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潘海露 2023-08-15 发布于江苏

前言

“把一生献给革命,献给反对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斗争,献给使劳动者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解放事业。”这不是一位生活经历丰富的老革命者的豪言壮语,而是年仅十七岁的列宁立下的终生志向。这也证实了那句俗语: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列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能够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让人信服和感慨。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在喀山大学的学生运动中,列宁不仅遭到学校的开除,还遭受了反动当局的逮捕。警察包围了列宁的家,将他带上警车,押往警察局。

初尝监狱的滋味

在押送的警官与列宁交锋中,有这么一段精彩的对白:“年轻人,你为什么要与政府抗衡?要明白,你的前方是一堵墙啊。”警察暗示着:沙皇制度形如一堵墙,屹立在前面,革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与政府对抗只能死路一条。列宁立刻回答到:“没错,有一堵墙,它也是即将倒塌的墙,若用力一推,就会倒的。”警方听了列宁的话后,哑口无言。这是一次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民主、自由和专制、独裁的对抗,斗争的结果必然是正义压倒邪恶,民主自由战胜专制、独裁,列宁的前方是光明而不是黑暗。

漆黑的深夜是那样的寂静,在喀山的老百姓深睡之时,坐有列宁的马拉雪橇飞速地奔向目的地——喀山监牢。监狱坐落在一座不高的小山上,戒备森严的围墙足足有四米高。围墙上方还装有铁丝网,也许怕犯人逃跑而做的。厚重的半弧型大铁门吱吱一响,像张开的鳄鱼般的大口,又活生生地吞食了一位无辜的青年革命者。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在监牢里,学生们互相谈起未来的想法。当他们问列宁出牢后的安排时,列宁回答道:“我前方只有一条道路——从事革命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了惩罚列宁,喀山地方政府决定将列宁流放到库科什基诺村。

在这里,列宁的精神和生活继续受到当局的压抑。喀山省警察局长命令当地警察:“对放逐在库科什基诺村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必须严加看管!”根据这道命令,警察经常光顾列宁的家,看他是否在家,是否与外人来往。相熟的人无法接触列宁,列宁过着十分冷清、闭塞的生活。

但是,列宁把监狱和流放作为充实自己的机会。库科什基诺村是列宁的外祖父家的所在地。在外祖父家里,留下了大量的书籍,使列宁很快就投入了书的海洋。外祖父的藏书很快就满足不了列宁的需要了。他请同他一起来到流放地的母亲和姐姐帮助他订阅报纸。反映新思想的《同时代人》、《祖国纪事》、《欧洲导报》、《俄国财富》、《俄罗斯新闻》等等,给列宁带去了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流放生活真正成了读书生活。后来,列宁回忆说:“在我的一生中,即使在彼得堡的监狱里,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也没有像从喀山被放逐到乡下的时候,读了那么多的书。”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诵读《资本论》

书与读者有着不结的情愿。列宁也不例外,是因为他也爱读书。然而,他对《资本论》感兴趣更是因为他想通过攻读马克思的著作找到解决令其困惑的问题的答案。

早在1888年10月间,列宁来到喀山,住在母亲安排的莫斯科街58号奥尔咯夫的二层楼房间里。这里风景秀丽,空气凉爽。列宁选择一间小房间,室内放着一张单人床,一张方桌,桌上放着煤油灯。十分吸引人的是,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翻开着的《资本论》,书上有用红色笔划的表示突出重点的横线。列宁正是在这里开始系统而又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他把《资本论》的每一页都从头到尾反复地看上好几遍,并把他所理解的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理作出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另外,他广泛收集关于俄国农民生活和城市工人阶级状况的资料,认真分析俄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现象。从而,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一方面,他找到了解决其困惑问题的钥匙,这就是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的统一,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俄国的具体实际。如果不掌握马克思的方法,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革命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就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俄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到头来,只是掌握了马克思的皮毛而不是本质和精髓,也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革命将失去方向。

