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开股市~

 心翔PN 2023-08-14 发布于广东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简单公布一下仓位数据。

本周散户仓位数据80.19%,较上周-0.78%。

图片

……

开始一周复盘。

今晚文章很长,只赠有缘人。

这两天,一直犹豫要不要写一份PPT,做一场线上直播,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当前大环境整体的看法。当然,内容也无非就是将我从5月份筑底以来的一些观点整理,做一次统一的输出。因为整体的看法,观点也并不会一天的涨跌而有所变化。有一些,消化能力好的朋友,相信是能看得懂我的逻辑的,并长期跟踪下来的。

相比直播,其实我更喜欢文字。真正读懂文字,我认为里面是有情感的,而并非冷冰冰的数据堆积。直播虽然更直观,但看要花1-2个小时,你要重新读,其实更花时间;文章长,但花10分钟能读完,并且可以重复读,也希望大家能读出我的真心。

可能,我会和其他号主有所不同。我确实也是将大家当朋友来看待。否则,我也不会亲力亲为去回复大家每条留言。

是直播还是文章,这事我真的想了好几回,挺纠结。矛盾的心态,其实也是出于一个财经公众号的责任。直播吧,是因为确实是底部,难熬,和大家再梳理一下。文章,我其实更喜欢记录。至少,我过一些年当周期再困难时,我还能回来翻我当下的记录。

我文章中,记录投资部分,最与众不同的是一些情绪上的记录,这对于我来说是有价值的。因为投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还有市场情绪上的观察以及人性之间的博弈。而这是当前整个大环境中没有人去记录的。但恰恰是,每次利用人性逆反时来布局,拿捏是十分到位的。我自己是真正在做投资的。我会去记录最真实的思考和操作,也希望把这些记录,大家监督,市场验证。同时,把这些记录分享给大家。当然,我的认知未必对。因为我是按周期的规律来做投资的,这难免会有一个长时间的埋伏过程。就好像行情走差了,总有人质疑,大树你这方法不赚钱啊。

方法已经很简单了,就是尊重周期。看懂周期是一方面,真正去做到周期兑现是另一方面,这是两码事。我们当前这一波记录也正是在经历周期的底部,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我个人的方法,我是没怀疑过的。

有一次,读者朋友问过我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

我的回答是,只有适用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而适用的评判标准是你从这其中赚到大钱。之后,你就会对这种方法高度的认可。

因为,我常说,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市场只能赚周期的钱,一小部分人是赚交易天赋的钱。我将自己归类于大部分人,因为小部分人赚交易天赋的钱,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的考验。这不仅仅是知识的问题,很多时候涉及到胆识,洞察力等等。最典型的交易天赋是做强势股,快进快出,止盈止损。我估计很多新学的投资者,研究过游资打板的方法,他们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你试一下,绝大多数人打板也是打得怀疑人生。

周期,是一个偏长的逻辑,3.5年左右一个短周期,七年两个小周期,形成一个大点的周期。A股是七年左右一个不错的大牛市,至今规律没有改变过。

如果说A股有错,那就是80%的行业和个股和周期密切相关。今年,大家也感受到了。我们常讲,消费可能受周期影响小。但是,消费板块大家也看下,业绩不好,股价表现也很一般,其实多少是有影响的。所以,将A股整体来看,它注定是一个巨大的周期型公司。最简单的逻辑理解,经济不好时,周期向下,赚钱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那剩下的20%是什么呢?

剩下20%与周期无关的,往往是题材。就是游资打板,炒作主题之用。但是,恰恰很多人没有这个游资打板的能力及时间。全市场出名的游资打板就那几个,勉强算有20个吧,但股市交易者有2亿,这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这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A股要赚上钱的概率,只能是等周期归来。那样的概率可能会更大一些。

现在,就是一个小的经济周期归来之时。虽然弱,但起码还是有希望能走一波。毕竟,如果要算大牛市是七年一波,而我们现在只是从上一波牛市下来的,第一个周期,可能只有一个小小的向上波浪。

A股从2021年春节调整至今,已经两年半有余。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规律,我们接下来应该是走经济周期向上的步伐。事实上,这个方法也是适用于全球经济体的。这是外国人传到中国的东西,而中国一匹配,居然也是适用。所以,这就是规律。在A股,股市波动中是有效的,我也多次展示过图和相关数据。我自己是认可的,并以此去执行。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投资十几年,经历的周期几回。与读者朋友留言互动也有七八个年头了,所以最深刻体验的还是最近的那个周期——2018年那一波。那也是一个经济周期的底部,同时叠加贸易摩擦中美,全年是单边下行,大家也相当难受。最近有很多朋友扛不住,有一种去年10月底抄底,买在2800点,但现在套在3200点的味道。我是记忆深刻的,回去找了2019年记录的文章。点位不同,但声音是一样的,买在2400点,套在3000点,这是上一个周期的现象。

