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到苏州的第一站,选择它?

 fstd 2023-08-12 发布于江苏
如果要评选游客心中苏州游第一站,一定是平江路。

尽管如今平江路两侧都是商铺,也听到本地人抱怨,平江路太吵了商业太杂了,但丝毫不影响它的人气,它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最苏州”、“最江南”。

平江路为何有“魔力”?

图片



再没有一个地方,能如此原汁原味地还原出枕水而居的江南生活风貌。

图片

窄小、深幽的弄堂,光滑的青石板路,杨柳依依的河道,石板搭成的小桥……

图片

如果这些都还是所有城市“老街”的共同特征,那分布在河道两岸与周边纵横交错巷弄里的老房子就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同比的古典财富。

图片

在改为商店的门面房里,依然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

斑驳的旧墙,吱呀作响的窗棂,古朴的青石门框,布满细小裂纹的木门……

图片

图片


图片

粉墙黛瓦,就是白墙黑瓦,当日光明亮时,它的色调并不那么清晰。当雨水洗刷后,才恍然这色调的高级之处。

落雨后,黑色的瓦与屋檐颜色更深了,黑的黑、白的白;高的高、矮的矮,错落有致……就像古画一般,着色简单,却无比典雅庄重。

图片




苏州的平江路并不是给人“看”的,也是给人“住”的。

图片

平江路街区80%的房屋仍然为居住功能,很多原住民在这里生活着。

如果赶早走一走平江路,会看到它更真实、活泼的生活场景。

图片

老人骑着自行车叮咚而过,车篮里是一家人一日的菜蔬口粮。

附近的居民在水中涮涮拖把,趁着天气好赶紧把被单抱出来挂在晾衣绳上。

图片

图片

沿岸的藤椅上坐着头发花白的阿婆,一边树荫下乘风凉,一边瞅几眼匆匆而过的游客,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话题。

图片

石栏边的茶座里,总有闲闲的老头和中年人,捧着一杯茶,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

图片

巷弄里的老房子,半敞着门,世俗的生活在这里展开,并不在意游人经过那好奇的目光……

图片



平江路三步一桥毫不夸张。

图片

思婆桥、雪糕桥、寿安桥、积庆桥、通利桥、胡厢使桥、中张家桥、朱马交桥、徐鲤鱼桥……如此密集的桥梁建筑群,在苏州其它地方无法看到。

图片

平江路上的桥并不高大,但每一个都有历史,有故事,有价值。

图片

架在河上的石桥沟通了主路与支巷,支巷与小巷,方便了古人与今人。

更重要的是,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晰画卷,少了这桥,平江路的韵味就少了一半。



旧时的苏州高门大户,遗落在这里无数名人故居。

图片

细心些,走过每一条巷弄,每一座宅子,每一座桥梁,你会发现一个个津津有味的历史故事。

图片

有些故居成了商业经营场所,有些铁将军把门,但丝毫不影响你对它的想象。

从露出的青砖瓦缝里,从门牌上寥寥介绍信息里,很容易联想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图片

磨得光滑的石板路,走过贩夫走卒,走过闺阁佳人、文人才子,印着一辈辈苏州人的足迹,今天也印着全世界游客的足迹……

图片

要在全中国城市里找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很容易,要找一条原汁原味并且依然“活”着的老街很难。

老房子看着好看,住着不舒服。

今天平江路这么大片区老房子能完整保护下来,并且方便居住,背后可以想象,克服了多少难题,做了多少努力……

图片

在两千后的今天,在古城原址上,能看到这样的平江路,一个缩略版的苏州古城,一种苏式生活的范本,是一件幸事,这大概就是人们爱它的缘故吧。

图:苏茶网

图片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