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8-14 | 阅:  转:  |  分享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
、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体积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B.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长大C.
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长大而增加D.酶促反应和核糖体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2.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以后,进入不可
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衰老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大量试验发现了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只能培养存活40~60代
。在体内,随着个体发育,细胞逐渐进入衰老状态。衰老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核膜内折、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和内质网减少、膜
流动性降低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衰老意味着组成个体的全部细胞衰老B.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C.老人出现白
头发,是因为细胞内的色素都逐渐减少D.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继续分裂的次数会逐渐减少3.奶牛的一生伴随着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奶牛神经细胞有细胞核,通过增殖增加细胞数量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幼红细胞时遗传物质
改变C.奶牛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染色质收缩,表达受影响D.细胞毒性T细胞使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4.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
,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死亡率较高。胰腺癌的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人的DNA上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原癌基因过量表达或突变会抑制癌细胞凋亡C.胰腺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D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5.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蜥蜴受攻击
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C.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D.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6.为探究N末端乙酰转移酶(Naa50)对高等植
物拟南芥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Naa50突变型和野生型拟南芥进行实验。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类别(?)类别总数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野生型35264264720164195突变型226524138341145
5A.据表可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分裂前期时间的长短B.Naa50基因突变会导致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数目增多C.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的中
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分裂后期,着丝粒、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均加倍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细胞需要完成的变化不包括(?)
A.中心体的复制B.DNA的复制C.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染色质变为染色体8.一个标准的细胞周期一般包括4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
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细胞分裂期(M期)。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可分为3类:①周期中细胞:细胞周期
会持续运转,如造血干细胞;②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如肝脏细胞;③终末分化细胞:终身不再分裂,如骨骼肌细胞。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A.终末分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B.G0期细胞可以执行特定的功能C.在某些条件下,G0期细胞可进入G1期D.与DNA
合成有关的酶在G2期合成9.连续分裂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周期性,下列哪一项不会在细胞周期中发生(?)A.染色体复制B.着丝粒分
裂C.形成四分体D.出现细胞板10.美花石斛(2n=28)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日节律性。图1、图2是某小组实验结
果,分裂期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B.图
1中的细胞①,染色体条数为28条C.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伸长区细胞分裂旺盛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
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11.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  )A.活的肝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C.发育着的受精卵D.卵细
胞12.取某雄性动物(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
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④四个不同的位置(箭头表示移动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
裂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①→②阶段C.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过程中,细胞发生了着丝粒分裂D.该细胞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只有一
种颜色荧光点13.如图为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B.该细胞中有4
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D.该细胞中有0条染色单体14.下图为某动物睾丸曲细精管一个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
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两条染色体,四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B.有丝分裂时,1与
2、3与4会分离,进入不同子细胞C.减数分裂时,不考虑互换,1与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D.1与2,3与4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
组合15.下列各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兔的长毛和卷毛②牛的白色和栗色③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④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⑤?水
