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号至23号,我和老伴自由行,先后到南京、扬州、镇江、无锡四地旅游半个月。欣赏了这些地方的美丽景色,饱览了当地厚重的人文历史。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江苏省辖地级市。扬州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全市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扬州常驻人口为457.70万人。 扬州建城史已有2500多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 荷花池公园 荷花池公园位于扬州城区西南部,荷花池路西侧,1997年10月1日建成开放。荷花池原名南池、砚池,因池中广植荷花而得名。 荷花池公园虽不大,但是古色古香,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漫步其间,神清气爽。 亭台楼阁,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汉白玉回廊三面环绕,格外美丽。 池中有湖心岛,建“砚池染翰”、“玉玲珑馆”、“临池”等厅馆。湖心岛由拱桥、曲桥与岸边相连。 身后荷花池中的汉白玉雕像是“荷花仙子”。 荷花池中的荷花仙子雕像(因无法靠近,图片采自网络)。 园中有不少精美的风亭,上面都写有赏心悦目的楹联。 ![]() 清代歙县名士汪玉枢在池边建南园,园内设置九尊太湖峰石,相传是宋代花石纲遗物,玲珑剔透,窍穴千百。乾隆帝南巡游此,大加赞赏,赐名“九峰园”。公园船厅前“南园遗石”就是昔日九尊峰石之一。 ![]() 一条蜿蜒的木栈桥搭建在湖中,漫步其上,犹如行走在水中。若是夏天荷花盛开时,走在栈桥上犹如行走在荷花中,一定非常惬意。 ![]() 东关街 ![]() 东关街是扬州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已有1200年的历史。在这条老街上,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众多,具有扬州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符号比比皆是。闻名遐迩的名人故里,古朴完整的民居旧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无不闪耀着扬州历史文化的光芒,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 ![]() 这是东关街城门楼,东临明清古运河和东关古渡,背倚东关街。东门遗址始建于唐代中期,此后历朝历代均曾在此修缮城门、城墙。 扬州市在东门遗址处建成了东门遗址广场,并仿造宋代城门、城墙的样式,于2009年建成了现在的城门、城墙。东关历史文化陈列馆位于东关城楼内,于2013年2月建成开放。 ![]() 东门遗址广场上有宋代扬州城的废墟和城墙,在钢化玻璃的保护下,静静地沉睡着。 ![]() 东门遗址广场上还重建了古炮台、仿吊桥、宋井亭等遗迹以及名人雕像。 ![]() 曹起溍,1906年出生在扬州东关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扬州地区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1929年8月,曹起溍被国民党军警逮捕,1931年2月24日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5岁。曹起溍故居位于扬州东关街338号。 ![]() 在东门遗址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马可·波罗的骑马雕像。马可·波罗(1254-1324年),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是700多年前唯一走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京杭大运河的外国人,是叩开中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大门的第一人。 马可·波罗在中国17年,扬州是他唯一担任地方官员—扬州路总管府总管三年(1282-1285年)的城市。东门是他从泰州骑马进扬州城的路口。 ![]() ![]() 东门对面的东关古渡,古时候是京杭大运河的渡口。由于漕运事业的发展,靠近渡口的东门是宋代扬州最繁华的城门之一。它也见证了扬州和运河的兴衰。 ![]() 穿过城门进入东关街。 ![]() 这里也是扬州的手工业和小商品中心,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市井繁华,是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 东关街有不少百年以上老字号商铺。这家开业于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是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曾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名列“全国 300家重点保护品牌”。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 1915年,谢馥春鸭蛋香粉、香件分别获得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 ![]() ![]() ![]() ![]() “皮包水”是指扬州最有名的“蟹黄大汤包”,皮薄馅大汤多肉嫩,鲜美可口。 ![]() “水包皮”是扬州方言,就是在浴室泡澡,这是老扬州对洗澡的生动描述。“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 ![]() “扬州三把刀”是指厨刀、修脚刀、理发刀,是扬州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三把刀在扬州人手中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扬州文化的一部分。 ![]() 东关街雕塑—修脚。 ![]() 何园 ![]() 何园,坐落于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原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清光绪九年(1883年),49岁的何芷舠,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辞官归隐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投入巨资打造了私家园林,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题名为“寄啸山庄”,因为该园主人姓何,现在都叫何园。