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卓越型教师养成记》记思

 蓝婷的梦 2023-08-14 发布于河北

        8月10日上午,有幸聆听了来自磁县一中郝锦霞老师的讲座,其题目为《卓越型教师养成记》。

     郝老师知识储备丰富,性情温和婉雅。听郝老师的讲座,就是一场听视觉上的享受盛宴。

     郝老师告诉我们,不但要站上讲台,还要站稳讲台。要立学生规,入学生心。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惊讶声。

      教师成长的六个支点是:

       听课——成长的起跑点;

       磨课——成长的充气点;

       备课——成长的入门点;

       磨课——成长的支撑点;

       悟课——成长的着力点;

       品课——成长的发展点。

      郝老师进一步告诉我们,要站好讲台。体现四美:管理美,思维美,活动美,格局美。

       我们做教师的,要争取让自己有第二次成长。

       那么第一次成长和第二次成长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次成长是靠模仿,第二次是反思;第一次成长靠经验,第二次用理论;第一次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看问题立场方法的变化;第一次自然开始,第二次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第一次同伴的示范,第二次专家的指导。

       第二次成长的路径有:

       1.参加名师研讨会,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

       2.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

       3.教学反思是二次成长的关键。

      4.课例研讨是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5.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教学反思,不是表面的勤奋,而是重在反思。真正的反思,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真正的改变。

      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

       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听完郝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些想躺平的心态,发生了一丝波澜。教师成长,是永远的话题,只有自己不懈地努力,才会成为卓越型教师,而这应该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才对。

      郝老师成绩很突出,工作很优秀,这和她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工作,以及教学有方法,勤思考,勤反思,是分不开的。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地上没有随便的成功。

      想成为卓越型教师,只能竭尽全力,直到无能为力。竭尽全力,你就会成就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