稻的抗病和感病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16.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子代基因型比
例为(?)A.3:1:3:1B.9:3:3:1C.1:1:1:1D.3:117.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生物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自由组合定律也
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18.基因型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3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4种、9种19.在种质资源库中挑选某二倍体作物甲、乙两个高甜度纯合品系进行杂交
,F1均表现为甜,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下图中,能解释杂交实验结果的
代谢途径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色盲基因用B、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
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Ⅲ-1
色觉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的基因型为LMLNXBX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Ⅲ-1为MN型红绿色盲
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4D.若Ⅲ-1携带色盲基因,该基因可能来自Ⅰ-321.如图为某遗传病家族系谱图,该病与基因、有关,由基因或
基因决定,其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导致Ⅱ-3与Ⅱ-5患病的基因类型不同,Ⅱ-4为纯合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该病的男性患者数可能多于女性患者数B.不考虑基因突变,Ⅱ-3产生的配子均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Ⅱ-4与Ⅱ-5的基因
型相同的概率为D.若Ⅱ-4与一个基因型和Ⅰ-1相同的女性结婚,子代中只有男性可能患病2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性状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
F2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一对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23.如图是某
家系白化病遗传图谱,若图中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100%B.75%C.50%D.25%24.下列有关性状分
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C.抓取四次,一定有两
次表现为杂合子D.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后不必放回原小桶25.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这两种遗传
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只患多指、只患一种
病、完全正常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A.3/8、1/2、3/8B.1/2、1/2、3/4C.1/2、1/2、3/8D.3/8
、5/8、3/826.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某科研小组利用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
、乙(可育)两个纯合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E、e控制,E对e完全显性,F基因
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个体自交,种植并统计表型甲与乙杂交全部可育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A
.从表格信息中可推出,水稻雄性可育株的基因型有7种B.将中的雄性不育株与eeff杂交,后代中水稻雄性不育株占C.的可育株中,自交后
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为D.若要利用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该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分别为EEFf、e
eff27.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基因的特异性28.关于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的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B.用35S、32P分别标记同一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
A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得到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2
9.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了DNA分子的(?)A.特异性B.统一性C.稳定性D.可变异性
30.mtDNA是线粒体基质中的环状双链分子,能够自我复制。关于mt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t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碱基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B.mtDNA分子中A+G/T+C的值与每条单链中的相等C.mtDNA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D.mtDNA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后代31.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由4种氨基酸组
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磷酸基直接连接,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
基本骨架32.许多科学家参与了对遗传物质、遗传规律以及DNA和基因的研究,有的科学家提出了假想和假说,还有很多科学家做了大量遗传学
实验。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萨顿通过比较基因和
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威尔金斯和富兰
克林提供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揭示了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33.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中
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使用了差速离心法B.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构
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和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4.下列哪一过程中,没有碱基互补配对的发生(  )A.DNA的复制B.DNA的转录C.翻译 D.氨基酸
脱水缩合35.下列有关双链DNA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DNA分子彻底水解最多能产生4种产物B.不同的DNA分子的(
A+T)/(C+G)的值互为倒数C.不同的DNA分子的(A+C)/(G+T)的值是相同的D.不同的DNA分子的碱基对顺序和碱基配对
方式均不同36.一个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是20%,那么胸腺嘧啶所占的碱基个数是(  )A.200
B.400C.600D.30037.复制叉是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复制叉由“Y”字形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DNA复制
