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云:“动用一心,为万法因。忘因无法,得本归真。”被罢职后,优游九华山,写下了《题九华山》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其性更趋淡泊。

而撰写了《云溪友议》的范摅,自号五云溪人、云溪子,约唐开成二年(837年)出生于苏州吴县。他年轻时曾游历秦、吴、楚、宋,遍访山水名胜,与寒素之士诗酒酬和,多记遗闻逸事。咸通十年(869年),一度客居湖州霅川。后居越州会稽(今绍兴)镜湖上源五云溪(即若耶溪)畔,与隐居镜湖的诗人方干来往,仰屋著书,行善有德,布衣以终。光启年间,范摅去世。平生则还著有《词林》。曾任推官的李咸用作有《悼范摅处士》诗,云:“家在五云溪畔住,身游巫峡作闲人。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虽有公卿闻姓字,惜无知己脱风尘。到头积善成何事,天地茫茫秋又春。”

其根据游历记闻所作的笔记小说集《云溪友议》,记载了唐开元后的异闻野史,尤以诗话为多。其中三分之二篇幅谈及唐诗故事,多为名家逸事,故事也曲折离奇。所录遗篇琐事,多为乾符二年(875年)进士、司勋郎中孟棨的《本事诗》所不载。其中传奇色彩较浓的部分条目如《玉箫化》、《题红怨》、《萝遇》等,或被改编为传奇,或被改编为戏曲,或被改编为大曲,或被增饰扩充。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陈润《宿北乐馆》)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罗隐《姑苏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翠余长染柳,香重欲薰梅。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沈亚之《虎丘山真娘墓》)

三吴时俗重风光,未见红儿一面妆。好写妖娆与教看,便应休更话真娘。(罗虬《比红儿诗》之八十三)

他自己亦在《云溪友议》序中称:“近代何自然《续笑林》,刘梦得撰《嘉话录》,或偶为编次,论者称美。余少游秦、吴、楚、宋,有名山水者,无不弛驾踌躇,遂兴长往之迹。每逢寒素之士,作清苦之吟,或樽酒和酬,稍蠲于远思矣。谚云:'街谈巷议,倏有裨于王化。野老之言,圣人采择。’孔子聚万国风谣,以成其《春秋》也。江海不却细流,故能为之大。摅昔藉众多,因所闻记,虽未近于丘坟,岂可昭于雅量。或以篇翰嘲谑,率尔成文,亦非尽取华丽,因事录焉,是曰《云溪友议》。倘论交会友,庶希于一述乎?”

范摅育有一子,早慧,七岁即能诗。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尤袤在《全唐诗话》中有记:“吴人范摅处士之子,七岁能诗。《赠隐者》云:'扫叶随风便,浇花趁日阴。’方干曰:'此子他年必成名。’又吟《夏日》云:'闲云生不雨,病叶落非秋。’干曰:'惜哉,必不享寿。’果十岁卒。”

而与之同一时期的顾在镕,字士容,生卒年不详,唐苏州吴县人,乃南陈黄门侍郎、光禄卿顾野王的七世孙。光启二年(886年),他与嘉兴陆扆等同登进士第。其后,荣归故里,特地捐资重修了光福塔、光福寺,以作纪念;并赋《题光福上方塔》诗云:“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势翻空。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疎林堕碎红。汀沼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清“三修先生”顾震涛在《吴门表隐》中有称:“唐顾在镕诗碑,在光福寺,碑文漫漶,赵孟頫重临,字句交辉,为光福二绝。”

冰肌玉骨有遗妍,粉作娇云黛作烟。知有香魂埋不得,夜深岩底月中仙。(杨备《真娘墓》)

当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娱宾得二丘。白发重来故人尽,空余丛桂小山幽。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风流使者人争看,知有真娘立道边。舞衣歌扇转头空,只有青山杳霭中。莫共吴王斗百草,使君未敢借惊鸿。(苏轼《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往事星移物换,旧游雨冷云沉。真娘墓草几回青。问著寒潮不应。何处芙蓉别馆,依前杨柳离亭。东风吹泪入重扃。为唤香魂教醒。(王同祖《西江月·往事星移物换》)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刘克庄《六如亭》)