过程何其相似。

大家在低点出手了,但现在是套住了,不赚钱。所以,我说还是宽基友好,个股不好友,大家驾驭不了。

底部是难熬的,过程中的涨涨跌跌、起起伏伏其实是很常见的。一个市场没有大的消息,一般是震荡的走势。而但凡有利空,利好,则会有剧烈的波动。过去几周,我们就经历过政策底的刺激,大阳线。而昨天周五,社融数据实在太差了,差到砸了一个今年最大跌幅的走势2%+,大阴线。

之所以跌一个2%+,大家很难受,其实还是认知不足的问题。我比较直接说大家认知不足,是因为这个市场真的是“不学无术”必然被收割的市场。与其带着大家一起吐槽,数落A股的不是。不如,时刻提醒大家你要去花时间学习,少踩坑。

远的不说,就说2018年、2019年,从政策底走出来之后,磨底的情况是怎么样的?2019年涨到3000点之后,横盘震荡等经济短周期向上的时候,盘面是怎么样的,大家有去回看总结一下吗?

如果没有,没关系。下面两图,我帮大家贴,强制大家看两眼K线图。

2018年政策底之后,再次彻底见到大底,时隔两个月,点数上基本没差异。

图片

经历了2018年之后,2019年开始走的是经济周期逐步好转的逻辑,所以在经济周期归来时,前期是震荡了好几个月。

图片

所以,你一看这K线没啥,但是你认真看,发现小小的K线其实是很多个交易日才走出了一种向上的力量,脱离底部。

真的很难,除了单边下跌不赚钱不说,就是在黎明前的黑暗。在大树天天喊这是底部区域,值得买入的时候,你会发现我说的时间是几个月的时间,而不是大家以为的几天。甚至是今天买,明天要涨停,大卖。

凡事都要回归现实,现实就是煎熬。上面的K线走势,反反复复,就告诉了市场的煎熬。真的,一般人赚不了股市这个钱。以我自己积累多年的认知强行给大家灌输,这个疗效其实非常不好。但希望大家了解到小小K线背后不容易的日子。

昨天,这一砸,很伤人气。好不容易,大家从政治局会议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中获得些信心,但脆弱的市场一跌,大家立马又是怨声载道。可以理解,因为行情走得差太久了,人气早已没了。经济周期三年半左右一次,绝大多数人是扛不住的。绝大多数人进市场就想捞一笔,但大家认知不足的是长期看这个市场年化10%以上,已经称为大神。这说明是有难度的。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这里面不止一万八千里。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讲过巴菲特是股神,但学不来,而且这股神也只能是在美国。美国是二战之后最受益的国家,经济霸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美元霸权等有了这突然,成就了巴菲特。他们有一系列科技型的公司赚的是全球的钱,没有天花板。当然,如果从这一点出发,美股相关指数的宽基,确实是值得找一个好的时机去埋伏。我也希望中国能出现一批能赚全球公司的钱,但目测近10年,可能还是非常困难。我们的十大、二十大权重,顶多也就是赚国内的钱。赚国内的钱是有天花板的,这就注定了周期的波动性。

A股,确实难熬。

所以,一直叫大家不要上杠杆,不要负债炒股。否则,心态很不好。最近,微信上至少三位朋友说,如果还跌要上融资了。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不上!这样才能保持好的心态。虽然,我认为行情就是熬底震荡。但是,说不定就好像昨天那样,突然来一个利空,砸一天,砸两三天,其实你心态就容易崩,焦虑睡不着。

最近,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微博我本来发的不多,但微博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留言,本来是常规性的留言,说他买了新能源,很难受。但后来他逢隔几天就给我留言,说到是他父母给他一笔钱,还特别交代别炒股,结果他用来全部买了新能源。本来是买了某股,他在底部没扛住,就换了另一只个股。结果,前面卖的股反弹了,而换的这只股继续阴跌。后来,他心态崩了。

我没办法给他太多建议,因为这种环境只能先等待再说。

应该是7号的时候,他给我留言。说他实在扛不住了,然后感谢我最近陪他聊天,最后还祝我未来生活顺利。我当时觉得不太对劲,干嘛还要祝我生活顺利。我就给他留言,不要做傻事。并说到,如果看到留言给我个消息。隔了一天吧,一直没收到他的消息。我就好奇点进他的微博看了下,结果他自己发布的留言,确实是他扛不住了,还发了微博说,想着找哪一种死的方法,不那么痛苦。

我再给他多留言了几句,依然没回。其实,可以知道这位朋友已经炒股炒得压抑了,承受不住了。

周四,我是刚好和微博运营的朋友吃饭。我问,能不能将他这个人的联系方式给我,我确认一下他人还在不在。朋友,说只能回北京系统上查并通过虚拟号拔呼给他电话。这事,其实我还特别交待了,隔天我还微信特别提醒,请他帮帮忙呼个虚拟号给他,就说大树想知道人还好吧,如果可以让他加我个人微信号,起码还能安抚和沟通一下,度过这个难关。但是,人家回去了,周五说很忙,没帮我呼,只能是周一。

