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在讨论“手机影像”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前,我们先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1、现阶段手机摄影的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手机摄影最早的定位其实是“生活记录”,他的本质价值就是让普通消费者在不需要额外购买相机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定格画面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瞬间。 这个时候,消费者对于所谓“画质”的诉求并不高,出图即可。所以,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卡片相机的销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滑。 根据日本相机及影像协会 CIPA汇总的数据和总结——“紧凑型相机已经濒临绝种”。 ![]() 黄色部分是手机的份额 在这个时期,手机摄影的成像素质虽然每年都在进步,但是大体都是小打小闹,举个最直接的例子,iPhone的那颗800万像素的Sensor一直从iPhone4用到了iPhone5S,用了三年。 然而到了2018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诞生了——华为P20Pro首次用上了IMX600,这颗拥有1/1.73英寸的Sensor。 ![]() P20Pro 发布会标志之影像军备竞赛的开端 自此,智能手机行业拉开了“影像军备竞赛”的序幕,手机摄像头的更迭速度明显加快,从1/2英寸-1英寸的进化仅用了3年时间。 目前国产旗舰手机的Sensor尺寸已经达到了1英寸,这个具备里程碑意义的尺寸。 ![]() 小米1英寸大底 就算是慢热的苹果也在加速追赶,目前已知即将发布的iPhone15Pro系列的主摄Sensor的尺寸也会达到1/1.12英寸,基本接近国产旗舰水平。 1英寸的Sensor意味着什么?这个规格已经达到了“专业相机”的入门线,毕竟索尼的黑卡相机所搭载的Sensor规格就是一英寸。 当手机所搭载的Sensor达到这个级别,手机摄影也就不再只是”玩具“了,也不能只是玩具了,他需要且必须要开始承担一定的专业用途。 譬如在苹果的发布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全程由iPhone拍摄的”微电影“,这就是在告诉消费者,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承担专业任务。 ![]() 由iPhone11Pro拍摄的微电影——女儿 替代一部分初阶微单或单反完成部分生产力工作,这就是未来手机影像必然要走的一条路,否则的话配备高阶Sensor的目的何在? 2、让手机摄影引以为傲的多摄系统正在成为绊脚石。然而,就目前的体验而言,手机摄影还远远无法承担的起”专业“这两个字,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所谓的'多摄系统'。 智能手机的多摄系统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计算摄影,也就是通过内置不同的副摄,给主摄提供更多的环境信息,然后经过一定的算法进行融合。 这就是计算摄影的本质。 ![]() 计算摄影 譬如第一款采用双摄镜头的iPhone7就内置了一颗黑白镜头(主要用来记录明暗信息)。大家请注意,这颗副摄是不直接用来成像的,他只是辅助。 ![]() 然而多摄系统发展到现在,早已经丧失了原本”计算摄影“的初衷,演变成了用不同的摄像头来模拟单反相机的”物理变焦“效果。 也就是我们目前常见到的超广角、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而且目前这些镜头都是可以单独成像的,并不依赖于主摄。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副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在这些焦端下所拍摄照片的质量。 那么目前旗舰智能手机的副摄规格都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OPPO Find X6P:IMX890 1/1.56英寸 VIVO X90Pro+:OV64B 1/2英寸 小米13Ultra:IMX858 1/2.5英寸 三星S23Ultra:索尼IMX564 1/2.55英寸+IMX 7541/3.52英寸 除了OPPO Find X6P表现拔群之外,其他旗舰机的副摄规格几乎都是两三年前甚至四五年前的水平。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副摄的利用率往往是高于主摄的。 因为摄影最常用的就是35mm-75mm这个焦端区间,而目前旗舰手机主摄的焦段普遍都在23mm左右,其实是属于一个超广角的范畴,这个焦段普适性很差,只适合拍摄风景。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既然如此,手机厂商为什么不上高规格的副摄呢?原因很简单——横向和纵向空间都不够。 如下图所示,这是小米13Ultra的拆机图,四颗摄像头已经将手机上半区几乎完全占满了,副摄的尺寸已经无法在提升。 ![]() 而且哪怕副摄的规格提升,受限于机身纵向厚度的限制,其法兰距也不可能无限的拉大。 这就是目前智能手机摄影所面临的一个'困境'。 3、未来出路在哪?单摄+真·光学变焦索尼曾在去年的五月份带来了一款新机——索尼Xperia 1 IV,这款机器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首次支持了真·光学变焦系统。 ![]() 索尼Xperia 1 IV 通过内置可滑动的潜望镜模组,调节光路长度,从而实现从85mm-125mm焦段的真光学变焦。 这种解决方案既可以模拟单反的物理变焦,又可以保证对高规格Sensor的利用率。 那么大家想一下,如果未来手机厂商能够把一英寸大底+潜望式模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利用一英寸CMOS传感器的变焦。 ![]() 潜望式模组 这是不是远比内置一大堆”乐色“副摄要好得多?不仅不会存在多摄一致性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大幅提升成像素质。 但是目前潜望模组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控制体积,以及如何降低光在反射过程中的损失。 因为光每经过一次反射就会出现一定的信号损失,反射的次数越多损失的越严重,那么如何能够将高规格的光学材料应用在手机上,并且商用落地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可伸缩的摄像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物理距离的方式对焦距进行调整,OPPO就曾在2021年带来了一款搭载可伸缩摄像头的概念机。 ![]() OPPO概念机 小米这边更为极致,直接掏出了可以外接相机摄像头的方案。 ![]() 小米12S Ultra概念版 总之,手机影像如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抛弃多摄系统拥抱类似单反的单摄系统是必经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