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新疆,我来了…

 昵称45109175 2023-08-16 发布于浙江

亚洲中心大美新疆

作为一名集报人,手中早就拥有一份《亚洲中心时报》,便是出自新疆乌鲁木齐,从此知道了“新疆,亚州的中心”。

2023年的8月初我从青岛赶来了,脚踏实地于亚洲的中心,舟车劳顿于这片神密与神圣的土地。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疆土之大,新疆面积一说有17个韩国大,是10个山东省面积。

团队 “新疆行”,离不开地接导游,每到一地便有相应的地接导游一番自我介绍。就我个人体会,好的导游就是一部当地“史鉴”宣讲员,即便是背书也要把自己所管辖景区景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来龙去脉讲清讲透,让远方游客“满意而来,高兴而去”的“不虚此行”的宣讲员,而非当地产品推销者。

此番“新疆行”的一位地接导游自我介绍姓孙,“爷爷奶奶兵团人,爷爷比奶奶大三十岁,奶奶17岁由山东与兵爷爷成婚,如今父母也七老八十了”,他自称是兵团第三代,出生于1983年。他说自己的家乡在威海…….如今,对于家乡是“回不去的故乡,离不开的故土”,他说自己“已是新疆人”了,根已扎此……

在来回往返果子沟大桥过程中,景色宜人的大桥,优美的环境,堪称伊犁第一景……

随团旅游印象

这次乘旅游专列由青岛至新疆的“新疆行”活动,队伍成员近千人,20余个团队,一个团队40余人不等,即一列车厢,对应所在“地接团”的一辆旅游大巴。

除了由青岛至新疆,长途跋涉了两天,又继续在新疆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根据沿途景点的布局和专列的既定行程安排,每到一地再由旅游大巴在当地完成地接旅游任务或住宿,次日旅游大巴车继续下一个景点完成旅游或送到专列,“再接再厉”在列车上住宿随火车走下一个城市的风景线……

“旅游始终在路上”或许已经成为远途逃不脱的程序,值得关注的是,新疆之大,18天的火车奔,汽车跑。也就有了旅游者的身心疲惫而“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形象调侃。对于一个旅游团体,无非由40多位不同脾性的男男女女组成,个体的不同,修养的差别,年龄的距离……

一辆大巴车的40余名游客,或许没有一辆大巴的游客到景区与景点能够完美地“步调一致”,从始至终“头尾相结,按时按点”返回大巴,正点赴下一个景点,基本上都处于“放羊状态”:见过牧羊犬的人都知道,羊群在牧羊犬面前是十分被动的,组团旅游者的被动便体验在“按导游既定路线与景点”,限定于固定的时间出发与返程,若偏高既定路线和景点,便容易受到极大的时间限制与陌生环境的制约。

每个景区与景点,忙前忙后的导游手举标示牌,不停地招呼自己的团队成员,此起彼伏的“呼叫”业已成为“乘车,入口,出口”的三大聚集召唤处。     

早出晚归是本次新疆行的常态,而“在路上”则更是常规,大巴在路上的时间与游客在景区与景点游览时间主流永远是让步于车程,若有不服者,其实还有景区观光车加塞。真正实打实在景区与景点接受愉悦的时间又常常被满目的风景线拍照,并与陌生人去无奈的人挤人。上火车进站拥挤,出站拥挤,上大巴抢座,下大巴抢行,乘车一路昏睡……

即便是这样,旅游永远不缺参与者,景区总是人流如潮,一波又一波,只要是知名景点景区,无论多么偏远,只要有路,就有游客至此。景区景点的厕所永远与购物店紧密相连,谁也逃脱不了吃喝拉撒,“进出口”或许就是如此。

安全是出游的首选

这次庞大的团队“新疆行”,每次上下专列,“进出站”对接旅游大巴都的过程不亚于一场体育比赛,人人都是“背包客”,双手大多也左拎又提不空闲,过安检:大包小包统统过滤,大人小孩一个个过关,找各自的团队,明明知道都有座位,还是不由自主地向着自己团队的旅游大巴冲锋,只为抢占靠窗有利座位;住宾馆为了早几分钟入房间亦是前呼后拥大呼小叫……无论跟团导游还是地接导游“牧羊犬”的本能彻底消失,羊群的从众效应表现的淋淋尽致。

这次“新疆行”令人恐怖的安全事故是专列自喀什车站游客出站时,由于新疆与内陆时差有三个小时,早晨不到7时列车进站,按地接团导游说法,此时间段为喀什半夜时,漆黑的夜,出站口与大巴车的间接出口处,铁栅栏围剿下的出口仅有两米左右,近20辆大巴的对接口,在照明欠缺下,汹涌的人流可谓摩肩接踵,前呼后拥之下,几位游客便被无情地推向铁栅栏摔伤,伤者无可奈何地说“喀什,喀什,差点磕死我。”这无情的后遗症成为游客入喀什终生第一印象。

导游主业,导购为副

市场经济反映到旅游业身上,离不开游客每日的“吃喝拉撒“和“购买当地土特产”的常规心态和常态心情,而引导与执行者自然是导游,尤其在引导游客高额消费上,“导游变身导购”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无疑难以脱离导购的俗套。

旅游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吃喝玩乐”,导游尽管以“导游”为主,但“导购”却不能成为主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就是对游客的大不敬。这次“新疆行”的个别导游的导购行为,的确是一种吃相难看。

尾声

返程的旅游专列隆隆地向前飞驰,那是真正的“家的方向”,在外千般好,总有归途。“穷家富路”或许是每个旅游者对自己出门在外舟车劳顿的奖赏。旅游与旅行总有归途与归期,旅游与旅行早已突破“一日千里”的困顿,“舟车劳顿”越发轻松与自在,而吃住游玩更是芸芸众生不再是渴望,而是说走就走的“家常便饭”,当然,前提是健康的体魄与可以支配的金钱与自由的时间……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