唉,事实上,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意你的。这事,我也挺忧伤的。其实,当时我看了他微博的发贴,我第一时间是想报警的,但我没做出那一步,相当矛盾。现在,只能希望那位朋友只是不愿意再碰股市,没给我留言,人还健在。

除了这件事,过去这些年,在公众号后台因为炒股,无处可诉求的朋友有不少,聊了很多他们炒股心态崩了的事情,甚至是家里的财产都整进去,压力大的不行。讲到这,我上一次应该是21年,牛市结束,熊市开始时,当时是一位朋友要买房的钱砸进去了,然后为了补充找了姐姐借了几十万,继续炒。结果还是心态崩了,也想过自杀。当时是微信给我留言聊天,后来他说他想通了,重新来过,过好日子,不碰股市。

在这些事情上,很多时候我只能是一位倾听者,甚至是大家每天与我互动,吐槽一下大A股,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投资的事情都要自己去默默承压的。面对市场的跌,我又何尝不是自己承压。

我写文章,有时候就是梳理自己的认知,缓解自己的压力,倾诉自己的情感,我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不然,单独做投资,我可能就和上面这些朋友一样,可能压抑,最终想不通,就直接BUG了。

说这些,也是一再想和大家说,不要上杠杆。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敬畏市场先生的心态,才能熬过底部。因为,除了我们认知和各种分析,市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利空消息。这一些是不在我们分析的范畴的,不可预测。但是你的损失是可控的,就是不上杠杆,这是投资最后的底线。

宏观层面,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在我的认知里当前就是下行的末期,未来1-2个季度会逐步向上。这些在前面这两个月的文章,陆陆续续都有论证过了。

在这里,我重新贴一下库存周期与沪深300走势相关图。这是过去20年出现的周期,每一次都会有人怀疑,这次不一样,没有将来了,不值得投资。但是每一次底部也终将在熬了半年一载之后,缓缓再次向上。

图片

投资,是认知的博弈,是人性的博弈。认知是靠知识积累的,而人性是在知识积累及实战之后才能进一步战胜的。

周五因为社融大幅不及预期事件,更多是一次情绪上的干扰,不改基本面缓慢好转的过程。也有些朋友将这一次下跌的原因归结为等政策活跃资本市场,但是市场却来了个“100+1”的政策。其实,哪怕真给你降印花税了,不见得行情能持续下去。可能就是市场一厢情愿,真正能让行情持久的只有经济周期归来。否则,再有噱头的政策都是白搭。当然,上方做事的人把政策制度再理一理也是好事,但对于活跃市场来说,我就认为是短期亢奋下,长期和这些边角料的制度无关。

真要做的,还不如找找IPO与股市慢牛之间的平衡点。现在每年400家左右上市企业,肯定是过量的。如果监管有人看到我公众号卑微的发声,其实真应该考虑一下IPO与减持的问题。相信投资者们不是不愿意支持IPO,但要合理,有度。我们也是爱国的,也想国家科技方向能突破掐脖子的环节。回想2018年,当时股市中有一句话叫“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当时大家知道贸易摩擦中美,但大家还有这个氛围。

说淦就淦!

IPO与股市行情中间的平衡点,这是整个投资氛围的问题。我相信会是2亿股民、7亿基民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对于降印花税,其实我不太感冒。国家确实也有税收的需求,这东西也不会因为降了点税收,行情就大涨。降印花税这事,其实就是当行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调戏一下。但理性认知之后,要清楚这市场最终笑傲江湖的其实是周期的力量。当然,如果能解决IPO与股市行情的平衡点,我相信氛围会更加的好。

我不愿意去做一个死多头,但我更不愿意去在这个位置做一个空头。我想着在A股在未来若干年,必然还是显著的周期波动性,所以低位买,高位卖,做滑头是最好的

写到这,我依然还是自己坚定的看法,当前就是周期底部区域,要我卖出筹码,那是否定自己的认知,打自己的脸,这事做不出来。

前些天,朋友找我聊天,说他有烦恼。聊着聊着,我来了句,烦恼其实就是自找的。比如,股市这事,你烦恼,不炒不就得了,过段时间,烦恼自动消除。我还讲了,结婚生子,也会有家庭锁事带来的烦恼。你也可以不结,你自然没有烦恼。当然,等老了,你看到别人有娃娃陪伴,其乐融融时,到时你是一个人会有孤单的烦恼。

这些,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人生嘛,不如意之事总有二三,尽可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活着。

以上仅自己一意孤行的执念,观点很大可能有失偏颇,不认可的请绕道而行。但在投资路上,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思考和策略。如果没学懂的,尽早离开A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