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LS飞行程序与ILS飞行程序差异研究

 挚昊555 2023-08-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陈红英  陈哲

摘要:GBAS地基增强系统能提供全天候无间断的卫星导航信号,可以引导飞机进行GLS精密进近。GLS精密进近具有导航精度高,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势。随着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和国产GBAS设备通过适航审定和验证,在国内运输航空公司逐步推广应用GLS精密进近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了GLS与ILS的工作原理差异,GLS与ILS飞行程序设计差异,以及飞行中实施GLS和ILS进近程序的差异,最后小结了GLS和ILS的差异。
图片

01
引言
图片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目前民航局正在推进兼容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GBAS(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的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及建议措施修订,民航局明确要求由空管和机场运行单位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GBAS[1]。

卫星着陆系统GLS(GBAS landing system)是根据GBAS系统提供的飞行指引和着陆功能来实现精密进近[2]。在GLS进近中,机载系统通过接收VHF数据广播VDB(VHF Data broadcasting)传送的FAS(Final approach segment)数据块,计算并构建一条真实数据的航向道和下滑道,并计算航空器偏离预定航迹的水平和垂直偏差,以及与跑道入口的距离,并在驾驶舱相关仪表上显示,使飞机自动驾驶或飞行员能及时调整并保持在下滑道上。

目前,国产的GBAS设备已通过了适航审定和验证,并开始在部分机场安装建设。因此应用基于BDS和国产GBAS设备的GLS进近是必然趋势,在运输航空推广应用GLS进近,飞行员必须理解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与使用GLS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GLS与ILS的工作原理差异、飞行程序设计差异以及飞行中使用的差异,总结了GLS使用的关键要点,为推广使用基于BDS的GLS精密进近奠定了基础。

02
GLS与ILS工作原理的差异
图片

1.ILS仪表着陆系统的工作原理

ILS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精密进近着陆方式。截至到2022年9月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已达到258个,95%以上的机场都安装有至少一套ILS,干线机场通常根据跑道数量会安装多套ILS系统。ILS是通过机载接收设备接收真实的航向道和下滑道信号,使飞机始终保持在航向道和下滑道信号覆盖范围内下降,并安全着陆。ILS系统包括机载接收设备、地面的航向台、下滑台以及指点标台(可以使用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替代),如图1所示。

航向台通常设置在跑道末端,距离跑道末端250~400m,下滑台通常位于进近跑道入口内300m左右,跑道中心线左侧75~200m[3],DME台通常使用下滑台合装的DME台或者本场VOR台合装的DME台。

图片

图1 ILS仪表着陆系统工作原理

2.GLS卫星着陆系统的工作原理

GBAS由卫星系统、地面站和机载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卫星系统包括GPS和BDS等星座。地面站系统由参考接收机、VHF数据广播VDB和地面处理系统[4]。参考接收机通常安装4部,布置为正四边形。安装位置应在开阔地带,以尽量减少多路径信号的干扰。VDB发射机的VHF频段为108~117.975MHz,通常安装在开阔地带或者候机楼顶上,必须确保广播信号在进近程序的决断高位置处无遮挡。机载系统包含天线、GBAS接收机或者多模式接收机MMR(Multimode receiver)以及控制显示设备。

图片

图2 GLS卫星着陆系统工作原理

在商用运输飞机上MMR是集成GBAS功能的首选加装包,因为MMR很容易将GBAS功能集成到已经存在的ILS着陆系统上。同时已有的机载ILS或者VOR天线可用于接收GBAS的VDB数据,而不需要重新安装VDB接收天线。

3.GLS与ILS工作原理的差异

相比ILS,GLS具有导航精度高、建设运行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两者工作原理的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卫星着陆系统GLS与仪表着陆系统ILS工作原理差异

图片

总之,GLS是建立真实数据的航向道和下滑道,通过航空器的机载设备计算的航空器位置并确保处于GLS的水平服务区或垂直服务区。因该服务区是由导航数据库确定,因此稳定可靠,不受环境和其他信号干扰影响。

