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的治国理想(13—9,讲于2022年7月18日)

 惟虫能天 2023-08-15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岁月静好

孔子的治国理想


《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本章的意思是,孔子到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人口已经够多了,那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说,富了以后又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化他们

本章体现了孔子的治国理想。他次提出了庶之富之教之的治国三部曲。古代社会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为重要,人口繁衍尤其重要,所以直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孔子虽注重教化,认为应以富民为先。管子主张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与后世有些学者主张饿死事小失节”截然不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似乎是常识性的道理,但却常被后世的假道学者所忽略和轻视。庶之、富之、教之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人口和财富虽是基础,但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加强对人民的教化。如果仅仅是富裕繁荣,但文化教育缺失,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堕落沉沦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解决的是中“富之”的问题,但富裕起来后,当时却出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1989年,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三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对人民的教育工作做的不够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似乎并没有根本改观。

天顺人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