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入朝之初,为何仅以炒面充饥:美空军摧毁了鸭绿江南岸一切-今日头条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3-08-15 发布于河南

▲志愿军入朝参战

▲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25万余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正式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短短半个月,志愿军在元山等地痛歼美军和南朝鲜军15000余人,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了青川江以南。坐镇日本遥控指挥的美军主帅、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眼看自己“感恩节结束朝鲜战事”的许诺落空,不由恼羞成怒,下令美第8集团军和美第10军分布在东西两线再度发动攻势,将志愿军消灭在鸭绿江边。

▲美军在朝鲜战场实施空投

▲美军轰炸北朝鲜交通线

美军对鸭绿江以南实施空中“绞杀战”

为了配合陆军作战,麦克阿瑟下令从11月8日起,开始对鸭绿江上的桥梁实施为期两周的空中“绞杀战”,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和退路。当时,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拥有1400余架飞机,飞行员也都经验丰富,不少曾参加过二战。这些飞行员立即驾驶着79架B-29大型轰炸机和300余架战斗机飞临鸭绿江上空,扬言要以“最大力量”摧毁鸭绿江南端的全部桥梁以及江岸边至战线范围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军事设施、工厂、城市和村庄。”

▲鸭绿江大桥遭严重破坏

▲志愿军抢修铁路桥

后方供给无法满足部队正常需要

11月12日,鸭绿江上安东、新义州间的两座大桥被炸断,长甸河口、辑安附近的大桥也被摧毁,火车难以通行。国内只得紧急调铁道兵第1师入朝,抢修大桥;同时,在东北各地抽调了600辆汽车和大量马车,又赶制平板木船300艘作为渡船进行转运,但仍不能满足前线对补给品的需求。加上,美军飞机开始在战场上空不断盘旋,一有风吹草动草动就疯狂投掷炸弹。志愿军部队白天无法生活做饭,晚上要行军打仗,后方供应又不足,后勤部门决定制作炒面为主的熟食直接供应部队。

▲志愿军战士就着雪吃炒面

▲官兵们赶制炒面

全国掀起了制作炒面的热潮

这种炒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就是以糜子、芸豆、玉米、青稞、甜菜根、小麦、大豆、高粱米为原料,炒熟后磨制成的粉,随手抓一把就可食用,行军携带也十分方便。作为抗美援朝基地的东北地区立即发出《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仅沈阳市内的党政军系统,就要在20天内完成276万斤炒面的任务。很快,全国其他地区也开始掀起制作炒面的热潮,不少食品厂还专门建立了制作炒面的车间。

20天后,第一批共200多万斤炒面送到了前线志愿军战士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负责后勤工作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说:“如果没有炒面,就解决不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质保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