03
GLS与ILS飞行程序设计的差异
图片

1.GLS飞行程序设计要点

GLS进近程序的起始、中间进近航段和复飞最后段,遵守一般飞行程序设计准则。GLS最后进近程序设计,就是构建与ILS相似的障碍物评价面OAS(obstacle assessment surfaces)面,根据穿透OAS面的障碍物确定着陆运行标准。与ILS不同,GLS进近程序设计还需完成相应的FAS数据块的编码[5]。因此GLS与ILS进近程序设计差异主要是确定GARP到入口距离和构建FAS数据块。

GLS进近程序中引入了飞行航径对正点FPAP(Flight path alignment point)和方位基准点GARP(GNSS azimuth reference point)。FPAP位于跑道末端或延长线上,与跑道入口点LTP(Landing threshold point)相反,GARP定义在LTP/FTP与FPAP的连线上,距FPAP为305m(1000ft)位置处的点。FPAP坐标是直接测量的WGS84坐标,GARP坐标由到FPAP的距离和方位计算得到。正常直线进近中FPAP和GARP位置的确定有以下两种情况[6]

第一种情况是跑道没有安装ILS系统,此时FPAP位于跑道末端,GARP距离FPAP 305m,此时偏置距离为零,如图4所示。

第二种情况是跑道安装有ILS系统,若航向台与跑道末端的距离小于305m,则FPAP设置在跑道末端,GARP距离FPAP 305m,此时偏置距离为零,但GARP与航向台不重合,如图5所示。若航向台距跑道末端的距离大于305m,则航向台位置为GARP位置,FPAP距离GARP为305m,此时偏置距离为FPAP到跑道末端的长度,如图6所示。


图片

图4  FPAP位置示意图(无ILS跑道)

图片

图5  FPAP位置示意图

(ILS跑道,航向台距跑道末端小于305m)

图片

图6  FPAP位置示意图

(ILS跑道,航向台距跑道末端大于305m)

FAS数据块是用于保护数据,并确保提供给用户程序信息是程序设计人员所设计的。

GBAS的FAS数据块包含循环冗余码校验余数字段(CRC)一共有20位字段。前19个数据字段受CRC的保护,表7给出了标准FAS数据块内容。

表7 FAS数据块内容

图片

2.GLS飞行程序设计实例

以某机场06号跑道为例设计GLS进近程序,机场基本信息如表8所示。

表8 某机场基本信息

图片

06号跑道有ILS系统,航向台距离跑道末端400m,超过了305m,因此GARP为航向台,则FPAP距离GARP305m,此时偏置距离为95m。则跑道入口距离GARP为3400m。

GLS进近与ILS进近的OAS面参数一致。由于目前各运输机场进场和起始进近都主用RNAV或RNP,所以设计了RNP+GLS的进近复飞程序,保护区如图9所示。中间进近航段的超障评估按一般原则,最后进近使用OAS面评估,复飞超障评估差异较大,从图6中分析可知,复飞超障评估从起始爬升位置SOC(Start of climb)开始,1区(绿区)按照OAS的复飞Z面进行超障评估,2区(洋红色区)按照OAS的Y面进行超障评估,3区(蓝色区)按照OAS面的Y面数学外推进行超障评估,4区(红色区)按照RNP1的主区进行超障评估,5区(青色区)按照RNP1的副区进行超障评估。经评估RNP+ILS的运行标准DH为60m,RVR为800m。

图片

图9 某机场跑道RNP+GLS进近复飞保护区

04
GLS与ILS飞行程序使用的差异
图片

实施GLS有许多设备条件的限制,首先需要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卫星系统,目的地机场需要装有为本地区信号差分修正的地面站GBAS,飞机需要完成适航改装具备与GLS进近相关的飞行管理计算机和多模式接收机等。此外相应机场、空管人员和机组也需要完成相关的培训。

1.GLS与ILS航图的差异

GLS进近程序通道号由五位数字组成,范围是20001~39999。如图10所示的悉尼机场34L跑道展示了两种进近程序航图的差异。

首先是航图标题和测距表的差异,ILS和GLS进近图分别用ILS RWY34L和GLS RWY34L表示。ILS航图中测距表的参考点是以DME台(ISN)为基准。而GLS航图中测距表是以RW34L为基准。

其次由于GLS进近没有陆基的导航台,因此航图中显示的是相应程序的信道号Chanel21968,不需要调谐频率,但需要在机载导航控制面板RMP面板上输入程序的通道号[7],或者在飞行管理计算机上选择相应GLS程序后数据库自动匹配对应的通道号,每一个GLS进近程序对应唯一通道号。