相关蛋白组成,如图所示。DNA甲基化会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A.DNA复制相关蛋白包括解旋酶(A)和DNA聚合酶(B)B.a、b为新合成的子链,会相互结合形成子代DNAC.甲基化修
饰DNA链会影响复制叉的有序移动D.DNA复制时有氢键的断裂,也有氢键的合成38.如下图表示韭菜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关
系图。其中x、y代表化学元素,a、b、c代表不同的有机小分子,A、B、C、D、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是纤维素或淀粉,它们都能遇碘变蓝B.B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C.E主要合成于细胞核,某些病毒的遗
传物质是ED.D中含有氢键而E中不可能含有氢键39.图示为某DNA片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核糖,核糖上与碱
基相连的碳叫作1′-CB.②是氢键,在DNA复制过程中断裂②的酶是DNA聚合酶C.③是胞嘧啶,它所在的DNA单链一端含有游离的磷酸
基团,这一端称作5′-端D.DNA单链中(A+C)/(T+G)比值等于0.5,则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240.图表示DNA分子的部
分序列,其中一条链上G+C占该链4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代表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该DNA分子中T的含量无法确
定C.该DNA分子复制得到的2条子代DNA链的序列是不同的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作用于①使DNA双链解旋二、综合题41
.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某两种蛋白质(蛋白质M和蛋白质R)可以形成含铁的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
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M和基因R均为显性,且独立遗传。上述两基因在野生型家鸽(ZW型性别决定)的视网膜中共同表达,从而
使家鸽能够通过磁场导航。请回答下列问题。(1)家鸽的所有细胞是否都含有这两个基因并进行表达________(填“是”或“否”),判
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如果这两个基因失去功能,家鸽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_。要验证你的推测,请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现有野生型纯合家鸽品系甲、突变纯合品系乙(只能合成蛋白质M)、突变纯合品系丙(只能合成蛋白质R),为进一步确定基因M和基因R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科学家进行如下两组杂交实验:A:♀乙品系×/♂丙品系B:♀丙品系×/♂乙品系请对应相关结论写出相应的子代分离情况:①
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M和基因R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M位于Z染
色体上,基因R位于常染色体上;③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R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42.果蝇是遗
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某同学在观察果蝇精巢(雄性生殖器官)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的永久装片后,绘制出了如下数量关系的直方图。请据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种图例a、b和c分别表示______;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可能有______。(2)处于①时期
的细胞是______;该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3)②、③时期不含c的原因是______。(4)果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
最多有_____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个______四分体。43.图甲是某DNA分子片段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
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判断DNA的方向,在方框中标出“5''”或“3''”(2)图乙中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
_______(填图甲中的序号),DNA聚合酶等以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填“α链”、“β链”或“α链和β链”)为模板合
成子链,子链的延伸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3)若将图甲中的DNA分子的双链用15N标记后,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
连续复制3次,再将DNA进行离心,则试管中位置居中的DNA带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中位置
靠近试管底部的DNA带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DNA分子能够精确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44.已知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乙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
如图是某家族关于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甲病和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
_。(2)Ⅲ—2与Ⅲ—3婚配后,准备生育后代。①如果胎儿是男孩,则他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②Ⅲ—3产前检查时,确定胎
儿的基因型为aaXbXbY,胎儿多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_____(填“父亲”或“母亲”)。(3)Ⅲ—4的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
_____。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如果Ⅲ—1与Ⅲ—4婚配,建议他们生_____(填“男孩”或“女孩”)。三、实验题45.如图表示科
学家研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实验,请回答:(1)破碎细菌细胞前,放射性的RNA除了可以在细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发现外,还可以在___
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中发现。(2)①→②过程中利用3H-尿嘧啶合成放射性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酶参与此过程。(3)放射性RNA与 DNA杂交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原
则。感染10分钟后,大肠杆菌合成RNA的过程几乎会完全被抑制,据此,④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也可以间接证明,RNA起到信使的作用。参考答案1.D【分析】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2)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
.但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详解】A、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
换,A正确;B、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B正确;C、细胞核DNA是
遗传物质,不会随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C正确;D、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只能说明细胞不是越小越好,并不是细胞不能长大
的原因,D错误。故选D。2.D【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