另一方面,列宁从马克思那里也取得了“真经”。这就是使他坚信最革命的阶级是无产阶级,他们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掘墓人,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创造者。为此,列宁找到了劳动者的解放道路——只有通过工人阶级这个途径才能实现。工人们是唯一能使自己和广大劳动者摆脱专制制度压榨和资本主义盘剥的最彻底的革命的中坚力量。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还把他学到的马克思的理论介绍给与他接触的人。列宁的姐姐乌里扬诺娃·叶利扎罗娃回忆列宁这段生活时写道:“记得每天晚上我下楼来跟他聊天时,他就热情地给我讲解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原理和这一学说所开辟的新道路,他坐在厨房里堆满报纸的炉上起劲地做着手势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他那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表情,也使谈话的对方受到感染。在那时候,他就已经善于用自己的话说服人、吸引人。”

在喀山时期,列宁成为一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和热情的传播者。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什么样的人被称作马克思主义者?他应该具备这些特点,他不是表面上懂得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教条,而是努力把从书中得到的每一个规律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并把它运用到现实中去。列宁在流放他的萨马拉,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研究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1889年5月初,列宁和全家一起来到萨马拉省阿拉卡也夫卡村附近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尽管这里有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地下秘密革命小组,但是大多数小组深受民粹派思想的影响。这些小组中以阿·巴·斯克略连柯小组的活动最活跃和积极。他们印发秘密书刊,并向青年学生和一些工人广泛宣传和鼓动。列宁通过他的姐夫认识了斯克略连柯。他以自己所特有的热情,以他善于使人信服的才华给斯克略连柯留下深刻的印象。

斯克略连柯把列宁介绍给小组的其他组员。列宁向小组的成员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他还把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从德文翻译成俄文,并将译稿在小组中广泛传阅,深受大家欢迎和好评。没有多久,在他的熏陶下,这个小组的一些成员,包括斯克略连柯本人在内,开始对民粹派的思想产生质疑。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萨马拉也居住着一些老一辈的民意党人,他们当时大多数放弃了积极的政治鼓动。列宁常常和他们交谈。他们谈论革命工作,谈论秘密活动情况,以及谈论老一辈革命者的经历。尽管列宁不赞同他们的世界观,然而他还是深深地敬仰这些英勇而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革命者。与此同时,他有选择地吸收老一辈革命者的经验。

在那个时候,列宁还常常来到农民中。他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农民们。大家都愿意和他交谈,向他请教问题。每次谈话都使他们感到前途的光明,增强了他们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列宁也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了很多实际情况。譬如,为了研究萨马拉当地老百姓的经济状况,他多次找到贫苦农民谈话,还找到富农、商人等。他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又查阅大量参考书,把研究的结果写成了论文。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这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列宁的第一篇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篇著作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深刻而全面地分析了俄国的经济。列宁一方面批评了民粹派思想即资本主义在俄国不能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阐明了资本主义正在生根发芽,在农民内部发生深刻的经济分化和贫富分化。

在列宁的努力下,萨马拉的革命者逐渐放弃了民粹派的空想社会主义,站到了马克思主义一边。列宁在如此成熟的条件下,把有革命倾向的青年组成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他们研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书籍,其中包括《资本论》、《反杜林论》等等。列宁还多次在小组里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报告,讲解他写的文章。列宁在小组中逐渐赢得较高的威信。

19世纪,奔赴革命的战士,萨马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在萨马拉,列宁已完全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了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杰出的学生和忠实的继承人。

参考文献

二战时期日本强迫劳动受害者在美诉讼问题研究 马钰 吉林大学 2023-06-30 硕

俄修改二战纪念日名称,日本急了 邱木韦 环球时报 2023-06-27 报纸 3

独立学院辅导员对毕业生考研“二战”指导的路径探究——以成都锦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江芮; 邓川浩; 谭正军 知识文库 2023-06-08 特色期刊 2

二战时期美国国家战略传播研究 郑雨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3-05-20 博士 34

二战时期英瑞美三国海运贸易的分歧与协调 胡德坤; 唐方亮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23-05-16 期刊 74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的战略传播 李青青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3-05-01 博士 31

二战后德国对犹太人赔偿的路径调整与效果评估 孙文沛 世界民族 2023-04-20 期刊 1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