最后GLS进近与ILS进近都有相应的航道。在实际运行时仍然需要调定相应的航道。二者不同的是ILS是两条波束确定的实际航道下滑道,ILS进近程序一旦确定其航道和下滑角度就确定。而GLS是基于数据计算的航道下滑道,数据变化可以通过修改FAS数据包实现。

图片

图10 卫星着陆系统GLS和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图对比

2.GLS与ILS在飞行操作中的差异

飞行员在实施GLS进近之前要完成相关飞行准备,GLS进近程序通道号可使用导航控制面板调定,空客机型在MCDU进近程序选择页面上选择后计算机将会自动调谐相应频道号。B737NG导航控制面板如图11所示。GLS进近飞行实施在仪表显示和程序操作上基本与ILS一致,在PFD上观察到的航向道偏离和下滑道偏离位置和信息几乎与ILS进近是一致的,如图12所示,但PFD上仪表的满偏刻度不一样,ILS的水平满偏刻度为2.5°,垂直满偏刻度为0.7°,而GLS的水平满偏刻度为2.0°,垂直满偏刻度为0.36°,显示精度更加精确。


图片

图11 卫星着陆系统GLS 进近程序导航控制面板

图片

图12卫星着陆系统GLS 进近在PFD上的显示

飞行员收到可以建立进近许可的进近指令以后,飞行员以相同的步骤选择MCP方式。飞行员可以按照进近程序要求,也可以在管制的指挥下切入五边进近航道。传统盲降通常采用先截获LOC后截获GP的方式,目的是防止因为提前截获到错误的下滑信号而引起飞机提前下降,从而突破保护区触发地形告警风险。GLS的限制与其十分相似,GLS进近飞机截获下滑道之前也应先建立航向道,并且下滑道切入点距离跑道的水平距离通常不小于6NM。

3.GLS的降级处置

在GLS进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降级处置,当系统导航精度不足出现告警时,相应的偏离指示可能会变成琥珀色,ND上可能会显示GPS降级类的信息以提示机组精度不够。原因可能是空间星座信号丢失,或者飞机超过容差时间过长,或者FAS数据包丢失或者VDB故障等,或者飞机出现系统故障导致导航能力降级。

出现此种情况飞行员必须及时终止进近或者复飞。一旦复飞执行,从多模式接收机得到的进近引导会被复飞程序替代。由于飞机的引导降级可能是多种原因,飞行员必须确认相应的导航精度是否满足复飞要求,如果精度足够按照数据库中的复飞程序飞行,如果不够要及时通报ATC或者按照传统导航复飞程序飞行,由于此阶段飞行工作负荷大,同时又涉及航图转换和通信等时间压力,尽量使用自动驾驶以减少工作负荷。

05
结论
图片

GLS作为一种精密进近引导方式,有许多其他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总结如下。

首先GLS设备简单,维护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一套设备可为多条跑道提供引导,一套设备仅需要占用一个VHF频率发射数据,降低了中短距离范围内频率干扰误调的可能,减少了机场区域的设备布局,降低了机场周边净空的要求。

其次从运行使用上考虑,GLS导航精度高,运行中可以与RNP进近程序组合使用,及RNP+GLS运行,就如现行的RNP+ILS程序一样,可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增大机场终端运行容量。

从操作层面上,GLS进近飞行操作方法与ILS进近操作基本一致,减少了差异化飞行训练的内容,在关键节点上标准操作程序动作与ILS高度相似减少了人为出错的概率。

参考文献
图片

[1] 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S],2019.11.26.

[2]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卫星着陆系统(GLS)运行批准指南(AC-91-FS-2015-29) [S], 2015.

[3]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 第一部分 仪表着陆系统(ILS)技术要求[S],1999.8.1.

[4] 张也,论GBAS技术在中国民航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9:VOL37 NO9.

[5] 赵磊,肖欢畅,民航GLS 进近运行技术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8.

[6]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航空器运行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规范(AC-97-FS-005R1)[S],2021.10.13

[7] 和佳雯,GBAS飞行程序研究[J], 现代导航,2019.2.

图片

——本文源自《飞行员》杂志2023年第3期 总第11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