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速率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诼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
,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个体衰老意味着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但不是全部衰老,A错误;B、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染色加深
,B错误;C、老人出现白头发,是因为细胞内的黑色素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某些细胞内 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但并不是所有细胞内的色素都减
少,C错误;D、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继续分裂的次数会逐渐减少,这说明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D正确。故选D。3.D【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
性表达。【详解】A、奶牛神经细胞有细胞核,但已经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A错误;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幼红细胞时发生了基
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奶牛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因此也没有染色质,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使病毒感
染的细胞裂解死亡对机体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4.C【分析】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它有一些独具的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能够分裂50次—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可以长期增殖
下去。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例如,培养中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当这种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后就变成球形了。【详解】A、
正常人的DNA上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B、原癌基因过量表达或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能引发细胞癌变,不会抑
制癌细胞凋亡,B错误;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正确;D、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够抑制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5.D【详解】细胞具有全能性是指已
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只涉及细胞的分
裂与分化,不涉及新个体的产生;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选D。【点睛】全能性表达的标志:由体细胞发育成
一个个体能证明体细胞的全能性。判断全能性表达的标志是是否发育成“个体”。6.B【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
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结合细胞总数、不同分裂期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可推测出不同时期的时间,现在不知道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细胞周
期时间长短,故无法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分裂前期时间的长短,据表只能比较两株植物各时期所占比例的大小,A错误;B、与野生型相比,Naa
50基因突变株的中期比例明显增加,故推测该基因突变会导致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C、拟南芥为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分裂前期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D、分裂后期,着丝粒、染色体的数目均加倍,着丝粒断裂后,染色单体消失,D错误。故选B。
7.D【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
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动物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中心体的复制,A错误;B、分裂间期要进行DNA的复制,B错
误;C、分裂间期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D、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发生在前期,D正确。故选D。8.D【分析】1、不是所有的细胞都
能连续分裂,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DNA合成前期(G1期)主要进行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以及RNA的合成。【详解】
A、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B、肝脏细胞属于G0期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
B正确;C、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分裂,转变成G1期细胞,C正确;D、S期开始DNA合成,与D
NA合成有关的酶应该在G1期合成,D错误。故选D。9.C【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锤丝
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
央的一个平面。(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详解】A、细
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A不符合题意;B、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不符合题意;C、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C符合题意;D、洋葱根尖分
生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时会出现细胞板,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分析】分析图2:图中是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性的
实验结果,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详解】A、据图可知:①处于分裂后期,②处于分裂末期,③处于分裂间期,④处
于分裂的中期,⑤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③→⑤→④→①→②,A错误;B、图1中的细胞①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
体条数为体细胞的二倍,为56条,B错误;C、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伸长区细胞不分裂,C错误;
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分裂指数最大,因此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D正确。故选D。11.C【分析】观察
细胞有丝分裂应选择分裂较为旺盛的细胞,这样容易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各时期的细胞。【详解】活的肝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高度分化,一般不再进行
有丝分裂;卵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发育着的受精卵将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通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胚。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12.C【分析】题图分析: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①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②位置,说
