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日易犯的感冒咳嗽,试试祛温燥名方“桑杏汤”

 cshts 2023-08-15 发布于上海

六淫之邪中,秋日邪气为燥。

立秋后,夏天的尾巴仍在,气温还很高,所以此时燥和热夹杂,被称为温燥

这个阶段更应做好“防燥防热”。

图片

中医认为,燥为阳邪,其性干涩,肺脏娇嫩,燥邪最易伤津伤肺

叶天士的《温热论》中开篇即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温邪也容易侵犯肺脏

图片
图片

温燥的表现有以下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心烦口渴,咽干鼻燥,大便干燥,头痛,微恶风寒,舌红,苔薄、干,脉浮数而右脉大等。

其中,频繁咳嗽、令人心烦、干咳无痰、持续时间长是秋日燥咳最明显的几个特征,这几个字眼着实是看着就令人生烦。

有以上情况,不妨试试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润肺养阴方——桑杏汤。

图片

图片

吴鞠通于所著《温病条辨》原文记载: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我们一一来分解这三句话:


简明一句


01

第一句,将邪气类型、表现、伤及脏腑和主方都简单明了地表述出来了。

中医认为右手的寸脉代表了肺脏情况,秋天燥邪伤肺时,肺脉会表现出频数且洪大的迹象,这代表伤及了手太阴肺经的气分——此时病位还在表浅,这个情况就适用桑杏汤。

图片

组方见真功


02

第二句,为组成和剂量。

图片

吴鞠通是如何互相搭配这几味药物的呢?

图片

桑叶、杏仁为君

桑叶,疏风清热,宣上焦风热

杏仁,降气润肺、止咳,还通下焦便秘,大肠畅则肺气通。

有学者研究桑杏汤[1],桑叶与杏仁的用量比为1:1.5, 宣肺的桑叶用量少于降肺的杏仁,所以这张方子对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喘,效果更好,止咳兼顾清肺


图片

香豉、象贝、沙参为臣

象贝,清热化痰,助杏仁润肺止咳,化肺中粘痰

香豉,宣发肺热,助桑叶解表除烦,除心烦

沙参,养阴生津,缓解喝水也无法缓解的深层的干燥


图片

使栀子皮、梨皮为佐

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以清肺除烦

梨皮,清热润肺,从而止咳化痰。


在诸多润燥药材中,吴鞠通还配伍了一个燥湿化痰的象贝。

因为,虽是燥邪犯肺,但肺气闭郁后必然导致肺的津液输布出问题,这些无法被输布的津液会被灼热的燥热之邪凝炼成痰

所以在生津方中配伍一味化痰药,反倒是相辅相成。

足以见,鞠通先生对温燥的理解具有独到之处,彰显其真功夫。

图片

《景岳全书·咳嗽》还指出治疗咳嗽时不能一味地散邪,还得注意补:“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

燥邪损伤肺津,所以方中除了止咳化痰药,配伍了杏仁、梨皮、沙参三味滋润药材,肺、大肠、胃三个层面来滋润内里

此方药组成共奏清宣温燥, 润肺止咳之功。

全方辛凉、甘润、不寒、不燥,开启了后世温燥治法的先河。

煎煮有道


03

桑杏汤怎么煎煮呢?是很有讲究的,量多了煮久了都不好。

关于第三句,吴鞠通还特地备注了:“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意为,此方各药用量较少,偏于轻宣,所以久煮无用,且不可多用,可以一次性煮好一日用量

图片

这也体现了鞠通先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法——对肺部疾患用较为轻灵的药物,以免用药过重,反而抑制肺气正常宣发。

就像掉落的小绒毛一样,轻轻吹走,就可以。

图片

那桑杏汤可以用来治疗哪些疾患呢?

现代临床常用于:感冒、哮喘、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肺炎之属燥热伤肺者。

其实当您有开头提到的那些症状,都可以尝试一下桑杏汤。

也有学者研究桑杏汤发现[2],对于大鼠因雾霾PM2.5损伤的肺组织有修复炎症、减少纤维化等效用。

图片

秋日空气质量差,加上干热的气候,引发了咳嗽、感冒时便可以用桑杏汤

注意:

图片

外感凉燥,脉浮紧者,不宜用桑杏汤,宜改用杏苏散。

此文章为科普专用,如需开方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后决定。

图片

引文:

[1] 卢晨光,郭选贤.从温病探析桑杏汤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109.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7.75.087.

[2]谢有琼. 杏苏散、桑杏汤防治雾霾伤肺凉燥证、温燥证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7134/d.cnki.ghbzc.2020.0001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