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园林。 ![]() 何园占地约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由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何园一改我国私家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把住宅融入叠石理水的花园之中,力求人居环境的最大美化。 ![]()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扬州园林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园“。 ![]()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水池中央是水心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它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号称天下第一亭。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 ![]() ![]() 这里的景色真美! ![]() ![]() 何园吸取了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以山水布局精巧,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 ![]() ![]() ![]() 走入西园首先看到的就是贯穿全园的复道回廊,全长1500多米,将东园、西园、住宅院落都串联在一起,被称为天下第一廊。 ![]() ![]() ![]() 回廊上还开有漏窗,从窗中向外看,一扇扇窗如同画框,可以观赏何园不同角度的美景,被称为天下第一窗。 ![]() 玉绣楼是何园主人的住所,是三面由两层楼房围成的独立的四合院,有连通的回廊。它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法式百叶窗和日式的推拉门,房间内的物品和陈设具有典型的西式风格。 ![]() ![]() ![]() ![]() 何园园主何维键(1835—1908),字汝持,号芷舠,祖籍安徽望江吉水。从同治六年(1867)起,何芷舠历任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督粮道、湖北按察使、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等职。 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任上辞官退隐到扬州,建造了晚清时期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寄啸山庄,俗称何园。1901年,他携家眷移居上海,从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活动。1908年病逝于上海。 ![]() 何氏家谱谱系表。何氏家族从何芷舠父亲这辈起通过科举做了大官,也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 《何氏家训》从孝敬亲长、隆师亲友、节义勤俭、读书写字、出处进退等十一个方面,详尽地规范了家族成员的修身处世、待人接物之道。百年以来,何园贤才辈出,仅“祚”字辈就出了三位“两院”院士,并演绎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一段段佳话。 ![]() 这座精美的楠木厅叫“與归堂”,是主人会客的地方。这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 ![]() 这是东园的“桴海轩”,也叫船厅,整座厅形似船形,厅周围以鹅卵石、瓦片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两旁廊柱上悬挂着“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的楹联。 ![]() 牡丹池 ![]() 片石山房 ![]() 片石山房里的假山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的叠山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山。 ![]() ![]() ![]() 大明寺 ![]() 大明寺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部,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大明寺里面风光秀丽,集园林景观、文物古迹、寺庙建筑为一体,也和金山寺、普陀寺、文殊寺、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寺,享有佛教盛名。 1500余年来,大明寺遭到多次损毁,又多次修整重建,寺名也多有变化。1963年,为迎接唐代大鉴真圆寂1200周年纪念盛会的召开,大明寺重整修葺一新。1979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坐像回国巡展,寺庙全面维修,佛像贴金,大明寺焕然一新。如今,大明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 ![]() 大明寺门前立有红柱黑瓦的牌楼,牌楼上写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 ![]() 牌楼前面的一对石狮造型雄健,傲视远方。 ![]() 大明寺正门上额的“大明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大门两侧照壁上分别写有“鑑真故里”和“蜀岡福地”。 大雄宝殿 ![]() 大明寺栖灵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唐代诗人李白、刘长卿、白居易等都曾登临这里并留下千古绝唱。 可惜该塔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毁于雷火。现在的栖灵塔于1993年9月开工重建,1996年春正式落成。塔为楼阁式建筑,方形九层,高七十米,雄伟壮观。 ![]() 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重要的建筑,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并在此建造纪念堂,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唐招提寺金堂设计,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纪念堂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2016年9月,鉴真纪念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 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象回故里时,日本现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长老所赠。 ![]() 纪念堂内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神态安详而坚毅。东西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布画,展示了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 ![]() 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他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教,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鉴真被日本人民奉为律宗开山祖,成为中日友好的使者,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 ![]() ![]() ![]() 纪念堂前碑亭内耸立着汉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为赵朴初撰文书写的“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碑文”。 ![]() 平山堂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由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所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尽收眼底,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欧阳修经常邀请宾客、好友在这里赏景、饮酒、作诗,互相唱和,一时成为佳话。 ![]() 平山堂内颇多前人匾联。走进平山堂,“放开眼界”四个蓝色大字非常醒目。堂前朱漆红柱上有清代知府伊秉绶所作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上联以山喻人,再现当年高朋满座,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则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名句,表现欧公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落宕情怀。造句既佳,书法古朴,被誉为平山堂楹联之冠。 ![]() 平山堂为敞口厅,面阔五间。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下有朱公纯题平山堂楹联:“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 ![]() 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的“风流宛在”一匾,书法流畅,“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却多了一点,虽然都是异体字,用在这里却仿佛因风而流动所致,别寓情趣。 ![]() 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系苏东坡由颍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取东坡'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十分清幽。 ![]() 欧阳祠又名欧阳文忠公祠、六一祠。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历史上,扬州人民有感于欧阳修的政徳,曾建祠于旧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两淮盐运使曾燠主持,将欧阳修纪念场所移建至蜀岡平山堂,咸丰年间平山堂毁于兵火。光绪五年,欧阳修后裔,两淮盐运使欧阳正镛在此建欧阳祠。 “贤守清风”匾额为清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六一宗风”匾额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书。 ![]()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九次到扬州大明寺平山堂,为大明寺平山堂写诗三十八首,对联两副,“福”字三幅,匾额两方。大明寺西苑中现存的御笔九龙碑刻三方,是乾隆在扬州所著诗词的代表作,也是扬州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乾隆皇帝御碑。 ![]() 瘦西湖 ![]()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郊,因湖面瘦长而得名。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点缀着一系列的扬州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长轴。不同特色和风格的名寺古刹以及古城墙垣绵延相属,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 瘦西湖成为镶嵌在扬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一进门是一大片花园景区,各种鲜花姹紫嫣红非常美丽。 ![]() ![]() ![]() 瘦西湖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乘船游览瘦西湖,一路上湖光山色风光旖旎,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 ![]() 窈窕曲折的湖道上建有多座精美的小桥和亭台楼阁。这个桥名为二十四桥。 ![]() 这个方亭名曰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现今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为著名书法家刘海粟题写。 ![]() ![]() ![]() ![]() ![]() 玉版桥 ![]()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连接瘦西湖北岸与白塔所在的湖心小岛的一座石桥。五亭桥好像是瘦西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它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 ![]()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 ![]() 白塔位于瘦西湖南部的湖心小岛上,是仿照北京北海的白塔建造的。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像。白塔亭亭玉立,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 ![]() 徐园是1815年军阀徐宝山构筑于清代韩园桃花坞旧址上的园中园。整个园区不大,一厅一馆一榭组成建筑布局,结构得体,庭院起承转合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清秀雅致。 ![]() ![]() 园内有黄石堆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內有池塘,池水与湖水相通,每当夏季,池塘内荷花争相斗艳,景色格外好看。 ![]() 个园 ![]() 扬州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个园的南门在扬州东关街上。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园主人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再融合了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 ![]() 整个个园分三部分:北部的赏竹区、中部的假山花园区和南部的住宅区。 ![]() 这是住宅区。 ![]() ![]() 这是北部的赏竹区。 ![]() ![]() ![]() ![]() 春景选用石笋插入竹林中,体现雨后春笋。 ![]() ![]() 这是宜雨轩,是园主人接待宾客的场所。四处的假山都围绕它而建,坐在屋内就可以一览园中全景。 ![]() 身后的二层小楼叫抱山楼。 ![]() 夏景于荷花池畔叠以湖石,过桥进洞似入炎夏浓荫。优雅的小亭子叫清漪亭。 ![]() ![]() ![]() ![]() ![]() 这座黄石堆砌的假山,峰峦起伏,山石雄伟,代表着秋景,登山俯瞰,顿觉秋高气爽。 ![]() ![]() ![]() ![]() ![]() ![]() 冬景采用雪石堆叠的雪狮图,如隆冬白雪。透过冬山西墙圆形漏窗,又可窥见春晖融融的春山,体现了前呼后应的构筑匠心。 ![]() 马可波罗花世界 ![]() 马可波罗花世界坐落于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自在岛度假区最南端的小南圩上,是扬州市30项重大城建项目之一, 由艾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占地约50公顷,于2016年4月正式开启。 ![]() 去马可波罗花世界要通过这座万福大桥。万福大桥横跨淮河主河廖家沟,全长664米,主跨188米,桥宽22米。万福大桥为双塔悬索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下层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两座双塔高度为100米,远远望去酷似两座高大的城楼,底座形似凯旋门,是我国首座塔梁古建相结合的地标性建筑,非常壮观。 ![]() 马可波罗花世界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奇旅程为灵感,以“花卉 文化”为主题,再现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构建梦幻般的花之国度。园区包含七大特色主题花园,五大花卉奇迹,魔幻东游之旅,挑战勇敢者游戏,环球美食之旅等,致力于打造一所集观赏、游览、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文化主题乐园。 ![]() 马可波罗花世界是由荷兰国宝级花艺大师NiekRoozen倾心打造的世界级花卉艺术乐园。景区主要景点有威尼斯主题花园、地中海主题花园、海底世界花园、波斯主题花园、精灵花园、东方主题乐园和东方繁花仙境。每个景点都用花卉、植物构筑了独特的主题。梦幻花丘、水花溪、创意花雕、格拉斯艺术花田等等均堪称世界花卉艺术极致之美。 ![]() 奇迹花毯由总面积达约13000平米的花毯组成。花的庞大图腾,象征幸福和祥瑞,气势恢宏,叹为观止。茵茵绿草上的巨大花毯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 ![]() ![]() ![]() 东方花园以传统中国红和原木色为主,木结构的建筑在传统东方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 ![]() 据说“五一”假期这里人山人海,我们来时刚过“五一”,诺大的公园看不到几个人,我们可以独享花世界的美丽景色。 ![]() ![]() ![]() ![]() ![]() 这里的彩光隧道也是大家拍照特别喜欢的一个地方。灯光的变换,渲染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又焕发着奇妙的光彩,如梦如幻,如仙似神。 ![]() ![]() 波斯花园内的琉璃宫,具独特的中东异域风格,墙面上色彩艳丽的马赛克拼贴,与鲜花植物墙相映成趣。宫殿门前的环形花坛内有多种旱生植物。 ![]() ![]() 波斯花园内的热带沙漠景观。 ![]() 这里是地中海花园,其中有一座5层,高达9米的白色欧式造型的梦幻塔,三片弧形的欧式景墙,像美丽的裙摆包围着梦幻塔。登上梦幻塔,可俯瞰整个景区的景色和遥望万福大桥。 ![]() ![]() 搁浅在人鱼海戏水池边的马可·波罗勇敢者号,孩子们可以在爬网与淘气堡中感受惊险刺激,并在船体内的多媒体房间里体验神奇影像。 ![]() ![]() 精灵花园里的创意花雕 ![]() ![]() 彩虹花丘,色彩绚烂,恢弘壮观。 扬州是个美丽而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遗憾的是,时间匆匆,许多景点没能全游到,期待着有机会重游扬州,弥补遗憾。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烟花三月下扬州 琼花》