明两条染色体联会;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③位置,说明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④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
分离,并移向了细胞的两极。因此,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A、据题意可知,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两
条染色体散乱排列)→②(两条染色体联会)→③(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④(两条染色体分离),因此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A正
确;B、图示①→②阶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因而推测这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C、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过程中是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没有发生着丝粒的分离,C错误;D、这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被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标记,该细胞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
胞中分别含有这两条染色体中的一条,因此都有一种颜色荧光点,D正确。故选C。13.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
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详解】A、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行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该细胞中
有2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两个四分体,B错误;C、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正确;D、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错
误。故选C。14.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都应该
是相同基因。【详解】A、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条数与核DNA分子数一致,A正确;B、1与2、3与4是姐妹染色单
体上的基因,有丝分裂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进入不同子细胞,B正确;C、1与3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子细胞,C正确;D、1与2,3与4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不会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15.
A【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
”解答。【详解】①兔的长毛和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①错误;②牛的白色和栗色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②
正确;③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是子叶颜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③正确;④玉米和豌豆不属于同种生物,故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不属于相对性状,④错误;⑤水稻的抗病和感病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⑤正确。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C【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Yy×yy→Yy:yy=1:1,rr×Rr→Rr:rr=1:1,不
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详解】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对一对拆开在重新组合,子代基因型比例为(
1:1)(1:1)=1:1:1:1。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D【分析】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
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再怎么组合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详解】
A、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A错误;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错误;D、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
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D。18.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基因型RR、Rr的表现型相同,YY、Yy的表现型相同。Rr×Rr→RR、Rr、rr,Yy×Yy→YY、Yy、yy。【详解】
已知R、r与Y、y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RR、Rr的表现型相同,YY、Yy的表现型相同。Rr×Rr→R
R、Rr、rr,Yy×Yy→YY、Yy、yy,若基因型为RrYy的水稻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为两对表现型种类的乘积,即2×2=4
种;基因型种类为两对基因种类的乘积,即3×3=9种,ABC错误,D正确。故选D。19.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
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根据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不甜植株的基因
型为aaBB和aaBb,只有B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说明A抑制B的表达,②④正确,D正确。故选D。20.C【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LMLMXBY,Ⅰ-2的基因型为LNLN
XBXb,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或LMLNXBXb,A错误;B、Ⅰ-3为M型,Ⅰ-4为N型,Ⅱ-4的血型MN血型基因
为LMLN,为MN型,B错误;C、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或LMLNXBXb,Ⅱ-4的基因型为LMLNXBY,Ⅲ-1血
型为MN型的概率为1/2,因Ⅲ-1色觉正常,不可能为XbY,故为XBXb的概率为1/7,Ⅲ-1为MN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
/14,C正确;D、Ⅱ-4色觉正常,Ⅲ-1携带的色盲基因不可能由父方遗传而来,故不可能来自Ⅰ-3,D错误。故选C。21.C【分析】
由于该病由基因a或基因b决定,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由遗传系谱图可推断Ⅰ-1的基因型为BbXAXa,Ⅰ-2的
基因型为BbXAY,Ⅱ-3的基因型为1/2bbXAXA或1/2bbXAXa,Ⅱ-4的基因型为BBXAY,Ⅱ-5的基因型为1/3BB
XaY或2/3BbXaY。【详解】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时,男女患病概率相等;位于X染色体时,由于是隐性基因,故男性患者数要
多于女性患者数,A正确;B、由分析可知,Ⅱ-3的基因型为1/2bbXAXA或1/2bbXAXa,故不考虑基因突变,Ⅱ-3产生的配子
均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B正确;C、由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BBXAY,Ⅱ-5的基因型为1/3BBXaY或2/3BbXaY,故
