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城夜话 | 武汉方言 杵头子  认怂

 人文武汉 2023-08-12 发布于湖北

没有笔锋了,我们说它是杵(chu qu)头子笔,笔杵了是不好写字的。

杵头子人呢?,说话两头一般粗,不讲礼性,不懂礼貌,不尊重旁人,还是嘎巴子:“他讲话杵死人”“他的话胀死人”“他讲话呛死人”,大致相同的意思,三种表述,各有其妙,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真是多样。

单说一个杵字,杵是什么?杵是棒槌。生活在水边的人家,少不了的工具。特别是妇女,河边池塘一排妇女洗衣,此起彼伏“梆梆”的棒槌打击声,其实就是一道和谐的音符。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进步,这个物件已经淡化出我们的视线。我说的这个东西,人们也许记不清了,不知道有没有博物馆收藏?

网络图片

但戏剧舞台上还留有它的身影,勾起乡愁。

在京剧《铁弓缘》中,陈秀英的母亲,一个有武功的老太太,在茶馆,驱赶一恶少和打手,一手操起的家伙,就是棒槌。在《金玉奴》剧中,棒打薄情郎,在洞房里,丫鬟们手中的也就是棒槌。

那时节人们熟悉它。棒槌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打到人的身上还是有点痛。两头一般粗,头子比较圆滑。用这个物件来形容人。武汉话形容的是“杵头杵脑”,四川重庆话,干脆就叫他“棒槌”,比方说:“他是个棒槌。”怂(song)头怂脑,不灵光的意思,反应迟钝有点苕(笨)。“怂里怂气”也是这个意思。

特别冷的天气,人的反应迟钝了,有说“把我冷怂了”“莫吼,吼!吼!吼!把我吼怂了。”,这是那个时候的土话。

还有一个现代化的说法,“认怂”。它的近义词,“装赖”“示弱”“抱小面”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表示认输,自认倒霉。

在《打渔杀家》这出戏里,丁府的教师爷是个泡筒子,肖恩面前只得认怂,到了丁府那里又狗仗人势。《打渔杀家》这一曲经典的京剧,很多名角都演,就连这个教师爷也经典啦,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没有多大的本领,挨了打还要充英雄。

后来街坊间一些当家长的打小伢,小伢不叫饶,打人者说:“耶呵!还是个教师爷呢。”在这里用上了这句戏词。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汉口集家嘴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