再往上追溯到顾野王的曾孙顾胤,生年不详,唐苏州吴县人,原籍吴郡盐官(今海宁)。他博学多识,“以史学称当世”。贞观十二年(638年),奉召以秘书郎参编《括地志》。贞观十六年(642年),书成。永徽五年(654年),被荐为“有才干”,所参修《太宗实录》书成,以功加朝散大夫,授弘文馆学士。显庆元年(656年),以起居郎参撰《武德贞观两朝国史》。书成,加朝请大夫,封余杭县男。显庆四年(659年),以著作郎参修《今上实录》。龙朔元年(661年),以崇贤馆学士参修《瑶山玉彩》。龙朔三年(663年)书成,迁司文郎中。

麟德元年(664年),又参修文学总集《芳林要览》。约乾封二年(667年),顾胤在任上去世。平生还著有《汉书古今集义》,合撰有《丽正文苑》。《旧唐书·薛收顾胤传论》有称:“顾胤清芬,可观彝范,积善余庆,其有子哉!”其子顾琮,生年不详,唐苏州吴县人。曾官补阙。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官至天官(吏部)侍郎。秉性公直,“时多权幸,公行嘱托,琮不堪其弊。”他曾因官斋见壁画,指谓同位曰:“此亦至苦,何不画天官掌选乎?”长安元年(701年),又以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松林际晚鹤飞回,一片荒碑卧草莱。颜色不随尘土化,润边犹有野棠开。(赵希迈《真娘墓》)

歌声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几落花。休恨天家无分到,汉妃青冢落胡沙。(林景熙《真娘墓》)

何处真娘墓,云埋断石根。夜深风雨急,谁唤海棠魂。(顾瑛《虎丘十咏·真娘墓》)

金钗葬小坟,杨柳寺前村。已断花间信,空归月下魂。山莺留曲韵,草露带啼痕。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高启《姑苏杂咏·真娘墓》)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馆娃香径走糜鹿,清夜鬼灯明绛纱。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西施去后屟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李祯《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唐至德二年(757年)进士、饶州(今鄱阳)录事参军戴孚曾在《广异记》中称其:“顾琮为补阙,尝有罪系诏狱,当伏法。琮一夕忧愁,坐而假寐,忽梦见其母下体。琮愈惧,形于颜色。流辈问,琮以梦告之,自谓不祥之甚也。时有善解者贺曰:'子其免乎!’问何以知之,曰:'太夫人下体,是足下生路也。重见生路,何吉如之!吾是以贺也。’明日,门下侍郎薛稷奏刑失人,竟得免。琮后至宰相。”

长安二年(702年),顾琮在任上去世。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司门员外郎张鷟在《朝野佥载》中有记:顾琮刚被提升为三品官(天官侍郎),有子婿前来拜见。当时大门刚刚建成,顾琮骑马到了门前,但他的马却喷鼻倒地硬是不进门。顾琮便用马鞭抽打,马便跳跃着进了门,其随从们的马也都是这样。不一会儿,大门则无故倒塌。顾琮很是不高兴,于是就病倒了。郎中员外等人前来探病,顾琮说:“不应该升为三品,承蒙你们这些人抬举,我自己知道不会好了。”没过十多天,他真就死了。


万里将行,剪灯重伴西楼语。远书欲附,细把邮签数。风雨江头,不许离人去。离人去。断肠归路,秋草真娘墓。(朱彝尊《点绛唇·万里将行》)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王国维《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家在五云溪畔住,身游巫峡作闲人。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虽有公卿闻姓字,惜无知己脱风尘。到头积善成何事,天地茫茫秋又春。(李咸用《悼范摅处士》)

入门如洞府,花木与时稀。夜坐山当户,秋吟叶满衣。犬随童子出,鸟避俗人飞。至药应将熟,年年火气微。(顾在镕《题玉芝双奉院》)

及到怡情处,暂忘登陟劳。青山看不厌,明月坐来高。犬为孤村吠,猨因冷木号。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顾在镕《宿麻平驿》)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