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错误;D、Ⅱ-4(BBXAY)与基因型和Ⅰ-1相同的女性(BbXAXa),子女中只有基因型为XaY的个
体患病,D正确。故选C。22.C【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
相等目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
足够。【详解】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正确;②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这
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之一,②正确;③根据孟德尔的假说内容,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这是实现3: 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③正
确;④F2不同遗传因子的个体存活率要相等,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④正确;⑤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完全显性,否则不会出
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23.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详解】分析系谱图可知,父母均正常,生出患病孩子,
则可推知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设为a,正常基因为A,假设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5号患病女儿基因型为XaXa,则其父亲
2号个体基因型为XaY,应该是患者,与题图不符,因此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则5号个体基因型为aa,其父母双方
1号和2号个体基因型均为Aa,二者再生一个患病孩子aa的概率=1/4,即25%,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24.A【分
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表示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
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数目
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必须相等,代表产生配子的比例相等,B错误;C、随机抓取,数目足够大的情况下,杂合子的比例约
为1/2,但是只有四次,不一定有两次表现为杂合子,C错误;D、为保证随机抓取,每次抓取的彩球必须放回桶内并且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错误。故选A。25.A【分析】两对性状分别分析,亲代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孩子手指正常,说明父亲的基因型是Aa,女性基因型为a
a,孩子的基因型是aa;父亲正常,女性正常,孩子聋哑,说明父母的基因型都是Bb,孩子的基因型是bb。【详解】根据题目信息,一对男性
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说明父亲的基因型是AaBb,母亲的基因型是aaBb,对于多指性状来说,正常
和多指各占1/2,对于先天性聋哑来说,患病概率为1/4,正常概率为3/4,故只患多指的概率是1/2×3/4=3/8,只患一种病的概
率为1/2×3/4+1/2×1/4=1/2,完全正常的概率是1/2×3/4=3/8,A正确。故选A。26.C【分析】分析题表:F1
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F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F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E,故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E_
ff,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E_F_、eeF_、E_ff、eeff,甲品种水稻的基因型是EEff,乙品种水稻的基因型是eeFF。【详解
】A、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F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F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E,故雄性不育的基
因型为E_ff,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E_F_(4种)、eeF_(2种)、E_ff(2种)、eeff(1种),共有7种,A正确;B、将
F2中的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1:2,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Ef:ef=2:1,与eeff(产生ef一种
配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2:1,后代中水稻雄性不育株(E_ff)占2/3,B正确;C、F2组可育植株中
基因型有1EEFF、2EEFf、2EeFF、4EeFf、1eeFF、2eeFf、1eeff,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为1EEF
F、2EeFF、1eeFF、2eeFf、1eeff,所占比例为7/13,C错误;D、若要利用 F2 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
育株(E_ff)的比例最高,可选择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获得(E_ff)的概率为1×1/2=1/2,D正确。
故选C。27.A【分析】对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对于以DN
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对于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一段RNA,A错误;B、4种碱基的排列
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B正确;C、不同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基
因的特异性,不同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故选A。28.A【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
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病
毒营寄生生活,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的原料由大肠杆菌(宿主细胞)提供,A正确;B、分别用35S、32P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
A,B错误;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放射
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C错误;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错误。故选A。29.A【分析】DNA分子具
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
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
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在刑侦领域鉴定个人身
份。故选A。30.C【分析】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其基质中含有的DNA是环状的双链分子,能够自我复制。复制时其配对原则为:A与T配
对,G与C配对。【详解】A、mt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其的基本骨架,A错误;B、mtDNA为双链环状DNA分子,碱基配
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mDNA分子中A+G/T+C的值为1,而两条单链中该比例互为倒数,B错误;C、mtDN
A能自我复制,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参与催化,因此mtDNA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C正确;D、m
tDNA存在于线粒体基质,通过卵细胞遗传给后代;其结构为环状的DNA分子,故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C。31.D【分析】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
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A错误;B、DNA单链上的碱基不会直接相连,它
们之间间隔着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B错误;C、磷酸乙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C错误;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D。32.D【分析】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萨顿通过观察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详解】A、孟德尔通过利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
律,后又利用圆粒和皱粒、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萨顿通过比较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
行关系,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在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摩尔根利用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进行
杂交实验,提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通过演绎推理,设计并实施测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种方法称为假说-演绎法,
C正确;D、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揭示了DNA呈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D。33.A【分析】物理模型是指以实
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详解】A、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使用了差速离心法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A错误;B、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
正确;C、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
物理模型,C正确;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标记的是亮氨酸中的H,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菌实验标记的是P和S,D正确。故选A。34.D【分析】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将编码的氨
基酸运输至核糖体内,之后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详解】A、DNA的复制过程中,DNA母链和子链间碱基互补配对,A不符合题意
;B、DNA的转录过程中,DNA模板链和合成的RNA链碱基互补配对,B不符合题意;C、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
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C不符合题意;D、氨基酸脱水缩合没有碱基互补配对,D符合题意。故选D。35.C【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
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A、不同的DNA分子彻底水解最多能产生4种含氮
碱基、一种脱氧核糖和一种磷酸共6种化合物,A错误;B、不同DNA分子中A-T、G-C碱基对数一般不同,因此不同的DNA分子的(A+
T)/(C+G)的值无法比较,B错误;C、不同的DNA分子中两条链间均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不同的DNA分子的(A+C)/
(G+T)的值是相同的,均为1,C正确;D、不同的DNA分子中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均为A-T、G-C,D错误。故选C。36.B【分
析】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
对的碱基相等。【详解】DNA分子中A=T,G=C,若一个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A所占的比例是20%,那么胸腺
嘧啶T=A=2000×20%=400个,B正确,ACD错误。故选B。37.B【分析】DNA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过程上)、半保留
复制(结果上)。每个DNA分子都保留原DNA的一条链DNA复制相关酶: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旋,还需要DNA聚合
酶等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完整的子链【详解】A、DNA复制相关蛋白包括A(解旋酶:破坏氢键,使DNA双链变为单链)和B(DNA聚合
酶:形成子链),A正确;B、a、b为新合成的子链,子代DNA由子链和对应的母链形成,B错误;C、由于DNA甲基化会引起染色质结构、
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发生改变,甲基化修饰DNA链会直接停顿复制叉,C正确;D、DNA解旋时有氢键的
断裂,子代DNA母链与子链间有氢键的合成,D正确。故选B。38.C【分析】生物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核酸等,他们的单体分别为葡萄糖
、氨基酸、核苷酸。多糖的组成元素为C、H、O,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核酸有DNA和R
NA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详解】A、图中的a、b、c分别是葡萄糖、
氨基酸和核苷酸,A、B、C分别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D和E分别是DNA和RNA,淀粉遇碘变蓝,但纤维素遇碘不变蓝,A错误;B、蛋白
质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B错误;C、RNA主要合成于细胞核,病毒
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正确;D、在tRNA中也具有氢键,D错误故选。C。39.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一个DNA片段,其
中①为脱氧核糖,②为氢键,③为胞嘧啶。【详解】A、①是脱氧核糖,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C,A错误;B、②是氢键,在DN
A复制过程中断裂②的酶是解旋酶,B错误;C、③是胞嘧啶,它所在的DNA单链一端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磷酸基团连在5号碳原子上,这一
端称作5′-端,C正确;D、DNA单链中(A+C)/(T+G)比值等于0.5,则与其互补的单链中该比值为2,但在DNA分子中该比值
等于1,D错误。故选C。40.C【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
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
稳定的组合。【详解】A、②代表一分子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一条链上G+C占该链48%,则另一条链上C+G占48%,整个
DNA中G+C占48%,故A+T=1-48%=52%,A=T=26%,B错误;C、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该DNA分子复制得到的2条
子代DNA链的序列是互补的,不相同,C正确;D、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作用于①使DNA双链解旋,D错误。故选C。41.(1)
否 由于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除视网膜细胞外其他细胞虽都含有基因M/和基因R但均不表达(2)
无法合成有功能的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可能导致家鸽无法导航,失去方向感 将家鸽分为四组:①组敲去M基因,②组敲去R基因,
③组同时敲去M基因和R基因,④组不敲除任何基因(对照组),分别测定四组家鸽视网膜细胞中是否有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然后在同一条件
下放飞4组家鸽,观察它们的定向运动能力(3) AB两组的后代均能通过磁场导航 A组的后代个体中一半(或只有雄性个体
)能通过磁场导航,B组的后代个体均能通过磁场导航 A组的后代个体均能通过磁场导航,B组的后代个体中一半(或只有雄性个体)能
通过磁场导航【分析】1、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执行情况不同,因
而不同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分析题干可知,基因M和基因R分别编码蛋白质M和蛋白质R,这两种蛋白质可以形成含铁的
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若这两种基因失去功能,则家鸽可能无法导航,失去方向感。【详解】(1)家
鸽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因而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但由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基因M和基因R仅在野生型家
鸽的视网膜中共同表达,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2)由题干知,基因M和基因R分别编码蛋白质M和蛋白质R,这两种蛋白质可以形成含铁的杆状
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因而如果这两个基因失去功能,家鸽可能无法合成有功能的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
,可能导致家鸽无法导航,失去方向感。(3)根据题意可知,若基因M和基因R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乙品系基因型为MMrr,丙品系基因型
为mmRR,两组杂交子代均能通过磁场导航。若基因M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R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乙品系基因型为rrZMZM、rrZMW,
丙品系基因型为RRZmZm、RRZmW,两组杂交子代A组的后代个体中一半(或只有雄性个体)能通过磁场导航,B组的后代个体均能通过磁
场导航。若基因R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乙品系基因型为MMZrZr、MMZrW,丙品系基因型为mmZRZv、mmZ
RW,两组杂交子代A组的后代个体均能通过磁场导航,B组的后代个体中一半(或只有雄性个体)能通过磁场导航。42.(1) 染色
体、核DNA、染色单体 ②③⑤(2) 精细胞或精子 4(3)着丝粒分裂(4) 16 4【分
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
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
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1)图c在某些时期为0,则c为染色单体;图a:b=1:1或1:2,则a为染色体,b为核DNA。存在同源染
色体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I前、中、后期。果蝇精原细胞内染色体和DNA为2n=8,由图可知,①为减数分裂II的末期,②可能为有
丝分裂的末期,③为有丝分裂后期,④为减数分裂II的前期、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⑤为有丝的前、中期或者减数分裂I的前、中、后期。图中
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可能有②③⑤。(2)①时期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没有染色单体,故是精细胞或变形后形成的精子,该时期细胞中含有n=4
条染色体。(3)②可能为有丝分裂的末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不含染色单体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4)果蝇精原细胞内染色体和DNA为2n=8,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最多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为4n=16,四分体个数=同
源染色体对数=4。43.(1)(2) ② α链和β链 5''端→3''端(3) 1/4 0(4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析】图甲是某DNA分子片段组成示意图,①为
磷酸二酯键,②为氢键,α、β两条链反向平行。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1)脱氧核苷酸
的磷酸端为5''端,脱氧核糖的羟基端为3''端,根据甲图可知,α链的上面一端为5''端,则β链的下面一端为5''端,根据碱基排列顺序可知。(2)图乙中解旋酶催化②氢键断裂。DNA复制时两条链均为模板,因此DNA聚合酶等以图甲中的α链和β链为模板合成子链,子链的延伸方向是由5''端→3''端。(3)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图甲中的DNA分子的双链用15N标记后,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形成的8个DNA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为15N,另一条链为14N,其余6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因此将DNA进行离心,则试管中位置居中的DNA带(15N/14N)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2/8=1/4,由于不存在两条链均为15N的子代DNA分子,因此在试管中位置靠近试管底部的DNA带(15N/15N)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0。(4)由于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因此DNA分子能够精确的复制。【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44.(1) aaXBY aaXBXb(2) 1/8 母亲(3) 1/2 女孩【分析】据图分析,只考虑一种疾病,则Ⅰ-2、Ⅱ-2、Ⅲ-1均为aa,Ⅰ-3为XbY,Ⅲ-3为XBXb,Ⅲ-4为XBY。【详解】(1)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1、Ⅱ-3均正常,基因型均为aa,乙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正常,基因型为XBY,Ⅰ-3患乙病,其治病基因将传给Ⅱ-3,所以Ⅱ-3基因型为XBXb,所以Ⅲ-1基因型为aaXBY,Ⅱ-3基因型为aaXBXb。(2)据图分析,Ⅲ-2为AaXBY,Ⅲ-3为1/2aaXBXb、1/2aaXBXB,两者婚配:①如果胎儿是男孩,则他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1/2×1Aa×1/2×1/2XbY=1/8。②Ⅲ-3进行产前检查时,确定胎儿的基因型为aaXbXbY,则Ⅲ-3应为AaXBXb,胎儿性染色体多了一条的原因是母亲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携带b基因的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了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3)由图可知,Ⅱ-3基因型为aaXBXb,Ⅱ-4基因型为aaXBY,则Ⅲ-4的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1aa×1/2XBXb=1/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如果Ⅲ-1为aaXBY与Ⅲ-4为1/2aaXBXB或1/2aaXBXb婚配,若生男孩则有可能为aaXbY患乙病,生女孩一定为aaXBX-正常,所以建议生女孩。45. 核糖体 转录 RNA聚合 碱基互补配对 含T4噬菌体DNA组放射性强度高,含大肠杆菌DNA组几乎无放射性【分析】据图分析,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表示DNA转录形成RNA,③表示粉碎细菌分离RNA,④RNA分别与单链DNA杂交。【详解】(1)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还有部分RNA正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故还可以在核糖体中发现放射性的RNA。(2)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①→②过程中利用3H-尿嘧啶合成放射性物质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的参与。(3)放射性RNA与DNA杂交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感染10分钟后,大肠杆菌合成RNA的过程几乎会完全被抑制,据此推断,④RNA分别与单链DNA杂交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含T4噬菌体DNA组放射性强度高,含大肠杆菌DNA组几乎无放射性。这也可以间接证明,RNA起到信使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